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电视前沿 >正文

《康熙秘史》遭质疑 尤小刚回应学者治学不严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12月05日01:03 北京晨报

  

《康熙秘史》遭质疑尤小刚回应学者治学不严
夏雨虽然蓄了须、穿了古装,但举手投足仍然有马小军的影子

  

《康熙秘史》遭质疑尤小刚回应学者治学不严
老戏骨杜雨露演技炉火纯青,但“平反”后的鳌拜不被观众认可

  事件回放

  一周前,本报刊载了某学者一篇题为“尤导之意非在‘鳌拜新衣’”的文章,文中写道:“尤小刚导演在《康熙秘史》里把鳌拜塑造成权臣甚至忠臣,恐怕还是以偏概全,无非是为了通过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或者是在故意顺应‘历史人物什么都好’这种影视剧改编的潮流。”他认为尤导为鳌拜“平反”或者意在制造噱头、提高收视;或者是顺应影视作品改编的潮流,如《英雄》《汉武大帝》等,一味美化功过参半的历史人物。

  正在BTV-4热播的《康熙秘史》首集收视率高达7.2%,眼球多,某种程度上意味着争议也多,尤其是针对剧中对鳌拜是权臣非奸臣以及康熙是天子更是少年的重新演绎,专家学者和普通观众都有质疑。尤小刚昨天一一作出回应。

  质疑一

  鳌拜新衣,意在炒作?

  有学者指出,“说鳌拜是清初权臣甚至是奸臣并无不可,还以《清史稿》中的‘上念其旧劳,追赐一等阿思哈尼哈番’。由此看出,康熙是念鳌拜早年的好才给他平反,并没有忘记其晚年的坏。尤小刚之所以要给鳌拜‘平反’,无非是为了通过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是司空见惯的炒作伎俩。”

  尤导表示不能认同北塔的质疑,“既然以历史为据,就应该全面严谨。康熙、雍正二帝对鳌拜的封赐依次为追加一等男爵、立碑文、追封国公、赐谥号超勇。而不应该像北塔老师那样只提‘念其旧劳’一点,不及其余,某些历史学家治史精神不严。”尤导强调说,“我不是历史学家,我本着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将鳌拜进行了艺术化加工,我看用飞扬跋扈、不怒而威比奸佞、谋逆等词更适合剧中的权臣鳌拜。”

  质疑二

  夏雨(blog)版康熙,过于现代?

  有观众说,看夏雨版的康熙,总怀疑是马小军(《阳光灿烂的日子》中夏雨的角色)穿上了古装。无论是形象、台词还是动作,与邬倩倩(blog)钟汉良胡静(blog)等相比,没有一点古代人的感觉,难怪夏雨当初对自己扮演这个角色都有点意外,现在看来他确实不太适合演古装戏。

  尤导则力挺夏雨,“据史料记载,康熙不是那种天庭饱满的面相,我觉得夏雨在外形上很符合;另外,16岁的康熙就是一个桀骜不驯的孩子,如果为人处事总是四平八稳反而不对了。希望观众继续关注夏雨演的30岁左右的康熙,那种感觉完全不同于十几岁。夏雨版的康熙既不是正说风格,也不是戏说性质,而是一个非脸谱化的、有血有肉的形象。”

  质疑三

  秘史变蜜史

  情感戏太多?

  此前,有媒体以“秘史一半是蜜史,康熙不例外”为题,称剧情的核心就是少年皇帝与多情臣子的一场情感角力。在第十三集中,康熙自己慨叹道,“朕自以为是皇帝,就可以得到爱情,是痴子;福全将太皇太后亲赐的青格儿拱手让给一个奴才(纳兰性德),是傻子;而一个奴才却要和朕夺女人(纳兰惠儿),是疯子。”上述台词倒基本能概括剧情。

  尤导认为对感情、政治戏份的分配比例基本合适,“感情是任何电视剧无法回避的元素,更何况这个剧是悲剧,围绕政治斗争的戏份并不少。可以说,《康熙秘史》的政治价值和历史精神是四部秘史中最好的,甚至超越了《孝庄秘史》。”

  晨报记者冯遐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300,000


评论电视剧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