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电视前沿 >正文

《神雕侠侣》导演于敏盛赞黄晓明版杨过最成功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03月30日10:51 青岛晚报
《神雕侠侣》导演于敏盛赞黄晓明版杨过最成功

黄晓明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娱乐图片

  2006年最值得期待的武侠大剧《神雕侠侣》今晚就要在齐鲁台播出最后一集。昨晚赶在新“神雕”告别荧屏前,记者辗转找到与制片人张纪中(blog)一起打造这部新武侠剧的总导演于敏,请他来给“神雕”做一个总结发言———

  “黄晓明版”最为成功

  “神雕”已经有过多个电视版本,一般重拍剧,大家都会拿前面的与它比较,之前许多人认同古天乐版杨过。

  于敏:其实之前七个影视版本的“神雕”我都看过,我也是最喜欢古天乐版的,但是黄晓明演的更有邪气。前几版杨过都有点太正,杨过其实应该骨子里更加邪一点,这点我觉得黄晓明版最成功。

  可是许多观众觉得前面的杨过演得有些“过”。

  于敏:这正是杨过跟其他人的不同。杨过是一个阶段性很强的人物,小时候的杨过机灵顽皮、不讨人喜欢,这是杨过的出身决定的,剧中必须有所展现;而杨过在古墓度过的少年时代,孕育着他与小龙女萌芽的爱情,虽着墨不多,也不能一笔带过。剧中黄晓明出场时,其实充当的就是少年杨过。少年杨过轻狂,不谙世事,是金庸原著就赋予他的,黄晓明表演中完全抓住了这一点,不应说“过”,却应说“准”。

  当然,观众认为“过”也有观众的道理。如果剧中少年杨过换成中学生来演,可能更自然一些,但中学生哪有这样的演技?我和张纪中当初选黄晓明担当杨过,看中的就是黄晓明能够演出少年杨过的顽皮和“邪”劲。

  “神雕”让我见识了黄晓明的演技,他藏了许多表演上的东西,淡化了衔接的痕迹。

  我的武侠不落俗套

  你认为整部戏最成功的是哪一点?

  于敏:这部戏倾注了我许多武侠梦,我想“做一个好梦”,不落俗套应该是这部“神雕”最成功的一点。以往武侠剧,打戏都是那些招式,缺少让观众新奇的东西,我问过金庸,“神雕”最精髓的应该是什么?他说是“浪漫”,这也符合我的心意。观众应该感受得到,剧中我们选的许多场景都在力求表现一种美,一种浪漫,另外,在武打设计上增加了美与浪漫成分。

  剧中武戏加入了许多舞蹈的东西,有相当一部分观众认为这不是“武侠”,是“舞侠”。

  于敏:也许有些观众还不能接受这种风格,但他们的反映说明,这种风格还是引起了他们的兴趣。说实在的,为了保留观众已经适应的传统武侠剧风格,这部剧集中,我只安排了七八场加入舞蹈动作的打戏。为什么观众对其中舞蹈的成分印象那么深?这是因为以往武侠剧中没有这种设计。

  这种“舞侠”的风格只是为了出新吗?

  于敏:这只是一种手段,但符合剧情和人物的性格。剧中舞蹈的动作仅限于小龙女与杨过的玉女心经。小龙女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她与杨过在一起,是浪漫的,唯美的,而舞蹈最能表现人的情感世界。如果玉女心经只是对对掌、挥挥剑就完了,太不符合两人的浪漫爱情世界。

  武侠这东西是没有尺度限制的,也许再过几年,有人重拍“神雕”,说不准还会拍成“

神话版”的呢。

  特技还是留有遗憾

  你觉得这部戏给你留下了哪些遗憾?

  于敏:最大的遗憾是电脑特效方面与预想的差距太大,否则该剧会更饱满些。但也没办法,“胡子”(指张纪中)花了100来万做特技,这跟国外比不了。

  今晚还差一集就要全剧终了了,感觉后面收尾有些仓促?

  于敏:其实这部戏应该拍成52集,但签的合同是40集,最后不得不忍痛剪掉10集,最终成了42集(笔者注:齐鲁台为给该剧插播更多广告,将原本42集剪辑成了现在的58集)。

  金庸原著中,小龙女隐身16年后的内容就不多,再剪掉一些戏分,就会让观众有种不过瘾的感觉。此外,一开始没有策划好,很多重头戏都留在了关机前一个月拍,那时候,大家都已经满负荷运转了将近半年,就是铁人也都难以有好的状态了。当时是没日没夜地赶戏,最后一个月几乎剧组每个人每天平均只能睡一个小时。黄晓明最后告诉我:“导演,我知道你的要求,但是我现在就是达不到那个要求了。”我也理解他,所以最后很多重头戏其实拍的都不是很尽如人意。”

  今晚“神雕”还有一集落幕,于敏说,今晚郭靖、黄蓉、黄药师、周伯通、一灯大师、耶律齐、郭芙等将齐聚襄阳城,杨过万军之中杀死蒙古皇帝,蒙古军崩溃,解了襄阳十六年的围困,场面十分壮观。王衍芬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477,000篇。


评论电视剧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