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潘长江做客《艺术人生》别拿豆包不当干粮(图)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9日16:47 新浪娱乐
潘长江现场流泪 潘长江现场乐得没话说 潘长江做客 新浪娱乐讯 铁岭出了两个名人,一个赵本山,一个潘长江,这事情“地球人都知道”。他们两个人的出身相似,经历相似,甚至后来发展的模式也几乎是一致的。这两个黑土地里走出来的“草根人物”,楞是依靠自己的才华和努力,从山村的“土坷垃”,走上了中国人精神大餐的餐桌,真的是“别拿豆包不当干粮” 从1986年两人合演的《大观灯》在东三省引发轰动,被观众誉为“东北丑王”之后,潘长江走上了小品的艺术道路,潘长江就成为中国观众生活里的一位重要客人,掐指之一算他已经陪伴我们走过15年的历程了。3月16日,潘长江做客《艺术人生》,和我们一起回顾他自己的艺术人生。 深谙“艺术人生”节目程序的潘长江,一上台就以一段现挂“二人转”和朱军“套近乎”: “潘长江我在台上,深鞠一躬啊, 口称一声朱军兄弟你要细听啊, 今天咱哥俩坐在这里把嗑唠啊, 这是我第二次来到你们《艺术人生》啊。 (第一次是“非典”的时候) 虽然我名气大胆子却有点小啊, 你问话的过程中温柔点行不行啊。 …… 今年小品的那个“姆儿” 不过,朱军毫不客气。一开口就问潘长江,今年春晚小品里的那个频繁的亲吻的词儿“姆儿”,是不是他自己生活里的经验。潘长江坦言:网络时代的小品是最难演的,因为网上是最虚拟的,他跟现实生活是两条路。现实的好演,在舞台上两个人物角色在矛盾冲突前提之下产生了矛盾,最后产生了一个结局,但是到网上怎么办?我觉得特别没意思。有一天在排练的时候我猛然想起来,小时候有那么一个口头语:天上有个鹅,地下有个鹅,鹅飞鹅打鹅撞鹅……我说导演,咱们能不能把那个借鉴过来,就说亲爱的小龙女你在吗?一看,没有回音,在吗…就用了这么一个“姆儿”,说白了是一种小技巧。 第一次“借光”上春晚 说起他的第一次春晚,潘长江回忆还是借了广东同行的光。1992年吧,那个时候还在东北铁岭民间艺术团。作品叫《草台班子》,从名字里能够想见,就是一个搭起来的“草台班子”去骗人的故事。这个作品原来是广东一个作品,在春节晚会审查之前他们就进组了。进组之后,他们第一审的时候他们审了,剧组、领导,包括我们外地演艺圈里的朋友都传说这个小品特别棒,而且那个演员广东省的演员特别特别棒,说今年要大火,这个演员要大火。然后说就缺有那么一个《草台班子》草导演,说让谁演,因为他们前面已经排练好几翻了,最后却把演员开走了,又临时把我从铁岭调到北京演这个角色。 潘长江说,虽然这第一次最终还是给毙了,但最起码我到春节晚会剧组走了一圈。 两次自杀未遂 潘长江:如果观众朋友没记错的话, 96年我演了一个《过河》,非常火。97年春节晚会剧组导演还想要一个跟《过河》差不多的一个作品。因此我,黄小娟和余秋平跟银河少儿艺术团的孩子们一起合作了一个作品《开学》。排练了三个月,无论从主题、思想、艺术、内容跟导演组的要求是非常接近的。 最后一次彩排完事之后回到剧组已经晚上11点多了,导演组开始开会。两点多钟了,我记得很清楚,我跟导演李春平住一个屋,李导接到了剧组电话,说导演你过来一下。没到十分钟回来了,他说咱们那小品毙了。 全国的观众朋友们,包括我们家里的亲属朋友都知道了,97年春节晚会有《开学》。可是被毙了,咱们的作品被拿下了被毙了。我说为什么?他说没有理由,就说节目多。我说我知道了,睡觉吧。李导就爬床上了。我也把灯闭了,我也爬床上了。一会儿就听他那边睡着了。这时候我一看表已经三点半了,天还没亮,黑黑的。 97年的春节是最冷的一次,特别冷那年。我看天还没亮,三点半了,我这个时候脑袋是一片空白,我不知道自己怎么就稀里糊涂起来穿上衣服,带上帽子,围上围脖穿上大棉袄。我轻轻的下地,也没开灯,把宾馆的门打开了我自己就出去了。出去了我一看我上哪儿啊,我不知道我上哪儿真的。五棵松旁边有一个小河,一直通到中央电视台的小河,我自己出去稀里糊涂的,脑袋一片空白就奔小河去了。从五棵松一直走到中央台的后面,从那儿又走回来,又走回去又走回来…… 我在河边走了四个半小时,当时心里乱成一团了,然后还挺清醒,就走,我突然想到上吊。我记得看电视的时候,看电影的时候上吊都得找树,我就开始找树。我看着一棵树我站下来,站下之后我把皮带解下来,太短了皮带,够不着。终于看前面有一棵小树能够着,我把皮带一搭,往下一拽小树杈折了,太细了。 我说我跳河吧。我就开始找冰,我记得挺清楚,扒开雪之后,我就开始站那个地方我就跺了,跺了十几下我就觉得那个冰纹丝没动。突然之间在我的背后响起一个声音来,那位同志你这是干吗啊?我一回头,我看一个老大爷和老大妈两口子溜弯,那时候已经七点来钟了。你干吗啊?我回头说,我想砸个冰窟窿,我想捞点鱼。孩子你虎啊,一个是冰厚你砸不开,二就是砸开你也捞不着鱼皮。你是潘长江吧,我说对啊。明星明星啊,我说谢谢谢谢,没有没有没有。他说没想到在这儿遇到你了这么早,他说特别喜欢你的作品,特别爱看你的节目,我们全家老老少少,包括我所有的亲属都特别喜欢你,潘长江好好演,我们永远支持你。 我那时候非常感动。老大爷老大妈,简简单单一句话,救下了潘长江的命。 多亏了赵本山 97年,《三号楼长》是潘长江跟黄晓娟等人合作的一个作品。反映社区里解决邻里纠纷的一个故事。这个作品在第四次彩排的时候被毙掉了。他们几个非常非常失落。当时这几个演员说实在的也是觉得,行啊,毙了就毙了,毙了肯定有它的原因,也不要追问为什么了。没成想在录备播带那天,潘长江突然接到电话,说《三号楼长》又拿回来了。那是阴历二十八,隔一天就直播了。 潘长江:到现场之后,导演告诉我说了,你是录完备播带铺录完但是还是有点悬,我说怎么悬法?如果前面的时间超长了,你就往零点以后挪;如果时间前面都正好,那你可以如期在11点左右上,我说行。有一个小品平时12分钟这回他演了16分钟,有一个小品8分钟他演了11分钟,他要超过八分钟我这个作品就往后挪了。甚至可能就被拿下。我觉得这点非常感谢本山,本山在后面抢回四分钟。完了本山说,长江放心,没关系,我给你抢。就这样,本山开始演,演完之后一下来,抢回来4分钟,我的作品如期又上去了! 潘长江感慨,我觉得本山是顾大局的一个演员。 “小鬼子”掉了一个脚指头 近年来,除了小品,潘长江还了电影,电视剧,他开始尝试新的艺术创作领域。但是,他没想到这样的尝试尝试竟然要付出血的代价。 潘长江:作为一个喜剧和小品演员,老站在电视台这个平台上我觉得是越走越窄。要在12分钟内完成一个故事,完成一个角色,演好一个角色,同时让观众朋友们去笑,笑声背后又悟出很多很多的道理,是难上加难。是我要生活,我要干点事儿,男人嘛。所以就要到别的领域锻炼自己,去打造自己,去展示自己。正好,在非典那年,冯小宁突然找到我说,潘长江,你给我演一个人物。什么人物?他说你没发现你有点像日本人吗?我说不可能。 鬼子兵的服装是用帆布做的,他觉得可能怕在山里拍这个戏比较服装容易破,所以做了一个帆布的衣服。在山西和河南拍的。零上四十二三度,大野地里,没有任何遮荫的地方。一站起来就浑身出汗。尤其让我演那个罗圈腿,其实我腿挺直的。这么直的腿非得天天罗圈着走道。一场斗牛的戏,在银幕上三分钟,拍了12个小时,终于把斗牛最累的一场戏拍完了。我突然我说导演等一会儿,脚不行了。我就觉得这里面沙得慌,感觉到盐水往肉里灌。38的脚穿一双43的鞋还得罗圈腿。我打开这个脚,大脚指头,我一看这怎么白的呢?怎么没血色呢?一扒,这个大脚趾头就连这么点皮,一下全下来了,里面是鲜红鲜红的嫩肉。 医生断言:这孩子活不过二十五 宣传的潘长江滔滔不绝。中场休息间隙,他向工作人员要来一瓶水,一仰脖,一饮而尽,观众大笑。潘长江说我跟别人喝水不一样,这可是我的“童子功”。 潘长江:我记得我在很小的时候,,经常去自来水水井上面站在台阶上,拧着水龙头就这样喝水。天天在我爸我妈看不见的时候去喝,突然有一个阿姨告诉我爸我妈,说你的孩子是不是有什么毛病,怎么总去喝水。我爸我妈说我没发现啊,他说你观察观察。结果后一段时间我爸妈一观察果然,我只要是醒了就去喝水。 爸妈吓坏了,就领他去看医生,沈阳,长春,哈尔滨,包括北京的各大医院写信,上海写信,看了若干年吧。反正各大医院跑遍了,后来大夫说,这孩子现在想吃啥吃点啥,想怎么玩儿怎么玩儿吧,这孩子活不过25岁, 到现在为止,潘长江都没搞明白,他小时候到底得的是什么病。在中医上有把它叫消渴症的。不但那时候没有,据他所知,现在也没有治这种病的药。 父母宣布: 坚决不能干这行 潘长江的父母都是著名的评剧演员。潘长江从小的梦想就是当一名演员。作为一个梨园子弟,本来应该是得天独厚。但是,他万万没想到,实现这个理想的第一步就遇到了阻力。 潘长江的父母回忆:过去文艺界有句话,不养老不养小。老了不行,小了也不行。当时剧团的形势都不好。我俩一合计,我的子女坚决不能干这行。在家我俩一句也没唱过,也不教孩子唱,这行在我们家到此为止。 但是这个孩子没办法,他生下来他就要唱,他爸不让学,上京剧团认一个师傅,偷着找师傅练功。京剧样板戏,评戏他全会。 爹妈没有招了,干脆咱们也别管了,你还是入这行吧,要学就认认真真学。老爸说,儿子,你要想唱戏你就学三花脸吧。儿子问为什么?因为一你这个头适合演三花脸;二,小花脸老生、旦角都得会。你只要把这身能耐掌握了,到哪儿都有口饭吃。 古人云:“自古潘杨不结亲” 功夫没负有心人,潘长江终于考进了县剧团,成为一名专业的评剧演员。虽然又瘦又小,但是“追星”的都是大个子姑娘。潘长江和剧团的几个小兄弟就这样“幸福”地光棍着。 有一年,剧团到窑铺乡演出,演出之前乡里的一个女孩子在开演前进行广播预告,被五个光棍同时盯上了。为了跟姑娘搭讪,一人叼根烟,都说没火,其实兜里都揣着打火机和火柴。戏散场了,潘长江记住了女孩的名字:杨云。 时间过去了一年半,潘长江快把这事忘了。杨云喜欢评剧,也想考到县里的评剧团,需要人辅导,东托西找,找到了潘长江的母亲。潘长江仗着会一手胡胡,就自告奋勇陪练当伴奏。今儿递个苹果,明儿捧把瓜子,爱情的故事在两个年轻人之间发生了。 但是,杨家的人坚决不同意这门亲事。反对原因有三个,一他个子太低,不配我家姑娘;二演艺界的演员靠不住;三潘杨不结亲。古代有个传说,杨家将被潘仁美家族给害死了,从那以后潘杨再不能结亲。杨云姑娘自有主意,两句话把父母问得哑口无言,只好顺从了孩子的心愿。 在现场,潘长江得意洋洋地拥着妻女宣布:这就是潘杨的见证,我的女儿就叫潘阳,从我们这代潘杨终于就结亲了。 “厕所”里的幸福生活 当年剧团的年轻人多,但是宿舍很少。团里就把剧场旁边的一个厕所进行了改造,把坑埋上,填死,在上面弄出了三间房子,做了集体的单身宿舍。一个房间15平方米,外面一个小厨房,里面一个房间,连床家具都在一个屋里,潘长江和妻子杨云在那里住了整整八年。 潘长江:那个房子可以说是我有生以来记忆最深的八年。实在是太冷了。因为我们东北讲究是冷山暖山,暖山就是两边都有房子很暖和。剧场全是空的冷山。我们的房间晚上睡觉炕烧得很热,就跟烙饼一样,这边烙热了,翻过来烙这边,上边冷了这边再翻过来烙下边。墙壁上是厚厚的一层霜,和在一个冷窖里睡是一样的,整整住了八年。 杨云:年轻的时候那个时候我们家在铁岭,他一般情况都在北京,那些年12个月,他在家里头可能就是两个月或者是三个月。大部分时间全在外面,都是聚少离多。这些年的感情保鲜,就是那个厕所的八年。 潘长江:那八年我觉得也是我最幸福最快乐的八年。 杨云说,我跟他这样说过。我说其实钱不重要,现在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感情或者是变成亲情,我说就是现在,咱们一无所有了,什么都没有了,只要咱们在一起还那么互相理解那么恩爱,我觉得都无所谓,我可以和你住“厕所”。 30多个“神秘嘉宾”远道而来 冯导、郭达、黑妹、尹相杰纷纷捧场 得知铁岭出来的“笑星”潘长江要到“艺术人生”做节目,铁岭县剧团的老团长贺叔、刘丹、铁燕、安洁、魁儿、白哥、大傻个子,还有连姨,都连夜从铁岭坐火车赶了过来 张艳春,1982年第一个和潘长江做“一副架”的二人转老搭档。在现场两人即兴演唱的二人转片段,仍然是那么地道、默契。 曾经让大家传为是潘长江“婚前好友”的安洁,被大伙推搡到潘长江跟前“对质”。也许是当着潘的家里人玩笑有点大,或许是当着众多观众的生人面,两人脸红脖子粗,台上台下笑作一团。 到底潘长江当年在剧团有什么“诽闻”,节目里自见分晓。 著名导演冯小宁、喜剧小品演员郭达、黑妹,还有尹向杰,都曾经和潘长江有过合作,是潘长江的老朋友。节目现场“爆料”不断。 别把豆包不当干粮 潘长江从农村出来,他也深深地爱着农村,他的作品大都是农村体裁。15年来,小品代表作有《桥》、《过河》、《迎亲》、《打虎上山》、 《歪打正着》、《求求你》、《一张邮票》、《女教师男大侠》、《对缝》、《钱哪去了》、《开心一刻》、《农民歌手》、《手术之前》等。其中《桥》、《过问》、《一张邮票》在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获奖,《过河》MTV还获得了中国音乐电视大赛金奖。但是,就是这样一位著名“笑星”,自己却并不快乐。 潘长江:喜剧演员就是这样,他给观众朋友们带去的是笑声,其实他自己一点都不开心,一点都不快乐。要想达到一个最高的喜剧境界是相当不容易,作为我是一个喜剧演员,我觉得能把喜剧、能把小品演到现在这个样子。今天我又有这么多支持我热爱我的粉丝们,我觉得我特别开心和高兴。但是我觉得我以后对艺术的追求,跟现在是肯定不一样了。毕竟已经50了,我会一步一个脚印慢慢往前走,我不会再往前跨大步,一年不可能了,三年、两年会看到潘长江有个新的亮点。 节目最后,应朱军的要求,潘长江留下了一样东西,为今天的“艺术人生”画上了精彩而圆满的句号。(文\杨凡 图\李少林) 本节目将在3月21日(周三)播出: CCTV-3 20:35 CCTV-1 22:39 潘长江档案: 潘长江, 1957年7月1日出生于黑龙江省东宁县一个梨园世家。 1979年考入铁岭评剧团,1982年改演二人转。 1984年调入铁岭市民间艺术团。 1986年与赵本山合演的《大观灯》在东三省引发轰动。 1992年首次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