欣赏《大宅门》更多剧照 40集电视连续剧《大宅门》的播出已接近尾声,这期间社会各界对发生在宅门里的人和事都议论纷纷,但无论是赞扬还是批评,“宅门人”都不曾抽出时间给观众一个回应。昨日应天津《今晚报》的邀请,导演郭宝昌带领剧中演员斯琴高娃、陈宝国等一行十余人走进津门,首次面对面地坐在专家、媒体与观众的面前,接受“专业审判”。
冯骥才:好看来自于细节
来座谈的京津两地的作家、评论家有十几位,全国文联副主席、著名作家冯骥才首先对《大宅门》进行了肯定,他说:“我是很少看电视剧的,可为了看《大宅门》我至少少写了一个中篇,现在仍然每天坚持看。我们内地的电视剧总说要接受港台商业化运作,我一直期待着能出现一部传统的、精髓的、能代表中国文化的电视剧。我们的电视剧有一个误区,以为好看就是商业化,其实不是,好看只是个模糊的概念。《大宅门》里的许多细节都很好看。比如二奶奶给公公建议,白家的马车被砸的事应该忍,这段描写就把二奶奶那种既谨慎又想提醒公公的感觉演出了神,这除了有演员的功劳以外还是导演处理得妙,像这样的细节都很好看。”冯骥才认为,电视剧在人们脑中一直是粗糙的概念,可《大宅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精致的范例,它比由经典文学改编出来的电视剧要强。《大宅门》的成功还在于它刻画出了几个个性独特的人物,像白景琦、白玉婷、白颖宇等几个角色,在过去的人物画廊中都未曾有过。生动的语言,独特的京派文化丰富了电视剧的地域界线。
斯琴高娃:扭捏的是角色不是我
一身黑色装扮的斯琴高娃出现在昨天的座谈会上。记者注意到当专家们在谈论《大宅门》的得失时,斯琴高娃戴上眼镜,认真地听着,并且还不时地拿起笔记录。
虽然斯琴高娃一直身在国外,她对《大宅门》播出的反应却了如指掌,她说:“郭导选我们这些人演,观众反映老了点,可我认为,这个戏整体感很强,我们演是一种风格,如果让一个18岁的少年人演年轻的白景琦,也不是不可以,那肯定是另外一种感觉,观众有选择权,有爱看老的,就有爱看少的。”
有观众表示,在剧中斯琴高娃扮演的二奶奶说话语调有些扭捏造作,斯琴高娃解释那是这个人物本身扭捏造作,因为她是一个大家族的掌门人,又是一个女人,她在外人面前就必须那样表现,她的扭捏是对外人的,当她对待亲人,在儿女面前时,那才是真情的表露。当有记者问她是怎样看郭宝昌导演时,她说:“他是个真人,一点也不虚伪,他的作品中透露出他的人格,非常真诚。”
观众:《大宅门》的但是……
有个现象特别有趣,都说观众是最精明的,任何一部电视剧播出后,他们都能说得头头是道,可观众在《大宅门》里转了一圈,好像迷失了方向,不知道该拿它怎么办,以至于一些观众说:“《大宅门》真好,但是……”在昨日的发布会上,一些观众以“但是”的方式指出了《大宅门》的不足。情节拖沓:白家二奶奶在牌桌上打牌的那场戏,足足有15分钟,占了一集的三分之一,虽然导演想演出细节,可总觉得多余。
客串人物不出彩:《大宅门》里明星扎堆,可情节人物的处理,比如张艺谋、陈凯歌等“友情”客串人员,演戏的力度不够,有只重效应、失之偏颇感。
对药业的描写,前面好于后面:在白景琦自办黑七泷胶庄之前,有关药业的描写人文色彩浓厚,可后来,太注重故事的描写,把这点反而给淡化了。话剧与影视如何结合:看电视剧有看话剧的感觉,这不能说不好。可这两点怎样结合得更好,值得郭导考虑。
道具灯光:如果给《大宅门》打分,导演、编剧打90分,演员可打88分,道具和灯光就只能不及格了。(晨报记者佟奉燕 实习记者宣沂)
    点击此处发送手机短信将此条新闻推荐给朋友
    手机短信传送天气预报、演出信息、彩票号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