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华谊情感巨献《大院子女》 制片人李波解密(图)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15日15:52 新浪娱乐
从左往右《大院子女》执行导演易寒、制片人李波、导演斗琪、摄影师郑志勇 由华谊兄弟和国家话剧院共同投资拍摄,根据著名军旅作家石钟山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大院子女》,通过十位主演独特的人物演绎和精彩的表演,成为2007年银屏上最受关注的电视剧力作之一。 作为华谊兄弟签约张纪中(第一工作室)之后,又一位签约的实力派制片人李波(第二工作室)担任了《大院子女》的制片人。作为制片人她对《大院子女》有着独到的解释和精准的定位;对于她签约华谊兄弟她说是一次经营与制作的激情碰撞。目前,正在紧张后期制作的《大院子女》吸引了众多电视台的“热购”和媒体的慕名探访: 记者:《大院子女》是你到华谊的第一部戏吗? 李总:是的。 记者:这样一来,《大院子女》无论是对你还是华谊兄弟都意义重大,想把它打造成一部什么样的作品? 李总:首先《大院子女》在故事结构、人物设置以及演员的选择上,比以前的军旅题材都更具有独创性,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空间和可能性。所以,我希望我的团队能以优良的制作、大片的意识,在众多拍摄电视剧的行列中树立精品;当然,我本人更希望《大院子女》能成为华谊兄弟的电视剧品牌。 记者:现在制片人签约公司成立工作室的并不多见,这样对双方的合作有什么益处? 李总:签约制片人成立工作室确实不多见。我们见到更多的都是签约演员和签约歌手,对于一些常见的导演工作室或名人工作室什么的,我个人认为这样的工作室经营的还是个人,追求的也还是名人的效应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而签约制片人并成立工作室,我认为是从经营出发的,是一个企业的战路管理模式,一个制片人就好比一个项目经理,我本人就是学管理的,所以我非常认同华谊的制片人制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有利于项目的推动,追求的是“市场经济的最大化”。 至于双方合作有什么益处?公司那方面你应该采访王总,我谈我的感受吧:作为一名职业制片人,华谊兄弟给了我我最想要的东西。具体有三点: 第一,多少年我一直有个愿望,希望我身后有一股力量,这股力量是什么?就是 一个专业的策划班底和专职的策划人员,进行剧本的策划、储存和购买,这个愿望我在华谊得到了实现。这方面王中磊王总十分跟进,给了我巨大的信任和支持,王总和我也是第一次合作,但他对我没有怀疑过,像“剧本还行吗?”、“价格是不是再低点?”之类的话他从来没对我说过;更没有因为他的繁忙而耽误了剧本的立项和工作的正常进程。目前,我的工作室已经储备了三年的拍摄剧本,当然都是有拍摄基础的剧本了。这些与我以前所在单位的体制和领导的工作作风是完全不同的,那时候一个好的项目往往会因为审查领导太多,审批时间太长,程序太复杂而被搁浅。 第二,来华谊之前,我每做一个项目都要拿出40%到50%的精力去面对一个或是 几个不同的投资方的各种不同的问题;而每一次我都会经历一个由不了解到了解的磨合过程,当你最终被认同的时候,往往项目也接近了尾声。我知道一个制片人控制成本和盈利是必须的,但我做制片人的兴趣还在于:一部作品能够通过你的掌控完成并实现了它的艺术构想和创作。在华谊我完全没有了这方面的苦恼和后顾之忧,我可以100%的投入创作,而且不是为了控制成本而控制成本,我考虑更多的是如何把钱花在刀刃上,把戏拍得更好。在华谊我没有理由不把戏拍好,也没有理由不把项目做好。 第三,华谊兄弟有一套完善的管理机制,这些管理机制的本身,就在管理着每一个 人;或淘汰或成就着每一个人。我喜欢! 记者:当初是什么样的情况,你和华谊签约的? 李总:应该说是《大院子女》和王中军总裁使我和华谊结缘。当初我们就是为了《大院子女》这个项目的合作开始有了接触的, 王中军王总看完分集提纲便打电话给我说:“看后心潮澎湃!”因为王总他本人就是一个大院子女,他与我们的主人公有着同样的情怀和情节,所以他对《大院子女》这个项目投入了极大地热情和关注。于是,我们由项目的共识达成了签约的共识,其间的过程很短,很迅速。在这过程里我已经充分领略了华谊的办事效率。我欣赏华谊,我感谢王中军! 记者:谈谈你眼中的华谊兄弟? 李总:华谊兄弟应该是中国内地民营文化公司的龙头,有着雄厚的实力和巨大的平台。作为个人,你只要有能力,肯敬业,华谊兄弟是可以成就你的一番事业的。 关于《大院子女》 记者:《大院子女》目前已经拍摄完成了,销售情况怎么样,什么时候与观众见面? 李总:目前片子还在进行后期制作,预售时间一个月我们已收回70%成本;真正进入热卖阶段还要等完成片出来,应该说销售情况还是比较乐观的。预计3月底拿出完成片,首播时间可能是5月份,具体时间是电视台确定了。 记者:当初是怎样确定拍摄一部带有偶像味道的军旅戏? 李总:《大院子女》是我两年前抓的项目。石钟山的小说出版社还没正式出版我便看到了打印稿,喜欢!当时有四家影视公司同时在跟石钟山谈购买电视剧拍摄版权。我拿到了版权后便立刻进入了剧本创作,从小说到剧本我们共经历了两任编剧,出来的东西不理想或者说他们的思路不是我想要的,所以就先放下了。放下是因为我对《大院子女》特别在意和特别期待!于是,便开始做《密令1949》,当《密令1949》进入后期时,我又聘请了第三任编剧进行《大院子女》的剧本创作,现在的剧本就是第三任编剧完成的。 记者:《大院子女》可以说是一个群戏,近十个角色戏份都很重,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考虑? 李总:为什么是群戏?首先是小说提供这样一个基础,其次是基于故事的可能性又再生了两位主演。目前的十位主演中有八个人物是小说提供的,其中七个人物小说提供了一定的基础,有一个人物马非拉的哥哥马权小说中只提到过一次,电视剧里我们把只他变成了贯穿人物;十个主演中有两个主演是小说中完完全全没有的,是我们创作剧本时后加上去的,一个是刘小锋扮演的章向平,另一个是吴越扮演的乔建新,他们在大院里是“大哥大”和“大姐大”,是大院子女们的精神偶像。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考虑?因为我们所要表现的就是这样一批大院子女:他们始终保持着血热气盛不服输的劲头,即使在人生的低谷也要坚守火种不灭.他们从无忧无虑释放天性的少年到逐渐成熟的青年再到而立之后的中年,经过岁月的磨砺,他们改变了对社会对人的认识,改变了自己的个性和行为方式,却始终保留下了一份心中涌动的红色激情。 记者:演员方面都是你确定的吗?(有没有什么波折)怎样会想到用这么多年轻演员? 国家话剧院也是《大院子女》的出品方,为此国话提供的一批主演人选,我只是在 国话提供的人选中做了适当的调整:比如,国话推荐廖凡饰演马权,后来我让他改演刘 双林,得到了导演和他本人的认同;现在演马权的翟小兴,国话推荐他来是做执行导演 的,临近开机还没有合适的人选,觉得他还行吧,便提上来演马权了, 因为他本身就是一 名演员了;还有张晶晶国话推荐她演马非拉,我第一次见到她,就觉得她演李亚玲会更 好。国话以外的主演,基本上是我和华谊确定的。 记者:定下他们出演,都有那些考虑?印小天、廖凡等演员从未饰演过军人,启用他们有没有担心? 李总:我们选择演员的时候只考虑选专业的和对的,没有过多考虑卖点和明星效应什么的。对于印小天和廖凡饰演军人我完全没有担心,他们都是很专业的职业演员,他们对于自己演军人很期待,我也很期待。他们的表演结果是令人愉悦的! 《大院子女》是印小天前所未有的一部作品,绝对的代表作。如果说《拿什么拯救你》是赵宝刚与印小天共同完成的人物创作,那么《大院子女》则完全是他自己独立完成的,他以极其真诚和难得的纯质,别开生面地凸现了乔念朝这个人物的成长和成熟的过程。与此同时,观众也能从中看到印小天在表演上的成长和成熟。 廖凡是一个难得的好演员,他所塑造的人物有“筋骨”。现场的工作人员看他演戏都比较入神,他的言语和肢体的表现往往都是内心涌动出来的。他的表演非常值得期待。我个人认为,如果有机会的话他有可能会进入一线演员的行列。 不仅仅是扮演军人,没演军人的段奕宏也是如此,他所扮演的大院子女章卫平,是一个与旁人和他自己的过去都截然不同的人物形象;是一个令他的观众和他的亲人都会刮目相看的一个角色和一次表演。看了这部戏,你一定会相信段奕宏是一个极具潜质的演员。 记者:在东北拍戏时我们去探过班,发现《大院子女》无论是服装、故事还是年代北京都与《幸福像花一样》很相似,会不会让观众产生似曾相识之感? 李总:《大院子女》与《幸福像花一样》相同的就一点,其小说作者都是石钟山,除此之外都完全不同,其实《大院子女》是石钟山另一部《激情燃烧的岁月》的延续。《激情燃烧的岁月》主要描写的是父辈们的生活,《大于子女》主要描写的是子女们的生活;《幸福像花一样》的切入点只是大院内的一个文工团,故事是围绕两个文工团员的爱情生活而展开的,由此引出来大院里的子女;而《大院子女》从剧名到内容都是直面大院子女生活,不是一两个大院子女而是一批大院子女,否则我们也不敢直呼其名《大院子女》了!《幸福像花一样》是一部中篇小说,《大院子女》是一部长篇小说,两部戏的质感和故事基础完全没有可比性,其主人公的社会层面、生活背景、人生经历等都是完全不同的,我想石钟山本人也一定会认同我的这种说法。 记者:拍摄过程顺利吗?有哪些难忘的事? 李总:这个组的主创人员,我全部是第一次合作,应该说还是顺利的。难忘的是我们的演员和东北的冬天太冷了! 记者:您作为工作室的带头人,下一步的拍摄计划。 李总: 2007年计划拍摄两部现代戏,4月1日将在大连拍摄一部情感悬疑剧《爱的潘多拉》(暂定名),由邓超领衔主演;9月份我们会在上海拍摄一部表现一对老夫少妻关于放手的故事《爱你所以离开你》。2008年也是两部,一部与港台演员联手打造的现代戏;另一部是年代大戏《最后的99天》,具有史诗性的大制作,这也是我进入华谊以后最期待和最想要做的一个项目。《电视剧风云榜》栏目采访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