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电视前沿 > 中圣春秋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官网专题 >正文

海岩专访:写同一类型的剧 是对自己的挑战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3月24日11:25 电视剧杂志

  海岩不太喜欢接受记者采访,如果不是为了他自己的剧集,所以说这样的商业社会,真的有太多的身不由已。采访的问隙,还会有某个导演的电话打进来,好像关于一部剧集在人员密集区如何拍的细节,海岩自己倒显得耐心从容,他会停下访问思路给导演提建议,直到那边的人听明白为止,其实他更像一个导演,就像当年的好莱坞,许多天才因为没有按照既定的学历或考试规则拿到所谓的“导演执照”,不过他们仍然是真正的驾驭者。

  其实也可以这样看海岩,他的每个剧集其实只是“海岩这族”这部大剧集的分部罢了,我从十多岁就看到他这部大剧集的首部,叫《便衣警察》,从此就不能放下,后来的《永不瞑目》引发了真正的热播,许多人从更商业的包装新闻里知道了海岩这个诗意的名字,才知,他就是这个大剧集的导演,又是几年过去了,又有《玉观音》《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等剧集,人们才明白,完全他这个不挂名的导演其实是终身制的。

  电视剧:您自己怎样看待2006年将与观众见面的这3部剧呢?比如它们会不会像从前一样引发热潮,抑或这只是你的一个转型?

  海岩:是这样,这3部戏不是在一起写的,是分3年写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有的是拖延,有的是赶了一下,结果就凑到2006年一年。海岩剧现在已经成了大家约定俗成的一个剧种,其实凑到一年对我来说不是一件好事,这三部剧内容和形式都差别比较大,所以没办法把他们互相比较。我也不太清楚观众会更喜欢哪个。比方《深牢大狱》是说监狱的生活,而《五星饭店》是写酒店的,一个天堂一个地狱。观众到底喜欢看地狱还是天堂哪一端,不太清楚,演员都是新人,现在不好预测哪一个人更有潜质,只是我们在挑选他们的时候,感觉可以胜任,有的人在选中他以后也没有十足的把握。

  电视剧:您对这三部剧的综合评价?偏爱哪个?

  海岩:作为自己来讲呢,没有说哪个更喜欢,哪个不喜欢。他们的类型不是很一样,描写的生活范围和方向也都不一样。也没办法说观众会更喜欢哪个。

  电视剧:凭我的感觉,带点探案色彩的戏好像更有海岩剧的特色。

  海岩:《阳光像花儿一样绽放》和这个特色贴近,但它讲的是司法警察,不是公安的警察,严格的说它不是一部涉案剧。这3部剧都不是涉案剧,《深牢大狱》是描写中国监狱的内部管理,它很大篇幅是描写监狱日常生活的。

  电视剧:您创作电视剧,除了您以前的职业经历外,您还有什么秘诀使得自己对这一题材的把握和感觉这么敏锐和细致呢?甚至让海岩剧成了一个剧种。

  海岩:我觉得大家认可海岩剧成为一个剧种还是从情感剧这个角度来认识的。你仔细看我的一部分剧,案件的背景并不是整个故事的纽带和贯穿线索,甚至不是推动线索,这个故事的推动的主线还是情感线,案件只是一个背景。

  电视剧:那这种创作方式在写《便衣警察》的时候便已经明确下来了吗?

  海岩:我是有创作没思想的人(笑),我不会去总结或者说要按照一个什么方式、类型、思想去创作,可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个叙事偏好,只是后来媒体也好评论界也好他们总结出哪一些是属于海岩的类型,或是海岩的常规,这不是我提前就设计好的,我是比较被动和无意的。

  电视剧:我比较偏爱您的探案题材的剧,比如说《永不瞑目》、《玉观音》,既大气,感情上又委婉细腻,怎么把探案和情感的要素扭结在一起,我们很想知道作家创作时的心理过程。探案还有案可依,但是这种回肠荡气的爱情是不是也有原型呢?是凭空的还是我们的个人体验呢?

  海岩:我想答案3个字就够了:凭空吧。

  电视剧:能不能具体的讲讲呢?比如说《便衣警察》这部剧,当年演这个剧的时候也是万人空巷,大家才知道警察也可以这样生活。

  海岩:是的,当时这个电视剧播出以后比较火,我觉得大家关注海岩剧不是关注警察和案件本身,关注的还是当事人碰到了非常复杂甚至是厄运的情况下怎么去面对他自己的亲情、爱情和发展,他的人性的光辉是怎样发扬出来。我会把情感上的这种纠纷放到一个事件当中去,这个事件可能是一个案件,也可能是一个有点悬念的故事,我觉得这个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还是对当代年轻人的价值观、思维方式、情感表达方式的一种解释,可能会和一些观众产生共鸣。

  电视剧:看海岩剧,从《便衣警察》到《深牢大狱》,可不可以这样说,我感觉悲剧的成分越来越重,尤其是《玉观音》的结局。

  海岩:也没有规定自己说一定要写悲情的,或者喜剧和正剧,每个故事的结尾都有这个故事特定的需要、逻辑,不是作家希望什么风格就自己能决定的。有的人说我的书是流行小说,但真正看了我的小说的人不会把它们和流行小说归在一起,他们可能像你刚才说的一样,看完了以后心里会觉得沉甸甸的吧。人性思考和价值观碰撞的矛盾冲突,这恰恰是我作品中有人缘的部分。大家若仅仅看一个案件的话,那写案件写的比我错综复杂、跌宕起伏的作品要多得多,案件一波三折的。大家承认海岩剧我觉得更多的不是您刚才说的警探剧的概念,还是从爱情剧、情感剧这样的角度来建立我在读者当中的印象的,比如说你现在说的这3部剧,其实都不是爱情剧,几乎都是成长剧。

  电视剧:这是您的新模式吗?

  海岩:后来我回顾了一下,这3部戏和我以前的戏是很不一样,比如说《深牢大狱》,它的爱情戏所占的比重并不大,它主要描写监狱的日常生活,写一个年轻人在面对厄运的时候他的心理的蜕变过程,是一个历练剧,从不成熟到成熟,一个成长的过程。《五星饭店》是一个励志剧,它的爱情的成分也不是最主要的,这当中也有爱情戏,它是描绘一个年轻人在第一次选择职业、走向社会的时候他的很多困惑,成长的过程以及在这里面他要树立的职业道德,它有励志剧的特征。《河流如血》是一个成长剧,它描写了一个少年从9岁到20岁十多年的经历当中,他的工作、生活,更多的是表现他的家庭生活,他家里面的各种变故以及他个人的成长,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他也碰到了一些爱他或他爱的人,但这不是这部剧的主流,主要还是写他和他的父亲、姐姐之间的关系。

  电视剧:已经有成功的模式在了,为什么您又突然转到这个领域?是市场的需要呢?还是海岩这个人又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呢?

  海岩:我觉得都不是,既不是我提高了也不是市场有这个需要,如果市场有需要的话那还是对爱情的需求。如果你非问为什么写这个我也不知道,可能我下一步就写那个,不是刻意的要怎样。

  电视剧:有没有什么事给您触动,您才落笔写作作呢?比如《河流如血》。

  海岩:我的每部戏都不是从我最熟悉的生活当中来的,可能都是我的想像,所以不用什么具体事件来触动我。

  电视剧:你既是一个商人也是一个文人,很多人想知道文人和商人怎么样统一到一个人身上的呢?还统一得这么精彩?

  海岩:呵呵,这我可回答不了。(笑)我可能――商人和文人都没做好吧。

  电视剧:作为文学家内心世界的丰富激情和作为商人商业规则的精于算计,是否会在作品中互相砥砺呢?

  海岩:原则上说是没有,比如说一个人钓鱼和打篮球,都做得挺好,你要硬说它们之间有联系也可以,钓鱼可以陶冶性情,打篮球可以锻炼体力,但如果这样说的话什么都可能有联系。所以它们之间并没有很明确的关系。

  电视剧:写过这么多剧,您自己比较喜欢的剧中人物是哪些呢?而我比较喜欢《便衣警察》中的周志明和《玉观音》里的安心。

  海岩:既然你喜欢,那我也就最喜欢这俩人物。

  电视剧:为什么呢?

  海岩:这两个人物都挺正的,内心也都同样的柔软吧。

  电视剧:这个柔软怎么理解?

  海岩:面对灾难和厄运的时候他能够以柔软的方式来度过一切折磨吧,对他人总是持一种宽容的态度。

  电视剧:您的作品一直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成长,这种成长是不是也是您成长的轨迹呢?

  海岩:与其说是我成长的轨迹呢不如说时代变化的轨迹,比如说《便衣警察》里情节的起伏都是和国家的政治变化相关的,因为那个时候国家政治变化可能会带动不同家庭的起起落落,而现在男孩女孩之间面临的这种纠纷可能更多的是价值观、金钱等等社会现实造成的,和国家的政治命运没什么大的关联,这是社会本身的变化,所以在描写当代生活的时候至少有一个原则就是尊重社会本身的真实。每个人都是随着社会往前走嘛,不同时期的作品就表现了不同时期的中国社会。

  电视剧:您处于这个年龄段,如何把男孩女孩的那中爱恨生死啊写得那么动人,这种体验是从哪来呢?我觉得很多作家到了这个年龄段就写不出来了。

  海岩:对,你硬写年轻人的话,年轻人看着也觉得隔着。我还好,这3部戏都是写年轻人的戏,年轻人看了也都能接受,跟年轻人的状态比较接近,他的心理、语言方式还有做事情的那种路线,除了自己的心态要和年轻人有沟通之外,更多的是观察和理解。作品不一定是写自己的,是写你能够观察到和理解到的一种状态。

  电视剧:您什么时候意识到自己在行业里拥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并且自己的电视剧已经类型化了?我相信开始做《便衣警察》的时候可能还没有。

  海岩:其实《便衣警察》播出后我就意识到自己成名了,但直到现在我也没意识到自己在这个行业当中是举足轻重的人物,但是知道自己有一定的知名度,我算是成名时间长的人了,反正不算新秀了吧?

  电视剧:而且一直很稳定――现在在中国,提到电视剧工业的时候,很多人会忽视编剧的作用,您是为数不多的不会被忽视的成功的编剧之一——首先您的剧本每次都能很成功的拍成剧集,另外社会回报也比较公平。您认为编剧在整个电视剧工业应该处于什么样的位置才算比较合理呢?现在很多编剧觉得自己被忽视了,行业又说缺少好的编剧。

  海岩:我觉得每一部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比如好莱坞,有的好莱坞片你能看出来是编的故事,编剧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有的故事是很普通的,但是你能看出是导演的作用,还有些剧是完全是围着明星转,演员占主导地位。所以不能一概而论导演是什么地位、编剧是什么地位、演员是什么地位,不同的剧当中,大家发挥的作用是不太一样。可能作为海岩剧,我的作用稍大一点,因为大家看的时候可能喜爱更多的是这个故事和故事中的人物,至少不是演员吧 ,演员在演我的戏的时候还都不知名,没有任何影响力。我认为目前中国电影和电视行业主要的瓶颈是剧本,不要说电视剧了,就是像张艺谋陈凯歌这样非常大的艺术家,他们拍的戏,你能说是因为钱少吗?你说宣传不够吗?市场化不够吗?可以说现在是非常的市场化了,那么大家普遍不满意的还是剧本。还是故事的问题,人物没写好,叙事有问题。电视剧呢,我认为好导演、好演员、好技术是可以用钱来求的,好导演、好编剧也是这样。但是好剧本不是可以用钱来求的。好编剧之所以用钱来求,就是他写过好剧本,然后他的价位就定在了一个什么位置上,你拿这个钱他就可以帮你写,但是他再写的是不是仍然是好剧本,就很难说了,因为编剧做的毕竟是原创的事,不象演员和导演,他们做的是二度创作的事,已经有一个基础了。原创的艰难和枯竭是全球化的问题,这是没有办法的。有很多编剧的一部作品把他一生的经历写尽了,这是一个厚积薄发的事情,不会部部都好,我们经常看到一个编剧他的第一部作品写的特别厉害,但是后面就写的特别差,这是常见的事情。作为一个原创者,你指望他部部都好,我觉得是十分苛刻的事。

  电视剧:那您怎样保持常编常新,总有好故事出来呢?大家已经公认海岩剧的每个故事都是能够立住脚的。都是能够接受、值得期待的。海岩是一个好编剧,您能够给其他编剧一些意见吗?

  海岩:作为一个原创者,会更依赖于自己的生活积累、情感积累和知识积累,还有品位和格调的积累,如果这种积累不够的话,任何技巧都不能让你写出好的剧本,这个很难教。作家为什么不可替代呢?一个人有自己的观察生活的角度和内心体验,这不仅仅是一个表达技巧的问题,也不是你刻苦不刻苦的问题,比如说有一些人十年磨一剑磨出了一把烂剑,有些人一蹴而就,偶然灵感喷发写出来的东西一看是一个传世之作,不一定你刻苦就有成绩,这个是原创的独特之处。古代的许多千古名句都是在瞬间完成的,不是改了十年才拿出来的,这是个人品位、胸怀和个人对生活的感悟达到了很高的境界,才能够产生那样的千古绝句。一个电视剧表面看是一个故事,电视剧不像电影,弄一个情调就行,在二三十集的篇幅里你不好好叙事不行。但是电视文学和其它文学一样,它的核心是写人。如果这个故事中的人物让人不舒服,你这个故事再好也不会有人喜爱。那么人物是靠什么出来的呢?是靠无数的细节,包括语言在内的无数的细节堆积出来的。这些细节又是来源于作家自己的生活感受,这个没办法生编的。我觉得中国的好剧本少,既不是编剧的报酬少,也不是体制问题,也不是编剧地位问题,而是编剧自身的品位、生活积累、水准决定的。好剧本不一定是高价买的,坏剧本不一定付的钱少。文学作品不是给钱多,好的东西就出来了。当然了,编剧的劳动成果在整个电视剧工业当中的物质化体现是比较差的,没有体现出他的价值。反过来说,你体现了他的价值,他也不一定有好剧本出来。

  电视剧:情调之类的东西体现不出来会不会和整个行业的浮躁有关系呢?

  海岩:浮躁确实有,这个圈子非常商业化嘛。但最主要的不是这个,主要还是能力问题,其实再浮躁的编剧他也希望他写的东西好。有挣钱的事,有出名的事,作为一个写手,你总是有自己的心理激情的, 你喜欢的东西你都写不好,那也不能说是钱不钱的事。现在作家们也是这样,现在每年出一两千本小说,真正能看的小说屈指可数。

  电视剧:您现在在写海岩剧这种类型的小说,这种小说是否是你最喜欢的类型呢?你是否喜欢喜剧或者其他类型呢?

  海岩:对,我喜欢看喜剧,什么《我爱我家》啦,赵本山啦,英达系列的,包括《马大姐》,跟我熟的人都觉得我更适合写喜剧,他们觉得我这个人比较闹,喜欢挖苦人,但我也不知道以后写不写喜剧。

  电视剧:您的剧本有没有一定的模式存在呢?

  海岩:我觉得类型化的剧本也能出来好剧本,非类型化的剧本也能出来好剧本,不一定的。而类型化的剧本要更难一些,比如好莱坞有一个类型,这个类型可以百试不爽,这个是比较难的,因为一旦形成了一个类型之后,受众的审美疲劳是随之产生的,大家一看到你这个相似的面孔出现,就会极大的排斥,你写的好,收效都会减半,因为是预知的嘛,一些新奇的部分才能调动审美,一个女人娶到家里,你天天就对她的长相没完没了的看,也不太现实,像我写同一类型的剧,实际上是对自己的一个挑战,我写的同一类型剧都是当代都市生活,都是二十来岁的年轻人,都是围绕着情感而发生的问题,那么一部接一部的下去,观众肯定是极其挑剔的。所以过去有一个评论家就说了:“由于海岩剧家喻户晓,所以海岩面对的挑战最大。”也就是说观众对其非常熟悉的东西,是绝对不允许重复的。你一重复,他马上唾弃你,如果说海岩的剧是一个类型,而不同的剧有不同的受众,仍然得到大众的喜欢。那么它们之间肯定有极大的不同,这需要在创作当中寻找。(文/段伟 摘自《电视剧》128期)

  人物链接

  胡亚捷。胡亚捷与海岩剧还不能叫作海岩剧的1980年代便结下不解之缘,年轻的胡亚捷以一个正直、帅气的便衣警察形像开始了他的成名之路,至今,20年过去,胡亚捷的荧屏印象仍未能突破《便衣警察》时代。

  陆毅。当年海岩剧集《永不瞑目》大胆起用21岁的陆毅出演男主角,实大是海岩和陆毅的双赢,所谓的海岩剧集捧新人的说法也是由此而来的。但可惜的是自以此剧集成名后,陆毅却再难接到更好的剧集了。

  刘欢。海岩剧不但捧演员还捧歌手,如今的天王巨星刘欢当年就是以一首《便衣警察》里的主题曲《少年壮志不言愁》成名,剧集与歌声互助,轰动之势一时两双,据说此剧将要重拍重播,不知能否再听“少年壮志”。

  孙俪。孙俪是至今为止最红的海女郎,半红状态的她也是以《玉观音》里的安心一角,奠定了现在内地电视剧首席当家花旦的地位。而安心这个形象的热度更一直是网上海岩迷的关注焦点。

  汪俊: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硕士研究生出身的汪俊先是凭执行导演赵宝刚《别了,温哥华》步入电视剧行业,2006年更被海岩钦点成为两部海岩剧《阳光像花儿一样绽放》和《河流如血》的导演,这两部剧对他和海岩来说同样重要。文/段伟 编辑/李昂 林琳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电视剧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