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本报就“韩剧蜂拥你喜不喜欢?”这一话题特别开通讨论热线86613333-1,引起了上百读者的热烈讨论,“御韩族”和“哈韩族”的观点更是针锋相对。在参与讨论的热心读者中,有年过70岁的老人,也有20多岁的在校学生。其中有52%的读者认为应该坚决抵制韩剧,“多宣传自己国家的电视剧”,有18%的读者认为韩剧“受到喜欢必有其道理”,希望本国电视剧多向韩剧的剧情安排、拍摄风格等方面学习。有30%的读者则是彻底的“哈韩”一族,认为抵制韩剧的话中国就显得太小气了,失去了大国应该有的风范。
“御韩族”52%
代表言论:
“韩剧都是瞎扯淡,韩国一个小国就把中国这么多人口的大国迷倒了,难道中国就没有人才了吗?韩流没有讨论的必要。”(林先生)
“我认为应该抵制韩剧,剧情拖沓,浪费时间,媒体不值得用那么多精力去宣传,但国产电视剧宫廷戏太多,也不好看。”(王先生,30多岁,金融行业)应该弘扬自己民族的东西
在昨日的坚决抵制韩剧的热线读者中,很多人的态度都非常坚决。他们认为韩剧“又长又臭”,全是肥皂剧,“内容空洞,看完一部仔细想想几乎没有任何留给观众思考的东西。”甚至一位在成都开租碟铺子的老板也打来电话表示了对韩剧的厌恶,“韩剧之所以这么红和媒体的宣传是分不开的,去年我就拿了《大长今》的碟子,一直没有人租,可是媒体一宣传就一发不可收拾了。”读者表示天天追着电视看韩剧,说明这种观众没有自己的主见,“很多观众也不是真心喜欢韩剧,那么慢的剧情进度,谁看久了都会烦;但有些人就是追求时髦,认为看了韩剧才能跟上时代。其实国产剧也有很多好看的电视剧,比如《中国式离婚》。”
很多观众认为中国媒体应该弘扬自己民族的东西,“这才是中国电视剧的出路”。
“哈韩族”30%
代表言论:
“我觉得大长今拍得很好,我平常很少看电视剧的,但都被吸引住了,因为可以在剧中看到中国的传统文化和韩国古代文化的结合。我觉得像成龙、张国立这样的言论,说他们去韩国,媒体给很小的版面,可是本国媒体却大版面地报道韩剧,真是小心眼,如果你做得好,本国的媒体怎么会不报道,只能说比不过人家。”(马先生,47岁,国家干部)
“喜欢韩剧,韩剧给人一种轻松感,里面的服装和饮食文化都非常值得一看。每个韩剧看似家庭小事,却宣传着伦理道德,不是说教式的,而是演员用精湛的演技演出来的。还有韩剧每部戏都换有不同的女主角,让人看着舒服,不像国内,天天就是让一些明星来演主角。”(刘女士,教师,50多岁)韩剧真实贴近现实生活
最后一类读者则是标准的韩剧迷,这些读者一般都不会跟着电视的播放速度去看韩剧,租碟是他们的首选。他们认为韩剧在文化传承方面做得好,虽然琐碎却很温馨,贴近生活,家庭关系、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的描写也是中国电视剧缺乏的。“中国传统美德却没有在中国电视剧里得到充分地体现,相反韩剧中却体现得淋漓尽致,也正因为此,韩剧受到中国观众的喜欢也无可厚非。”韩剧迷们对成龙大哥和张国立等人的言论也颇有微词,“成龙他们真是小心眼,如果自己做得好,本国的媒体怎么会不报道,只能说技不如人。”
“中间派”18%
代表言论:
“我不怎么喜欢韩剧,但不得不承认大长今取材比较好,而且可以从影片中了解到一些知识(药材、食物的功效等),而国产电视剧却不能给观众什么东西,我赞成成龙和张国立的说法。而且我觉得韩剧的热播与媒体的造势和宣传很有关系,很多人都是看了媒体的报道才去看的。”(毛先生)韩剧好的方面应学习
另外一种读者的观点则没有第一种尖锐,认为存在既合理,“既然有人喜欢它,就有喜欢它的理由”。在这部分读者中几乎没有铁杆的韩剧迷,但还是比较理性地认为中国电视剧的确有向韩剧学习的地方,比如韩剧所宣扬的那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尊敬老人、含蓄表达爱情等。这些观众认为仅靠抵制是没有用的,“真正要振兴中国电视剧,是要中国的导演们能拍出大众喜欢的作品。”尽管这部分观众不喜欢看韩剧,但他们还是认为韩剧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同时觉得我们的媒体应该更关注国产剧和本土演员。观点一:宣传策略应该弄好
王海鸰(《中国式离婚》编剧):《大长今》我没有看,但很多韩剧我都看过,比如《澡堂老板家的男人们》就很不错。媒体要重点报道什么,肯定得迎合民众的口味。我觉得关键的问题应该是提高自己的电视剧质量。电视剧是一个文化产品,最终要面临市场检阅,好的东西就会火。如果媒体的宣传不够,就应该把宣传策略弄好。比如湖南卫视的超女比赛捧出来的冠军李宇春,人家宣传做得好,她走到哪里都是头条,连美国媒体都会来报道。如果作品不好,没有必要去埋怨媒体没怎么宣传。而韩剧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很多,比如小投入、大产出,他们能把电视剧做到真正的产业化。观点二:用作品和观众说话
张前(《亮剑》导演):不论是韩流还是日流,我觉得都是商业手段在操作。只要老百姓喜欢,就引进、播出、宣传什么电视剧,这其实就是一种利益驱动,无人能够阻止。如果不是大家关心的东西,观众不看电视剧,媒体再怎么宣传也没用,说到底最终还是要看作品内容。现在看韩剧是一种流行文化,它流行就因为老百姓喜欢,面对韩流,我们是无法抵制的,只有拍出更好的戏,用作品和观众说话。观点三:用中华品牌御韩
高希希(《搭错车》《历史的天空》导演):我很同意成龙和张国立的一个观点,就是国内媒体应该多给国产电视剧一些支持。韩剧的确有它的优势,但国内媒体不能小视我们自己的影视作品。我们的媒体应该大力去宣传优秀的国产电视剧。比如《大长今》是别人的品牌,但我们国产剧也需要媒体的支持和鼓励,打出中华民族的品牌。本组稿件除署名外由本报记者彭志强 实习记者 呼伟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