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照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娱乐图片
剧照
剧照
8月9日 晴
《临界二十天》的拍摄工作进入八月应该说是到了攻坚战阶段。7月31日至8月7日,上海的气温在逐节攀升后,受到第九号强台风 “麦莎”的肆虐袭击,从艳阳高照的极端高温,一下子陷入狂风骤雨的低气压风暴。在气候条件相当恶劣的情况下,剧组所有工作人员都表现出吃苦耐劳、顾全大局、坚守岗位的精神。主要演员马跃、侯天来、温峥嵘、易飞都相
当尽力尽心配合剧组的工作,其他演员“默默无闻”的工作态度也相当难能可贵。而剧组龙头上的两只眼睛,知名导演张建亚、资深摄影师黄保华,因其默契的配合及严谨的作风,时时刻刻激励着全剧组,以保持旺盛而有序的工作势头。更由于张建亚对演员和对其他部门的严格要求,再苦再热再疲惫,大家都无怨无尤地坚持下来。
7月31日,一天里完成了长达9页纸拍摄内容,为这个流火般的七月画下了一个完美的句点。8月1日至3日,是车墩影视基地连续三天的群众大场面。二百多个群众演员,不但有日本军队、普通老百姓、还有犹太儿童和犹太难民。自行车、三轮车、装甲车、坦克车,场面之大可谓壮观。人多车多,控制起来也就不容易,现场秩序、语言沟通、演员走位、甚至盒饭派发,一些不大不小的问题加上大大小小的突发状况,都不免让现场局面危机四伏。好在剧组工作人员已经练就了处变不惊的能耐,不出半天已经可以控制局面,后两天更是摸索出了一些经验,及时有效地在三天内完成了任务。
8月4日,剧组全体人马再加一百个群众演员,于清晨五点半出发前往跨龙路市八中学,在学校一个礼堂性质的电影院里开始了一天的拍摄。电影院又小又闷,既没有空调又不能通风,剧情中相关的镜头又多,直拍到凌晨两点才算完成当天的计划。这一天恐怕是该剧拍摄以来,工作时间最长、现场条件最艰苦的一天。上百号人挤在一个空气稀薄的小房间里,室内温度由于人群的密集和水银灯的照射逐步攀升,气味也越来越让人不敢恭维。这一天对工作人员的耐心和体力都不失为一个挑战,演员们可以临到上场才出现,可灯光师、摄影师、录音师、布景道具人员,这些现场工作人员,就必须责无旁贷地坚守阵地。这份惊人的毅力,真可以同六十年前的抗日战士媲美。二十多小时的连续作战,40度之多的“桑拿”高温,到最后一个镜头拍完,全场人几乎连“收工”两个字都说不动了,而摄影机边寸步未离的黄保华,更是如同剧情里被严刑拷打过的抗日战士,走也走不直,坐也坐不稳,差点虚脱了。
8月5日,强台风“麦莎”如期而至,在一桩桩重大灾情的报道声中毫无顾忌地展示着它的巨大威力。“高强度降雨致使上海全市84段马路严重积水,地铁一号线隧道部分被淹。”“某上海旅行社组织的40多人旅行团被困雁荡山,无法回沪。”“浙江受灾人口840万,直接经济损失65个亿。”“苏州太湖5个港口被迫封港,所有南来北往的运输船舶暂停进出。”……巧妙的是,剧组恰好把这三天的戏安排在“百乐门”舞厅,戏剧性地避开了气候条件限制,在车墩所有剧组都不得不停工的情况下,以“躲在台风背后”的轻松心情完成了舞厅内景的全部戏份。
相对前面一段时间来说,这三天的工作环境的确是优越许多。高雅的装饰、舒适的沙发、轻柔的音乐和灯光,与室外的狂风骤雨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让大家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忙里偷闲地享受了一下。但是由于舞厅照常营业,剧组可以利用的只是营业结束后的这段时间。要在如此有限的时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计划,谁也不敢在工作时间里有丝毫松懈。好在“百乐门”本身就拥有与剧情需要非常契合的现场氛围,制景人员只要贴掉或遮住一些现代化的装备设施,如液晶显示屏、自动探测头等等,就可以开工了。舞厅的戏拍了三天,剧组的工作人员也无形中对自己的体力做了一个调整。比较不幸运的是行政部的小伙子,平时东奔西跑的倒还算了,碰到暴风雨就常常是一身精湿地回来,任衣服在身上慢慢地捂干。等到好不容易干透,恐怕又到该出去的时候啦。第三天的任务还差个小尾巴,是电影院化妆间的镜头,因为可以在车墩做相同的内景,所以导演见实在太晚了就宣布取消,回车墩再补拍。
8月9日开始剧组转回车墩,接下来是“电影院放映间内景”、“监狱”部分、“日本军医院”内外景、“咖啡馆”部分、街道和铁桥部分、“日本料理店”等等。时至今日,该剧拍摄任务当中最艰苦、最关键的部分已经完成,演员们对人物的刻划也越来越得心应手,整个剧组对进程安排相当有把握,可以说是大局已定。(SUNNY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