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之苦
底层员工日挨夜挨,底薪六七千
今年1月14日傍晚6时许,入冬的香港天气乍暖还寒,TVB电视城的大门外,此刻本该站满打卡下班的员工。但这天一反常态,400多名穿上红衫的幕后员工,在门口耸立的TV Buddy公仔前聚集。他们举起标语牌,上面写着“反剥削,我们愤怒了”、“底薪六七千,TVB可耻”、“加人工出花红”等字样,并在电视城的门闸上绑起红丝带,进行无声的抗议。人群中,突然有人振臂高呼“罢工”,瞬即得到沉默的参与者们热烈拍手支持。
每年接近年关的时候,对这间庞大电视机构逾3000名的幕后员工来说,都是一个艰难的时候。全香港都在谈论年尾的花红或双薪,一年干到头,TVB员工对公司自然也有期望,然而管理层却按兵不动。刘顺安号召工会同事连夜印制传单,呼吁TVB全体员工在14日这天“着红衫、齐抗议”,要求TVB给全体员工加薪5%,并发放一个月花红,调整底薪过低员工的工资,以达到合理收入水平。
TVB的新闻采访队也来到了现场。这时,在置景组工作的柯先生稍稍迟疑了一下,终于走到自家的电视镜头前,他申诉着:“10年前自己加入公司时底薪只有5800元,加上超时工作津贴每月仍可有逾万元月薪。10年来日挨夜挨挣取补贴才够生活,但现在底薪只加到7300元,超时津贴却被大幅削减,每月收入只得9000多元,差点到了供不起房甚至要卖房的地步!加薪5%也不过300多元,我们并不是拿刀去抢公司啊!”因为情绪激动,他的泪水几乎涌出。
人群中又一阵骚动,李添胜出现在电视城门口。他身穿里外两层红衣,走到员工签名征集处,对着围观记者一片白花花的闪光灯,写下自己的名字。全场顿时掌声一片。添哥很含蓄,记者的麦克风堵到他面前,他没多说什么:“我支持红衫运动,纯粹是从精神上支持一班手足,因为我也是从底层做起,很了解他们的处境。”
和明星相比,这班长期在底层从事木工、漆工、美工、灯光、道具等繁琐工作的幕后人,仍处在未被关注的角落。香港生活成本居高不下,一万港元的底薪维持生活也十分艰难。当TVB的最高管理层、集团总经理李宝安,成为年薪400万港元的精英阶层;相当多的TVB底层员工,却拿着六七千的底薪,随时可能面临裁员潮,命运犹如摇曳不定的草芥。记者在TVB外事部副总监曾醒明的案头,看到了厚厚一叠TVB工会抗争的记录。2004年2月16日工会第一次发起“黑衣行动”,抗议TVB盈利下的裁员,至今,大大小小的工潮此起彼伏。
2002~2003年的一场SARS风暴,TVB广告业务受到冲击,随之而来的是员工一个月双薪、一个月花红(即一年14个月薪酬)的福利制度被取消。TVB与每个员工重新签订了一份合约,员工承诺与公司共度时艰,公司也承诺如果将来业绩转好,会再发花红。然而,2008奥运年,TVB盈利再次冲破10亿港元,公司的承诺却没有兑现。2008年底,金融海啸来袭,TVB一次性裁员200多人,涉及多个幕后部门。翡翠台新闻的镜头里,那些为无线服务30年以上的老员工,在电视城门口落寞转身。这一幕,让每个TVB人都黯然神伤。
据TVB历年业绩报告显示,自SARS之后,TVB的盈利屡创佳绩,每年都录得以10亿计的利润。2005年至2009年6月中,其累积利润达港元50.26亿,累积股息达30.63亿,但其间整体员工薪酬只增加了一亿。员工分享不到公司的盈利成果,工资增幅甚至滞后于通胀。
TVB员工抗争的报道陆续登上各大报章,一石激起千层浪,事件开始露出一线曙光。今年2月,TVB发出内部通告,称2月8日将为全体员工发放半个月花红,员工整体加薪幅度将与工会要求的5%相若。但其后工会收到大部分基层员工投诉加薪幅度偏低,部分只有1.5%、2%及3%,仅少数低薪员工达标。2月22日,工会决定再次发起“集体请病假一天”行动,40名幕后员工递上病假条,令新剧《读心神探》被迫停工一天。
后记
夜深了,茶凉了,人声也渐渐散去。辛劳的电视人又将开始今夜的工作,刘顺安也不例外。这个仍常常谈及理想的中年导演,并非不清楚时势:“我一直比喻现在的TVB是老人家,一个固执了多年的老人家,觉得自己有40多年的根基,大树盘根,外面的刀子不会那么容易就伤到自己。”
但他仍然对清水湾年代的TVB往事难以忘怀。
“以前TVB在清水湾的年代,那段日子很开心,大家群策群力,遇上什么难题都没喊过苦。当年我和添哥在南海拍《碧血剑》的大结局,长平公主送别袁承志,佘诗曼在山头挥手,接着林家栋在船上扬手。那时广东正打着八级台风,我们一把机器放上船,船就已经飘走了,助导、道具、甚至演员都跳下水去扶着船,不让船漂走。当时我和摄影师不断地跑,放下机器,‘不行,过了一点’,再跑……多大的风啊,人都站不住,还下着雨,所有人都湿透了,但大家一心扑在戏上,只为了拍一个镜头。现在会不会有这样的光景?不会了!这是十几年前的事。我常常感到一种东西,就是心痛,新人不会觉得,只有我们这种做了二十多年的人才会觉得。我们不再爱惜这间公司,就像公司不再爱惜我们一样。”他回忆着,眼中似有泪光。
TVB如是说
曾醒明:我们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采写:本报记者 蔡丽怡 实习生 李若兰
2010年,香港免费电视市场将进入战国时代。城市电讯、有线电视及电讯盈科都相继向政府申请免费电视牌照。谁能申请成功,仍是未知之数,但可以肯定的是,TVB四十二年打造的电视王国,即将面临新的竞争者。而此时,却正值TVB的多事之秋:“版税之争”悬而未决,员工要求加薪的抗争此起彼伏,高层涉贪暴露艺人备受压榨的内幕……外忧内患之下,TVB如何修补自己的企业形象?记者要求专访“陈志云事件”之后新崛起的高层、TVB现任集团总经理李宝安,遭到对方婉拒。外事部副总监曾醒明,代为接受了本报的专访。
公司需要更多的资金来承担飞速的发展
南方都市报(以下简称“南都”):相比TVB盈利的增长,员工工资的增长一直缓慢,比例悬殊,导致怨声日重。TVB管理层怎么看这个问题?
曾醒明:因为现在市道普遍还不是太好,以及营运成本的上升,公司要把若干的资金作为增加竞争力(之用)。公司从前年起开始发展数码广播,TVB承诺要重新投资超过十个亿(港元),重新架设发射站,添置很多仪器。数码化之后又多了很多频道,互动新闻台、高清翡翠台、J2、收费电视等,公司在人手调配上,员工所要兼顾的工作自然多了。还有其他多元化的发展,如涉猎电影。未来几年,公司还要成立一个数据中心,在将军澳买一块新地,那里差不多有一万五千英尺,希望能在那建一个新的大型演艺中心。而这一切,公司并没有向银行进行借贷,纯粹是通过自己的能力来承担这件事情。所以,可能同事们看到公司的盈利在增加,但它也需要更多的资金来承担飞速的发展。
南都:工会一直要求与管理层直接对话,从陈志云到李宝安,管理层对员工的诉求,在处理态度上有何变化?
曾醒明:以前是由业务总经理陈志云和工会代表谈的,陈生本来就很喜欢聆听,也会去很感性地做一些事情。现在李宝安先生是集团总经理,掌管人事、行政和财务,从去年开始由他直接和工会代表对话。但是,现在工会很懂得通过传媒事先宣扬,还找了立法会议员(注:李卓人,香港职工会联盟秘书长)一起来开会,因为议员始终不是TVB的员工,所以处理上花的时间会较长一些。但两位管理层都是有诚意的,希望能够尽量舒缓他们的情绪,多点聆听他们在工作上的意见。我们不敢说百分之百能够舒缓,但里面有些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其实任何人都是海鲜价
南都:2月8日TVB给员工发放花红及加薪后,工会反映大部分基层员工投诉加薪幅度仍偏低,而艺人更是未能在这次加薪行动中受惠。
曾醒明:这样说,是以偏概全的。作为受薪阶层,当然希望公司能够加得越多越好。公司有一些底薪较低的员工,薪水是加得比较高的;底薪较高一点的,就会加得比较少,很难做到全部都加5%。艺人是没有加薪的,艺人在合约期结束之后,艺员科再和他们商量,考虑他(她)那一年的表现再看,艺人是海鲜价。艺人最重要的是参与TVB的演出,把TVB当做一个平台、跳板。你看看柴九,戏红了,赚钱的机会自然雪花般飞来;还有谢雪心,她在ATV工作了这么多年,只有圈内人认识她,但一转来TVB,一个叫大奶奶的角色,广告、登台、出席活动的机会多得数不胜数。这些都是TVB带给艺人的间接利润。
南都:香港免费电视市场今年将会加入更多新的竞争者,假若对方为演艺人才、幕后人才提供更优厚的条件,TVB有何策略去保持自己的优势?
曾醒明:从长远来看,TVB仍然要建立一个健康的制度,同时也要储备多一些人才,把节目办得更好,才能维持我们的竞争力。至于说外间有新的竞争者想来挖人,TVB一向都在这方面充当一个摇篮的角色。但如果TVB真的觉得很需要某个人才,公司还是愿意出一个合理的价钱的。其实任何人都是海鲜价来的。
有些负面报道是一种鞭策
南都:当艺人、员工的低薪过劳问题逐渐被媒体曝光,TVB在处理时仍展现出一惯的强势态度,坊间多了很多声音,指责无线的霸道、恃强凌弱、一台独大。管理层怎么考虑企业形象的经营呢?
曾醒明:因为TVB有四十多年历史,有它辉煌的年代,在整个华人社会、特别在香港本土,它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传媒翘楚。无形中,它是树大招风的。这几年香港传媒的生态有了很大改变,有人是想借骂TVB出位,或者有些艺人想借骂TVB去争取曝光。虽然,有些地方我们也的确做得不够。总之,我们一直都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我们在未来的日子仍会做好自己的本分。其实有些负面报道是一种鞭策,最主要看管理阶层能否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其实我们一向都抱着这样的信念: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大家给我们的意见,我们都是重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