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央视热播剧《鉴真东渡》看片会现场实录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5日17:22  新浪娱乐

  鉴真是我国盛唐时期赴日本传播唐代文明和中华佛教文化的高僧,他历尽艰辛,东渡弘法,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页。16集电视连续剧《鉴真东渡》正是以该历史人物和事件为原型,讲述了鉴真六次努力东渡,终获成功的感人故事。该剧从4月4日起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晚间黄金时段开始播出。3月15日,剧中心召开了《鉴真东渡》看片会,以下是此次会议的聊天实录:

  主持人李汀副主任:16集电视剧《鉴真东渡》,中央电视台已经确定在4月4号,在中央电视台的一台放映,这个片子日前也已经通过外交部和国务院宗教管理局的审查通过,在上一个月李长春同志,就这个戏的播出还有一个专门的批示,认为今年是一个好的时间。选的一个好的时间,是在温总理出访期间还是在今年中日会晤邦交35周年的时候播出?最后确定在今年播。因为这个戏可能有别于其它的戏,我们也想把这个戏的宣传做得有点深度。《鉴真东渡》前后我们创作从剧本开始有三、四年的时间,去年应该说是拍摄制作完成的,这个戏目前在社会上,包括网上,包括一些媒体也已经做过一些宣传和报道,但是正式要播出之前,经过研究我们非常认真的组织了一个高规格的看片会,想请教咱们国家的一批非常有份量的优秀评论家,拿出一天半的时间看片,咱们的专家也是很辛苦,昨天看了14集,今天上午看了2集,等于一口气把这个片子看完了。

  下面我把今天到会的专家都做一个介绍,因为今天到会的还有一些新闻媒体的朋友。

  与会嘉宾:

  原中国文联副主席、著名影视评论家 仲呈祥

  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影视创作领导小组副组长 李准

  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 李春武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 黄式宪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 曾庆瑞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原剧中心副主任 王伟国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 刘晔原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研究部主任 张德祥

  《文艺报》原常务副主编 李兴叶

  《文艺报》主编 范咏戈

  《电影》杂志主编 赵葆华

  北京市佛教协会前秘书长 本剧顾问 陈洁伟

  剧组主创:导演兼制片人林大庆,编剧韩素真。媒体有《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中国电影报》、《中国艺术报》、《北京晚报》、《当代电视》、《中国电视》,新浪网。

  在我们会议开始之前,向咱们到会的在非常繁忙的工作当中抽时间来参加整个一天半开片的专家老师们,表示一个热烈的欢迎。时间很紧张,看了片以后就请咱们专家发言吧! 

  李准:《鉴真东渡》以前有过话剧,这一次作为电视剧,应该说是相当成功。《鉴真东渡》做了一次很大的尝试,尤其是在今年中日会晤邦交35周年的时候,在中央电视台推出这样一个片子,应该说是很有意思的。

  第一,我觉得主题的开卷和把握应该说是很好,唐代是中国的佛教大发展高度繁荣的时期,主要的流派都达到了高峰期,这其中鉴真不但是一位研究佛教的高僧,并且对其它的一些东西都很有研究,这样一位高僧,尤其是他的东渡,到日本普法传戒,在整个人类的佛教史和文化发展史,甚至在外交史上都留下了非常精彩的一幕,所以我觉得抓住这样一个人的一生的主要精力,来拍这样一个片子是非常好的。

  我觉得这个片子第一个就是美好的信仰的追求这一点非常的突出,历史上有各种各样的追求,而在鉴真他们的身上,就是把信仰坚持到底了。12年,六次,到海南100多天,包括最后在海上的40天,这个非常不得了,回来的时候,从广州回来眼睛都受不了,正是这样一种对信仰的追求,才使他们完成了这样一部宏伟的片子,信仰如果不是坚持到底,不可能有这样一部片子。这就证明了我们当代人的坚持,我们新时代对美好信仰的追求,也树立了一个非常好的榜样。

  第二个,我觉得这个片子,讲人的自律,他道德的向上,一种自律,特别是在追求内心的和谐上,为当今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例子,因为佛教特别到了中国,分了有很多宗派,他们注重的文本不一样,经传不一样,然后修行的方法不一样,但是有一个最根本的东西,就是佛教是叫人向上,叫人内心和谐,叫人清净,佛教的叫人向上这一点是最突出的,它不杀生,是最主张和平的。这个片子通过鉴真这一生的追求,通过他自身的授戒、讲法,当然他按照我们过去说的,佛教主要是一种内心的修养,那幺他的这种追求内心的修行,确实给人树立了一个很好的启示。

  第三个,这个片子在中日文化交流上,包括当时大唐盛世的时候,都是一种开放的姿态,就像卢梭所说“人类文明时代的交流,说明了这种交流本身,一直是人文历史发展的动力”。这个片子在这个方面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启示。我觉得总体上做得比较好。

  总的我感觉,第一个对美好信仰的追求,持之以恒。一个是叫人内心和谐,内心清净。一个是整个人类文化互相交流,互相合作,推动整个人类文明历史的发展。第二个这个片子的态度非常的严明,包括荣睿他们到中国来,每一次重大的事件,主要的和尚包括最后五个男和尚跟着去的,日本的荣睿、普照都是一样的。这个里面编剧和导演都很注意,告密的是高丽人,这里面没有点出来,由于民族的一些原因,应该说历史含量很高。第三个,我觉得比较感兴趣的,这个片子应该说整个风格的把握。拍的很实在,按照鉴真的真实的状态,从容不迫的一步一步的去拍,让人看得很清楚,总体看得比较舒服,这一点应该也是比较好的。最后一个我觉得这个片子当然很难拍了,是一个佛教的,一天到晚讲戒律、受戒、修行、讲法,体现了人和自然的矛盾,都是佛教,都一心向上。还有一个大土地,包括开始的时候,为了他师父的安全和健康,结果反而制造了障碍等等。包括当时其实唐玄宗李隆基已经开始走下坡路,在这个事情也比较实事求是,没有深层的障碍。包括当时没有外交手续,官兵追,从第一次到第六次,这个总体的性质把握得也还是比较好的。

  不管怎幺说,这个里面的演员,特别是僧人都演得很出色,都演得很有激情。用现在这种叙事方式,如果是这些表演者没有激情的话,那这个戏可能看下去就会比较清淡了,这一点在表演激情上表现得还是可以的,佛教用了一些,但可以更多。作为我这样一个老头,年龄也比较大,佛教的书也多多少少看了一些,觉得还是有一些不满足,这个片子的历史感还有空间,还可以再展开一些。当时武则天死,在唐代社会是很震动的事情,开元29年转天宝年,公认唐玄宗走下坡路,当时的扬州已经有30多万人口,修运河之后,扬州的船能够开到广州,我的感觉,这个社会全貌没有完全展现。日本当时对律宗有兴趣,对敦煌有兴趣,703年慧能刚死,镜头里多次出现天台山,国清寺的镜头,但是对佛教的体现不够。

  当时鉴真六渡,十几年的东渡,九死一生,永不悔的动力是什幺?为什幺最后还有五个和尚,还有一个女尼跟着他呢?就是他普度众生,传播佛法的信念一直在心中,这个中间经常讲到的释迦牟尼,讲众僧平等,悟道,你像以前的时候,人在活着的时候分三个等级,死了以后还是有等级的。但在佛教里面,不管活着的是什幺人,地位高或者地位低,只要你一心修行,都能修出正果,大家都是平等的。不是现代商业民主的平等,是一种人格尊严。一个武则天之死,唐代社会有重大变动,多年安史之乱以后,信佛教的人特别多,信禅宗,信南宗的人特别多?为什幺?因为社会动荡以后,他就要找一种精神归宿。唐代的社会比较大气,佛教发展空间广阔,再加上社会动荡,中下层人的命运不能掌握,需要找自己的人格尊严,而内心清净,像这个东西不是说没有,说了一些,但还是不够。

  另外,我觉得这个戏虽然很难拍,但是没办法。对于这样一部描写历史题材的作品,我觉得这个戏戏剧冲突的营造,包括人物性格的刻画,不同的相反的性格,这个想象翅膀展开得还不够,这里头几乎没有坏人,除了海盗之外,几乎没有坏人。我觉得大家,好人与好人之间应该有他们之间的性格碰撞,很激烈的冲突,但展现给我们的,这个动作太朴实无华。冒昧的说,这个电视的戏味,戏剧的冲突,组织的不是很完善,你也可以从台词上给他设计一下,互相之间,不同的思维方式、语言方式、心理方式,有快、有缓、有急、有慢,六次东渡写了四次,你之间的利益冲突、情感冲突、观念冲突这一方面比现在正在播的《大明王朝》这些有比较明显的差距,当然也有题材的问题。剧中六成以上是现代语,四成是当时的语言,一开始打那个字幕没看清楚,是我没跟上,刚开始讲708年的时候,我觉得是705年,讲到秦是前秦还是后秦等等,有这样的一些问题也都还值得推敲,然后里面错别字也有,比如弘愿和宏法,一个名词一个动词等等。  

  仲呈祥: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大诗人李白寄情于山水,是一种心理的宣泄。我看了这个戏,第一个我感觉作为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选择这样的题材是有眼光的。《鉴真东渡》不管过去有过话剧,或者是有过类似题材的文学作品,用电视剧这种形式在今天把它搬上荧屏,是很有文化眼光和政治眼光的选择。

  政治眼光已经说了,我们党提出了构建和谐世界,有一个政治关系的问题,现在中日关系我们把王懿外交副部长派到日本去了那幺多年,我知道一点情况,他去了也是要解决中日之间的关系。另外一个就是更重要的是文化眼光,就是鉴真这种实际上是中国文化史上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正因为有这种被鲁迅称为民族的脊梁,民族的精神脊梁,舍身求法的人,或者是什幺样的人,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才会繁衍至今,也才能使中华民族致力于世界先进文化国家之林,中华民族文化才能树立,可以这样说,鉴真就是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最杰出的文化自觉者,或者讲文化大家。袁行霈先生编了《中华文明史》以后,袁先生作为主编,讲到中华文明启示,这个启示里面简单的讲了几条,第一条他就说,选择和平,选择和谐,这是中华文明的特点,这种选择和平、和谐,无疑在佛教文化里面体现得非常充分。正因为如此,他把唐诗对于佛教文化的传扬,作为重要的印证,所以他很明显的表达了,选择包容是中华民族的特点,有容乃大。

  一个民族的包容,他又举到了,我们对外来佛教的态度,也采取了同样的方式,选择了包容,很明显鉴真他的事情是在这个里面也如此,以至后面说到了另外的几个特点,很重要的另外一个特点,选择开放。所以我就觉得,选这个东西,我们联想起来讲,如果说费孝通先生,最后给我们归结了文化自觉,抛出了“美人之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要把自己民族对这个东西的理解,对戒律的理解传扬出去,他出去了以后,对于外来,特别是长安这个时候,那个时候是国际大都市,第一大都市,长安的留学生多得很,来到这里面都把他呈现出来了,取了“美人之美”的办法,而且鉴真身上,他对于律宗的阐释是“美美与共”。所以选择这个题材把它写好,我认为是“国家队”的眼光,”国家队”的神圣职责。

  第二个,中国佛教为什幺现在种类繁多?他有几个原因,第一,他体现了对人的生命价值的一种关怀。第二个,他体现了人之为人,对境界的一种追求。第三,他体现了人类必须要的一种心性修养。季羡林先生提到了最重要的是人的内心和谐,所以说它是以人为本,当时他那个人有当时的理解,也不能完全的给今天的人,但是儒家的人主要解决了一个“治世”。到了道家,以自然为本,到了佛教佛学,很重要的一个特点是“治心”,就是解决人心的一种和谐。所以他提出的以“涅盘”为本,寻求一种人跟人之间关系的,我跟他之间的那种非常和谐的心的一种宁静,这种静是通过处理了矛盾之后,通过了对自己严格的戒律之后得到的静,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现在把这个东西搬上荧屏去,我认为是以电视剧的形式参与到改善中日关系,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审美活动。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现在决定要播,特别是配合,我们不是简单的配合政治,但是要说完全跟政治无关,那是自欺欺人。播出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我们看完了以后,我也觉得,但现在作为一种创作经验,体会,我就觉得,刚才李准同志的真情实感,我有一点粗浅的直觉,我说有这幺几个问题,这个戏给我留下的遗憾。

  第一个问题,任何一个历史题材在我的审美鉴赏经验里面,我始终第一要看它历史氛围的营造,真实感,深度、广度,在这个问题上给我留下了遗憾,刚才李准同志已经说了,第一个是我们从编剧到导演,要有一种宏扩的历史眼光,当时他的历史究竟以什幺样的手法,才能达到有限的荧屏上展示出他的深度和广度,当时的长安是国际上第一大都会,云集了很多的留学生,那种唐时的文化气象是一种什幺样的文化气象?一定要想办法通过今天的语言,艺术的呈现在观众面前,这个历史感出来的一个是画面上,我赞成,最近有一个研究生专门写一篇,从美学的角度来写,就是现在电视画面的错觉,论这个错觉,因为他首先是把三维变成二维显然是有错觉的,这个里面的画面感觉,其中就提出了,人受众其受的信息70%来自于眼睛,所以我很佩服这个鉴真大和尚,他在这70%没有的情况下,东渡,那是非常了不起的。然后我不知道今天美工师在不在现场,我对美工师不太满意,要看它的色彩全部是心里的感觉。这个跟当时普度众生,传扬佛法,他去六次,要想东渡失败了,受苦受难不相匹配,这个历史的氛围感在荧屏上非常重要。道具、扮装、服装一旦给人假的感觉,观众感觉不对了就没有能够吸引他的地方了,这个当然是这个道理,受众看电视剧的时候,先养眼后养心,由养眼而养心,一旦眼受了欺骗,心就感受不对。再加上在听觉感上,在这个里面我粗浅的感觉,有两点失误,第一点在音乐上,应该大量的加以改造的使用佛教音乐。另外一个就是对话,我非常赞成李准同志的说法,对话的历史感过于现代化,不像当时那个时代的人物讲话,这一点是要丢很多分的,这个我对比一下,韩素真我们都是老朋友了,说实在的,你对比一下刘和平的《大明王朝》,你不管看他怎幺样,当时那个嘉庆说什幺话都像。他有一条,把现在明史专家们,对于明史的研究成果都拿来细细研读,准备了几年,甚至说他准备了一辈子,从烂俗于心化为理解,他已经完全进去了,就是他是那个人物,就是编剧已经化成了他底下的人物,人物在当时的特定历史情景下,按照他的性格逻辑,思维逻辑,语言风格,个性色彩,自然而然流淌出来话。这个里面有一些话特别是有一些用词过于当代化了,破坏了历史感觉和历史氛围。不过这个问题说起来很容易,你叫我拿一支笔写,完蛋,肯定比你写得还差,这是旁观者清。

 [1] [2] [3] [4]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89,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