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牛玉儒》主创做客新浪(实录)(1)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2日14:17 新浪娱乐
主持人:欢迎各位新浪网友,还有我们“绝对现场”的朋友,大家下午好!又跟大家见面了,现在我们请到的嘉宾是电视剧,我们这部电视剧有20集,这部电视剧的名字叫《牛玉儒》,今天下午我们请来了它的主创人员,今天我们的直播室特别热闹,因为请来了五位嘉宾。 因为我们的场地有限,所以今天的节目分成两个部分组成,我看到很多网友正在关注我们的节目了。 比如说“疯子”,我觉得你的名字很有意思,还有“缘分天空”,“白雪”,这些网友如果说你有什么问题想直接上麦直接跟我们主创人员沟通和了解的话,你随时可以跟我们管理员进行联系。(笑) 好的,闲话还是少说了,还是先给大家简单来介绍一下这部片子,因为这部片子我知道马上在3月27号将在央视一套播出了,是吗? 非常不好意思,一开始先由我们的三位主创人员来给大家打个招呼。三位好。 孙海波:大家好。 彭碰:大家好。 崔延辉:大家好。 主持人:我给大家一一做一下介绍,我们今天请到的是《牛玉儒》的总导演孙海波先生。你好。 孙海波:你好,大家好。 主持人:还有一位是制片人彭碰。您好。 彭碰:您好。 主持人:我们还请到了一位嘉宾是执行制片人崔延辉先生。 崔延辉:你好。 主持人:欢迎三位做客我们的新浪,可能之前出了一点小小的问题,我们节目又改到四点钟了,不过没有关系,好事多磨嘛。(笑) 特别想一开始先请我们导演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这部戏好吗? 孙海波:好的,好的,这部戏是根据咱们党的好干部,人民的贴心人,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呼和浩特市市委书记牛玉儒同志的真实事迹创作改编的。 主要取材是牛玉儒在1996年包头大地震以后,去保证上任,最开始作代市长、市委副书记的职位,为什么这么些呢?我觉得人的一生有许多光彩的地方,我觉得牛玉儒最具光彩的地方,应该说不是在他病逝前后这段。 而在于他在仕途上,或者真正干出业绩的时候,是1996年以后包头大地震以后,当时包头大地震以后,百孔千疮,百废待兴,人们对包头未来的出路就抱有很多想法,有的认为包头要修修补补够行了,地震造成损失这么大,牛玉儒到的以后认为这种想法是不可行的,他说要让包头在飞机上重新建立起来,那就要重建,重建就需要大量的资金、人力、物力财力怎么办?我们这部戏恰恰从这时候开始。 牛玉儒想尽了很多办法,解决了城中村拆迁难的问题,解决了包钢下岗工人的再就业努力,总之包头终于发生了大城市,我们戏前一部分写的就是这一段,后一部分就是写2001年到呼和浩特市就任市委书记,知道他病逝这么一段时间的经历,所以我们整个戏截取了他生命中最具辉煌的八年时间,这么一个故事。 这个故事我觉得牛玉儒这个人身上体现的这种高贵的品质和人格魅力是值得很多人学习的,我跟牛玉儒是好朋友。(笑) 主持人:是麻烦? 孙海波:是好朋友,他生病的时候,03年的7月份,他病逝的前一个月,我和几个朋友去看他,在北京协和医院,当时他对病魔根本不是很惧怕,还是谈笑风生,心里想的还是呼和浩特的有关生存大计问题,所以等到10月份的时候,8月份病逝以后,我10月份才知道个消息,因为当时正在外出,回来以后特别地难受。 几个朋友坐在一块,是不是把牛玉儒这个事迹我们能够把它创作出来,用电视剧的形式,相当一段时间来我心里特别难受,就觉得现在电视剧这个市场,涉暗戏、涉黑戏,历史戏泛滥,真正许多几部向上的,这样的戏的特别少,我觉得我们几个人应该弄这么一个剧本出来。 于是我们就在制片人的领导下,这几个投资方的配合下,我们就紧锣密鼓筹备了起来了,故事写的是他辉煌的八年时间,20集远远不够,拍完以后还想再拍,另外更详细的东西网上都有,希望广大网友网上多浏览一下,也希望网友给予严厉的批评,喜欢大家给我们提意见。 主持人:刚才孙导说牛玉儒的时候,看出您的眼睛里还是泛着一些泪花的,我相信您拍这部戏的时候一定是感慨万千。 孙海波:确实是这样的,很多动人的故事,我们剧组制片人会讲到,因为电视剧毕竟是个遗憾的艺术,等到真正拍完以后坐下来以后静下心,把这部片子剪接成一个作品的时候,发现很多东西没有写出来。 主持人:所以说还是有想拍续集的感受。 孙海波:对对对。 主持人:刚才跟三位沟通的时候,我知道咱们这部戏20集拍的两年的时间,想问问崔先生,为什么我们当时想要花这么多的钱拍这样一部电视剧呢?给我们讲一下? 崔延辉:牛玉儒同志是我们通辽家乡的人,他作为党的好干部的伟大形象实际上是感染着我们家乡的人,我们作为通辽电视台,牛玉儒家乡的电视台,有责任也有义务要把牛玉儒的感人的事迹通过电视连续剧这样的方式表达出来,然后传递给全国的电视观众,让广大电视观众通过这样一个主旋律的作品来感染大家,来鼓励大家。这是我们想要拍摄的一个初衷。 主持人:具体的一些什么事情,我们还是请我们的制片人给我们讲一下。不好意思打断一下。 网友(黑夜5418):多拍一些这样的好干部牛玉儒。 主持人:我觉得我们拍出这样一部电视剧对我们观众来说都有很深的教育意义。特别想了解一下您给我们讲一下,在我们拍这部片子的时候,因为我在网上也了解到一些困难,说我们遇到了很多很多的困难,但是我们不畏艰险,挺过来了,您给我们讲一下好吗? 彭碰:非常感谢新浪网给我们一个平台,让我们在心里的话已经两年多了,一直没有跟大家说,今天有这个机会,首先再次感谢参与《牛玉儒》电视拍摄的所有的演职人员,彭碰在这里感谢你们,两年来对我的支持,谢谢。(眼含泪花) 主持人:您不要激动,我相信您是在回想两年来走过的路,但是不管怎么样我们的结果出来了,给我们讲讲好吗? 彭碰:好的,我觉得我这个激动,确实两年了,刚才您提的问题很好, 但是经过两年实际操作《牛玉儒》电视剧,我觉得困难都已经过去了,收获更大的我觉得应该是感激。(孙海波递面巾纸)谢谢。 因为我们当时做剧本制作的时候,我们跟通辽电视台合作,当时我们的合作是非常愉快的,可以说是心有灵犀,所有的问题我们都会想到一块,后来我们去做剧本的创作,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经历了半年多的时间,因为我们当时带队走了三次,深入生活采访。 很艰苦,这个剧本创作就很艰苦,也就是说所谓的困难,因为主旋律的片子,还有人物定位好像不是特别容易创作的,因为牛玉儒同志不在了,好多的领导对问题都敏感,我们尽量还要回避,但是没有冲突这不是一个好的电视剧,所以这里面有很多很多的遗憾。 我们编剧、导演,还有我们主创人员大家在一起,还请了一些有关的专家,联系了好多朋友,知道彭碰做这部戏,大家也都伸出援助的手,在创作上给了我们支持。 最后我们在8月22号的时候,我们就准备开机,前面我们的导演和摄影师,他们要提前过去选场景,就是内蒙古有个那达慕,可能观众朋友有的不知道,一会儿由通辽台副台长给大家讲讲那达慕,当时为了抢这个场景,所以导演和摄影师提前出发,出发以后当天晚上就发生了车祸。 主持人:我想问一下那个地方地理条件是特别险恶吗? 彭碰:应该说不是什么限额,因为太遥远了。正好是内蒙古是辽宁交界的一个地方,路不是很熟,因为我们采景到下面走,因为我们用的工具不一样,当时整个车翻了,所以说还没有开机就等于跟了我们两三个月的导演、摄影师他们都是除了这样的车祸。 我当时接到电话以后,心里最牵挂的就是他们的生命怎么样,因为他们车上四个人,都受伤了,让我第一个感动就开始了。可以说就是这样,那个时候他们和另外一辆车,就是前面要工作的工作人员,两辆车当时分开了一段距离,因为我们北京要比辽宁那边要热得多,所以那个季节到了深夜以后,辽宁那边很冷,荒山野外的,当时的那种情节,后来大家跟我说,我当时就已经很感动了,我没有别的想法,我就想一定要保住他们的生命,所以那天晚上一直在联络,让所有人精神振奋起来,我们摄制组最关注的就是他们的生命,他们团队起来要面对这个突发困难,大家表现非常好,我真的很感动,因为我们最开始选演员,演职员的时候在影视圈里我首先要考虑到大家人好,影视圈都这样说,人好,专业好,因为我们拍的是一部主旋律的片子,我不想出任何问题,但是没想到没有开机就出了第一个大问题,我就觉得我应该保证他们的生命,这是我的责任和义务,别的没有想。 所以跟地方政府联络,因为时间比较晚,凌晨两点我钟,我这样一直打电话到早晨,我准备带着钱出发到现场看看怎么样,一路上我也请各地的专家,医学的专家,我们这样的情况那样的情况怎么办?那边又告诉他们怎么办?我当时脑子里想,反正我跟合作方说好,怎么样我们得把他们生命保住,这部戏暂时拍不了一定要把他们生命保住,摄制组的同志们,受伤的同志们也让我非常感动。 他们跟我打电话的时候,实际上真的没有想到他们能这样对我,没事,没关系,明天就可以拍,其实根本拍不了,后来住院住了很长知道,尤其导演吴照山同志,再次我向他问,照山不知道你在不在线,很想你。(笑) 还有小海,摄影师他也是多处骨折,当时我听到我们俩通电话,我说小海怎么样,彭总,实在对不起,我觉得这句话我没有什么对他说的了,他说现在摄像机已经从出事现在回来了,现在我要看一下机器坏了没有,我说你现在不考虑你的生命,看什么机器,他说他一定要亲眼看到机器坏了没有,所以现在肯定有了,感动我的就已经同时出现了。 孙海波:第二天到了以后发现。 彭碰:第二天我到了以后,当时我第一眼看到我们的导演正好推着检查,我当时鼻子眼睛什么都看不见,一片模糊。 主持人:特别严重。 彭碰:特别严重。 主持人:但是没有想到他当时能跟你说出这样的话来。 彭碰:对,我们导演说明天没有问题,可以拍,没问题,小事一桩。太让我感动了。 主持人:我觉得不光是对事业的责任,而且对朋友之间的感情,即使说是同事都有一种责任。 彭碰:是的,还有其他当天跟着这辆车一起出发的所有的在场的同志们,连续等于50多个小时没有睡,一直在守护着,大家齐心协力的,没有一个我到那儿以后觉得,你看我们这是什么戏,多倒霉,没有这样的。 主持人:我感觉咱们是一个特别团结的一个团队。 彭碰:没错。 主持人:大家没有想到个人的一些安危或者个人得所得,都想的是我们一定要把团队一起搞好。 彭碰:当时因为他们前面的制片带的钱也是有限的,当时大家谁兜里有钱,因为住院都是要交押金的,最后也对不上,就无所谓了,好像在别的摄制组上没听说过。(笑)所有的都是感动给我的,给我反馈的都是感动,我没有为大家做什么,到今天为止我也没有做什么。 我觉得在今后,因为大家这样对待我,我想今后,我用我的实际行动感谢大家。(笑) 主持人:我觉得彭总太谦虚了,其实我觉得你为大家做的也都看在眼里,刚才您说您拍这部片子一些感受,我觉得您说的最大一点就是特别感动,我看到您的眼睛里面一定都在泛着泪花。 好的,我现在看一下我们的网友。 网友:严晓频在哪儿,能看看他,特别喜欢他的一些表演。 主持人:大家不要着急,因为我们今天分为两场,下一场会有两位主要演员一起跟聊聊天。 刚才您跟我们说了,遇到了这么一个困难,后面呢,后面是不是就会顺利一些呢? 彭碰:因为车祸导致的,我们整个这部戏第一个困难,我们剧组就停下来大概18天,整个摄制组全都到通辽的拍摄地,大家就说是不是这个戏不拍了,有这样的想法和那样的想法,后来我们说砸锅卖铁一定要把这部戏拍完,所以我跟大家说大家很放心,都愿意做这个戏,大家一看剧本我觉得这么好的戏,每个人看到剧本都在流泪,刚才有人提到了晓频,晓频原来我也不认识,同时这部戏大家相识,演技不用说了,而且为人也给我带来了感动。(笑) 主持人:给我们讲讲。 彭碰:太多的话,我肯定都用两个字,感动。说到晓频,大家不要着急,简单说一点点,我们这个戏因为车祸导致的,我们资金后来短缺了,还有一个投资方,最开始我们定的合同没有体现,导致我们这个剧组资金短缺,晓频一直鼓励着我,说彭碰你看做了这么一件大事多不容易啊,你真了不起,他总是在鼓励我,因为我每天面对的都是很多很多困难,他就像前别一样关心我,中间资金短缺的时候他说要离开一段时间,我说晓频中间的款就不给你了,行吗?他说彭碰不要提这样的事情,咱们把戏拍完,所以我很感动,所以这部戏拍完以后他也在关心我,生活等等一直在关心我。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