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周刊2006电视节目榜如期颁出 为中国电视加冕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7日18:49  新周刊

  这是一场期待已久的电视大选;这是一份站在观众立场的电视节目质量报告和精品指南;这是一次来自民间、传媒和专家的集体认同以及承前启后的盛典。

  文/胡赳赳

  《新周刊》第8个中国电视节目榜如期颁出。《新周刊》作为中国电视最大的FANS,被业内人士誉为“《新周刊》好不好我不敢说,中国电视好不好只有《新周刊》敢说”(陈梁语),在北京和乔丽致酒店的颁奖现场,这句话再一次被《新周刊》执行总编封新城在致辞时引用。

  已经连续8年发布了8份中国电视节目榜年度榜单的《新周刊》,2007年3月17日,又向媒体公布了2006年中国的电视业的年度成绩单。经过调整后的“2006中国电视节目榜”主榜榜项,连同榜外榜奖项在当日揭晓;与此同时,“十大创新电视人”的大奖,也获隆重加冕。

  中国电视业的豪华阵容

  中国电视节目榜的新闻发布会盛情邀请了著名主持人沈冰主持,这位与《新周刊》中国电视节目榜多次有缘(2001年度新人、最健康电视形象奖;2002年,《我爱世界杯》获得年度最佳创意和年度电视栏目;2004年最佳新闻及财经节目主持人)的主持人笑称自己却是第一次有机会来到《新周刊》发榜的现场面对大家。

  新闻发布会上,一共颁出了三个单元共计36个奖项,最先颁出的是第一单元中国电视节目榜之榜外榜10个奖项;随后颁出了中国电视节目榜之主榜13个奖项;最后颁出的是5年一度份量最重的十大创新电视人的10个奖项。

  作为中国电视评论的第一品牌,中国电视节目榜的发展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从2000年开始,中国电视节目榜由单纯的报道变身为大型公众评选,并落地为颁奖晚会,同时增设体现传媒视角的“榜外榜”;2001年增设“卫星榜”评选和“新锐电视人”评选;2002增设“中国电视黑名单”和“2002年中国电视节目秀”环节;2003年则在一如既往地对部分评选条目作出调整的基础上,增设“中国电视权力榜”;而2004年,《《新周刊》》电视节目榜又因为“15年来最有价值电视节目和电视人”的评选,一锤定音,为中国电视的阶段性发展,做出了权威评判。而这些,都为2006年十大创新电视人的评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届电视榜的主题为“创新者生存”,封新城在即兴致辞中说:“2001年的十大新锐电视人是谁,大家再看一看跟今年的十大创新电视人有什么不同,五年之后发生了多么大的变化......今年大家看到已经是全新的面孔了。”他宣读的2001年十大新锐电视人,都是业内耳熟能详、5年来实践着“新锐创领主流”精神的名字:王长田、刘长乐、刘大印、魏文斌、杨澜(blog)、曹景行、汪文斌、王利芬、马国力、欧阳常林。

  来到现场领奖的各路嘉宾堪称电视业界的豪华阵容:上海文广传媒集团总裁黎瑞刚、陈鲁豫、窦文涛、汪涵(blog)、导演叶京、导演尚进、CCTV-2总监助理许文广、《百家讲坛》制片人万卫、南方电视台台长区念中、袁岳等一串闪亮的名字。

  颁奖会变身恳谈会

  湖南卫视的主持人汪涵则成了领奖大户,他当选为份量最重的“年度电视节目主持人”,还同时成为“最佳选秀节目主持人”,他主持的《越策越开心》也被评为“最具民间智慧电视脱口秀”。他笑称终于可以和窦文涛这样的最优秀的节目主持人站在同一起跑线了。上一届年度主持人得主陈鲁豫在给汪涵颁奖时称赞他说:“(看你的节目)我好像特老,你好像特年轻,我不喜欢这种感觉。”陈鲁豫话锋一转说:“反正拿到奖以后压力挺大的,继续努力吧。”

  汪涵上台领了3次奖,和别人握了5次手,因为前两天刚刚划伤了手,缝了3针,一握手就特别疼。他说:“这和我们做节目其实是一样的,把痛苦留给自己,把快乐送给别人。”

  央视《《百家讲坛》》同时摘取了“年度电视节目”和“最佳人文科教节目”,其制片人万卫也成为“十大创新电视人”之一。为了表示对这些奖项的重视,也为了让大家关注那些一直潜身幕后的努力者,万卫将22人的制作团队全部带到现场,并把他们一一介绍。

  引起最多笑声的领奖人是《与青春有关的日子》的导演叶京,他特意带来了自己30年前当兵时获得的一张“荣立三等功并获学习雷锋先进分子称号”的奖状。他说:“为了这次领奖,我翻箱倒柜把这东西找出来,很有纪念意义,因为这是我以前唯一获过的奖。熬了30多年我终于又得了一次奖。”

  上海文广传媒集团总裁黎瑞刚则表露了他的心迹:“我一直有一个想法,中国的电视面临着悖论,中国有全世界最多的电视观众,中国有全世界最多的电视机,中国可以说是全世界的电视观众的大国,全世界电视机的大国,但是中国还谈不上全世界电视创意的大国、全世界电视产业的大国。”

  他说,作为一个从事这个行业、热爱这个行业,愿意为这个行业奉献的从业人员来说,内心总是有那么一点隐隐刺痛。他最后表示,这个创新只是一个努力,未来的路还很长。

  一年一届的“《新周刊》中国电视节目榜”,正如一场期待已久的电视大选,对中国观众而言,这是一份站在观众立场的电视节目质量报告和精品指南;对中国电视人来说,这是一次来自民间、传媒和专家的集体认同以及承前启后的盛典。

  《百家讲坛》热评中国电视榜

  3月17日,《百家讲坛》幕后制作群倾情而出,22名全体工作人员现身于《新周刊》的中国电视节目榜颁奖现场。《《百家讲坛》》凭藉其超高的社会影响力一举夺得“年度电视节目”和“最佳人文科教节目”两项大奖,其制片人万卫也因此跻身“2006十大电视创新人”。以下为《百家讲坛》节目组获奖后的场边评论辑录。

  (1、热评夺奖;2、热评《新周刊》;3、热评《百家讲坛》)

  制片人万卫:1、获奖感到特别欣慰,《百家讲坛》从不主动张扬,却能得到社会的认可,这让我对媒介环境充满信心;2、《新周刊》公平、公正,代表民意,又是非常新锐的杂志;3、《百家讲坛》刚刚进入真正为公众服务的电视功能状态,立刻就获得了业内业外的认可,虽给我莫大欣慰,但一个电视栏目真正做到为公众服务,才真正算是成功。

  策划解如光:1、清楚知道媒体的支持,是《百家讲坛》成功的因素,媒体朋友和电视创新站在一起;2、《新周刊》时刻用一种非常开放的思维和锐利的目光注视着电视界;3、《百家讲坛》把一个古老的东西复活了。

  主编王晓:1、《新周刊》由批判中国电视到褒奖中国电视,说明了中国电视业的巨变,作为电视人感到很欣慰;2、《新周刊》本身是一个新锐刊物,办刊理念我非常欣赏,它代表了前沿,尤其比较敢说话;3、《百家讲坛》尽量用中华文化的精髓来提高中国文化的整体水平,在专家和百姓间搭建桥梁。

  总导演高虹:1、我觉得这是众望所归,能够让大家认同,我发自内心地觉得到了这个时代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渴求、渴望,是积淀了这么多年的爆发,我们做了引线;2、《新周刊》在文化领域的认同度和鉴赏力是很高的;3、《百家讲坛》是一个非常团结、有活力,充满智慧的团队,使极为简单形式的电视节目找到了大众乐意接受的路径。

  制片 吴林:1、很高兴能拿到这个奖项;2、《新周刊》很公平、公正,是我非常喜欢的刊物;3、《百家讲坛》还要继续为观众传递中国的历史文化和国学文化。

  一组

  执行主编孟庆吉:1、获奖是一个契机,一个新的开始;2、《新周刊》体现了一种睿智、一种创新、一种文化;3、《百家讲坛》把传统和历史文化予以了传承。

  二组

  执行主编张长虹:1、拿这个奖可谓是《新周刊》慧眼识珠,《百家讲坛》是千里马,《新周刊》是伯乐;2、《新周刊》是一本非常严肃的杂志,能做到平静而客观;3、我能身为《百家讲坛》制作群的一员,感到非常幸运,《百家讲坛》挺伟大的。

  编导兰培胜:1、主讲人讲得好,揭示文化真相。领导有创新能力,走出蓝海道路;2、《新周刊》比较新颖,大气,视野开阔,突破了地域性;3、《百家讲坛》传播经典文化,注重普及功能,还原历史人物作为普通人的那种喜怒哀乐、成败得失,对今人有借鉴作用。

  编导林屹屹:1、获将给了我们更多动力做得更好;2、《新周刊》很新锐,涉及众多敏锐领域,在文化方面很突出;3、《百家讲坛》是一个很好的团体,特别让人安心。

  三组

  执行主编马琳:1、《百家讲坛》当之无愧;2、在2000年以来我特别关注《新周刊》,它深刻、尖锐,其新价值核心正在于此;3、《百家讲坛》以电视的方式对中国传统文化起到了一种传承的作用。

  编导那尔苏:1、每一次获奖都是多一个鞭子,鞭策着我们;2、我一直在看《新周刊》,很新锐,引导思想潮流;3、身处其中(《百家讲坛》)感到快到、幸福。

  编导张家兵:1、感谢《新周刊》非常有思想、有眼光,能发现有创新的电视节止,给予非常及时的肯定和推动;2、这是一本非常有思想、深度和影响力的杂志,可以说是代表中国媒体的一面镜子;3、(《百家讲坛》)具有悲天悯人的理念才能担当起传播文化的重任。

  四组

  执行主编王咏琴:1、获奖很兴奋,这是对非娱乐性节目的一种认可;2、《新周刊》没有长官意识;3、《百家讲坛》能将中国传统文化最优秀智慧的事情表述出来,并且对现代人产生作用,是功德无量的事情。

  编导刘乃溪:1、很开心,《新周刊》慧眼识珠;2、《新周刊》平时挺喜欢看,有批评意识,新锐、独特;3、《百家讲坛》很被时代需要。

  编导迮方乐:1、获奖很高兴,感谢大家;2、《新周刊》挺有新青年的味道;3、《百家讲坛》这里是我们的集体。

  (采访/胡赳赳)

  采访2006电视节目榜“最具人文气质电视解说”任志宏

  1,你怎么看待这次获得最具人文气质主持人奖?

  我得过首届全国广播朗诵大赛专业组一等奖、第二届全国广播电视主持人“金话筒”评选金奖、第六届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奖“长片最佳解说奖”、“演播艺术家称号”等很多荣誉,他们都没能给我一个精确的称号。但是《《新周刊》》将我定位为“最具人文气质”,我觉得特别精确,也很荣幸。

  2,你的工作经历?为什么会选择在央视做文化类节目?

  我是山西人,在山西电视台做过10年播音员。1993年开始,我以制片人兼主持人的身份做了两年日播节目《志宏时间》,后来广电总局不允许以主持人的名字命名节目,就撤了。1995年,我觉得作为一个男人,应该往更高的层次冲,所以就来北京打工了。不过99年才正式调入央视。

  3,你在央视4套主持的的《国宝档案》与央视2套的《鉴宝》有什么不同?

  都是那种对中华文化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节目,《国宝档案》只讲国宝级文物背后的故事,不会像《鉴宝》那样迎合现在的艺术品市场,也不承担文物鉴定和估价任务。我只求品位,不求轰动。至少我的节目不要误人子弟。

  4,有人说央视10套模仿Discovery,你怎么看?

  很多人都想和Discovery比,但是不可能,Discovery有自己的风格和历史传承。有人说《探索发现》是模仿外国节目,公正地看,我觉得这不是模仿,是互相渗透。我们国家有自己民族的东西,不能把西方血脉强加给中国。

  再说中国人的电视为什么要跟着外国人走?所以《《新周刊》》今年的中国电视榜强调“创新”我觉得非常好,没有创新就没有出路。

  5,你现在每天的工作安排?

  现在我的工作量非常大, 每天40分钟的《探索发现》、10分钟的《国宝档案》,虽然不是直播,但是几乎每天都要录影。此外还有《周末探案》的配音工作,它的感觉和其他两个节目完全不一样,作为一个语言艺术工作者,这也是一块真实水平的试金石。(采访/孙琳琳)

  采访采访2006电视节目榜“年度节目主持人”汪涵

  1,最近你在电视上出现得非常多,过高的曝光度会不会产生负面影响?有没有想过把机会让给新人?

  我也希望尽量少做节目,但是没办法。11年来,我一直在湖南经视,现在虽然在卫视工作,但是经视有什么事情,我也必须去。两边的领导都像我的兄长一样,对他们我抱着感恩的心态,不愿意拒绝。现在湖南所有频道都希望我去做事,今天我答应了谁,明天就不能拒绝另一个。

  以前有制片人跟我说,“你要不来主持,我就拉着全组的人上吊。”我就没办法了;今年《超级英雄》收视率一直很好,我就想趁这个时候把机会让给新人,可台长竟然说,“我给你加钱。”他是好意,但我觉得太累了,几乎每天都要录节目,而且常常一进棚就是一天。

  2,这次你在电视榜拿了两个个人奖,感受如何?你又如何看待主持人的幽默感和分寸感?

  我觉得湖南的观众对我太纵容太好了,这么多年他们一直对我很宽容,不管怎么样,只要我在电视上,他们就觉得挺高兴的。

  我一直不喜欢“搞笑”这个说法,以前做《真情》,很多人都被感动哭了,但是没人说那是“搞哭”。让人哭、让人笑都不是容易的事情,要不肤浅,还要不低俗。

  3,你如何进行自我更新?最近在看什么书?

  做节目本身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每个嘉宾都有不一样的地方,能从他们身上学习,这样很好。另外,我的朋友圈里也有一些教授,我有时候会给他们打电话请教,甚至只是聊天,他们都是我特别好的老师。我最近在读网络小说《鬼吹灯》,一直在看的书是《中国哲学简史》。哲学知识对我很有帮助,中国人都有自己的哲学,如果能够快速了解一个人想法里的哲学支撑,就可能更好地和这个人相处。不管人也好、树也好,越想花枝招展,就越要往泥土里钻。往地下钻是痛苦孤独的,但只有这样才能蓄积养分。(采访/孙琳琳)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873,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