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娱乐图片
7月27日 晴
上海出现了一波新的高温,薄薄的云层遮不住阳光的强烈,反而把36度的天气蒸发得更加酷热、沉闷,一如60年前的今天。
车墩影视基地的“南京路”上,100多个群众演员已经换上了形形色色旧上海时期的
服装,分散在“王峻如”和“张秘书”将要经过的黑色老爷车周围。这场戏所要拍的是王、张二位在车里对话的情景。
黄保华把摄影机安插在副驾驶的位置上,以扭曲着自己的姿势来保证镜头的角度,拍完几条下车休息的时候,几乎都没法正常走路了。遗憾的是,由于群众演员表演不够到位,“南京路”的长度又未免太短,所以来来回回拍了几条,真正满意的只有一句台词。不止是演员,连摄影、场记、录音师,负责群众演员的群头,也都有点沉不住气了。一遍遍地走场,一次次地重拍,控制局面的喇叭越叫越响,场面开始有点凌乱。这时候一个豪迈的嗓门响了起来:“保华,这样拍下去不行。让群众来回走,车也来回开,群众一看到车开过身旁就反方向走。直到把台词全说完。”
张建亚,这位大腕级的导演背着大包,拖着布鞋出现了。他的到来仿佛让在场的所有工作人员都松了口气。确实,照目前的情况,如果不改变一下方式,真的不知道这段对话要拍到几时。
张建亚一上场,就让人觉得有一种与众不同的大将风范。自信、老道、沉稳,有种“一切尽在掌握”的气度。他在监视机前略一琢磨,再跟黄保华耳语几句,就开始布置各路工作。现场工作人员忙着把摄像机固定在车窗上。小个子录音助理灵巧地钻进后盖箱准备录音。副导演李晓拿着话筒向群众演员们强调着走法。一切都在快速而有序的状态下进行,正午的阳光照得人疲惫而烦燥,但工作着的人们却比之前积极许多。
上午的拍摄在十二点半左右告一段落。简单的盒饭之后,下午的拍摄继续进行。时接上午,但镜头是近景,只拍到车内两个人的脸部特写。这时的老爷车被固定在路面上,而由一个负责道具的小伙子按着车头时快时慢地摇,以模仿开车时的巅簸。另一个负责道具的则用一面大镜子时不时地把阳光反射到演员的脸上,以模仿车开动时窗外的阳光。这一条拍得还算顺利,而之后的几条可以说是越拍越好拍,监视器前的张建亚和摄影机前的黄保华,他们仿佛生来就是对方最好的拍档,这个超级组合让现场的工作气氛更为严谨和专业。
为了体现王峻如焦灼不安的神情,有一个长达几秒的面部特写。张建亚的电影技巧在这时体现出来。只见他对着监视器里的回放沉吟了一下,果断地扯开不用话筒也照样响亮的嗓门叫:“道具,用弯轨!”
弯轨架在了从老爷车车头至车门的路面上,架着摄像机的黄保华相当默契地对好了镜头,在场的懂行不懂行的人都已在这时领悟到了导演的意图。在摄像机90度扇形的旋转中,王峻如焦灼的神情在监视器里显得如此生动。“过!”一声令下,众人有条不紊地收拾器材准备着下一场戏。
除了张导之外,旁边光着膀子的录音师也同样引人注目。结实的身材不亚于封面男模,扎起的长辫子流露着时尚的信息,尽管热得脱去了上装,脚上却是一双个性独特的登山靴。当然他的专业程度并没有因为装束的跳脱而打折。由于是同期录音,除了审视演员对话的声音质量外,背景声音也同样的不可忽视。当十米之外有轻微的敲打声出现时,他第一个听见并叫人去制止。而隐约听到一架飞机经过的声音,他又以他的经验来判断:“可以用,后期用音乐盖过。”可以说在声音上,他是现场的权威。
此外,还有胖胖的自称“很有女人缘”的场记,也在现场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由于统筹是按照场景转换来安排戏的顺序的,相同场景的两场戏极有可能在情节上相差好几集。如果没有场记认真细致的记录,后期剪辑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麻烦。再一问,这5个小时的工作展现在电视画面中的也就是五分钟而已。短短五分钟背后,凝聚的是现场多多少少人员的努力和付出!
被暴晒了五个小时的结果,是后背火辣辣地痛到第二天下午。而累到在爬着蚂蚁的台阶上席地而坐的、更多不知名的幕后小人物们,仍在继续着他们的暴晒,并且无怨无由地继续下去。让我们在向死去的抗日英雄致敬的同时,也向这些活着的抗“日”英雄们致敬!SUNNY华/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