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娱乐图片
从《大明宫词》《橘子红了》一路走来,李少红的镜头总是折射出女性的细腻、柔美使人欲罢不能。千丝万缕中总有什么牵扯着大众的目光使这个女人始终搅动电视荧屏。
目前,全国各地的不同报纸相继报道了电视电影《绝对隐私》即将面世的消息,众多的观众看到消息已经翘首以待了。真的不明白这个女人有什么魔力,可以拴住大众每晚对电视机行注目礼!
隐私本来就是很敏感的话题,加上“绝对”二字就更容易让人多想,为什么会想拍一部尺度把握起来很微妙的电视电影呢?
从安顿出版《绝对隐私》开始就一直有争论的声音,有人说既然能说出来的东西就不能称之为隐私。其实《绝对隐私》可以算是标志着改革开放后一种人文的进步。过去中国人可能并没有意识要梳理自己,对自己的认知水平非常低,处于一种盲从的位置。
安顿开创了“口述实录”的先河之后,曾经有过关于隐私的争论,这些是否影响你在改编剧本时考虑的问题呢?
千万不要狭隘的把《绝对隐私》理解为说出自己的秘密,讲故事的人给安顿听的人都不是被迫的,他们自愿的说出压抑自己的秘密证明了他们已经开始认识他们自己。这也只有文明社会人们才会做这些尊重自己,认知自己,梳理自己的事情。他们所说的事情是不是隐私已经不重要了。
关于那些停留在“隐私”上的争论只能说明争论者认识问题的肤浅程度。《绝对隐私》让安顿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承担了一种社会功能,这是她所不能预料到的。
《绝对隐私》的诞生不是猎奇,它引起轰动是有道理的。和《恋爱中的宝贝》所要表达的类似,经济在勿庸置疑的高速发展,但是“人”流失掉了,剩下的只有突飞猛进的产量,高耸云霄的高楼,呼啸而过的汽车,人呢?没有人关注。人们需要什么?怎样才能快乐,没有人考虑这些问题。我们要求社会进步、发展是为什么呢?
作为电影人,能作的只有用作品吸引观众的目光关注这些。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关注经济飞速发展中精神变化。认识自我,选择自己前进的方向、道路。
改编成电视电影,和文字相比,自己的作品的优势在哪?
小说很自我,影像是种直观的表达方式,更公共化,作用会更普遍,当然随之而来的争论也会更激烈。
《绝对隐私》选择用口述实录的方式展现最真实的情感原貌,改编的电视剧有多真实?
电视剧里的“真实”不可回避的包括了叙述人的主观、整理人的主观和演绎人的主观。这些都包含着主观创作的因素。原始真实性已经不重要了,而且即便第一次当事人的叙述也不能做到绝对的客观真实,只能称之为叙述者主观的真实。
我希望大家不要“咬”住真实二字和我较劲,我现在拍的是电视剧,而非记录片,《绝对隐私》的意义也绝对不在真实的隐私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