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奋斗》热播引争议 石康陷入“半代沟”(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09日11:22  竞报
《奋斗》热播引争议石康陷入“半代沟”(图)

石康

《奋斗》热播引争议石康陷入“半代沟”(图)

佟大为、马伊俐

  竞报讯 近日正在BTV-4热播的《奋斗》(blog)被定义为“80后必看剧”,该剧体现的“80后”和“70后”的差异在网上引发争论。

  谁都有过青春,也就谁都会有过青春记忆推崇的“偶像”,每个年代确实有专属于每个年代人推崇的青春偶像剧。然而,电视剧《奋斗》中石康(blog)描写的是几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步入社会初期的迷茫,好似当下在校门边踌躇的80后,而转瞬间主人公在商界大展拳脚,又好似70后现今在北京打拼的缩影,是“年代错位”,还是“年代价值观差异”?

  石康与赵宝刚的台词之争

  编剧石康,导演又是赵宝刚,早在《奋斗》开播前,观众和媒体就认定这可谓是青春偶像剧的“双重保险”。也有人表示,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网友“步之道”就说,这部剧“就跟那些流行偶像剧一样,偶尔有些台词灵光一闪,但石康小说的风格已无迹可寻。”也有80后网友相当痴迷地推举出《奋斗》百句经典台词。

  事实上,原著小说《激情与迷茫》中有大段石康很钟情的,他认为“很能传递主人公精神”的台词被删掉,而剧中又加入了80后特有的台词,“现在在我心里,全世界的显示器都熄灭了。再也没有CS,再也没有你。”这也就是为什么80后和70后都会看哭,但又都感觉有点“不太像”,有点“年代错位”。

  《奋斗》剧中主人公都是“80后”,被普遍定义为“在蜜罐中长大的一代人”。有人说,关于主人公,石康与赵宝刚在宾馆里舌战15天,对此石康苦笑着解释说,“不止15天,改了4个月,但争议的不是年代问题。小说改编成电视剧时,主人公确实又年轻一些,我的小说主人公定位在‘70后’,1975年后出生的年轻人,可基本上1979年开始有大批独生子女出生,在改编剧本时,我又加入大量‘80后’成长特征,比如说:CS游戏等有年代特色的元素,所以70后和80后可能都会在剧中找到影子,我等于用了80后的形。”

  主角“暴富”不似在奋斗

  “80后的形”,“70后的魂”,可是单纯这样形容《奋斗》,似乎也不非常确切。网上80后和70后关于主人公魂的争议也相当具有年代差异,80后观众推崇佟大为(blog)演的陆涛有个富爸爸,借爸爸的实力大展宏图,而70后观众鄙夷陆涛某些生活,“也是大学毕业找工作,突然就从美国来了个富爸爸,然后很快就大展宏图,突然就暴富了,名车豪宅都来了;一帮朋友男男女女的,你认识他他认识我,总有扯不断的关系……这些情节都很老套,几乎都成了偶像剧必备公式。”

  有80后就不感觉“老套”,津津乐道地推崇剧中“把T恤领子立起来穿”,“女生过生日送哨”等时尚元素。当然也偶有80后会持不同见解,对于《奋斗》中几人的工资问题“深入讨论”,观点近似70后的想法,“我是北京的,21了,感觉他们不是在奋斗,而是花钱如流水,刚大学毕业就有车有房的,完全没有突出奋斗这个词,当然,北京这样的有钱人家是很多,但有些太不现实了,大学生应该都低调点好。”

  “半代沟”者各取所需

  事实上,从网友对《奋斗》观感之争中,不难看出,80后和70后有些价值观交集,这并非是有绝对隔阂的两代人,而是有着“半代沟”的两个正打拼着的年轻群体,对于这种“半代沟”,石康对两个群体各有所好。

  石康认同一个年代有一个年代专有的偶像剧,“70后的人可能会喜欢寻找成功,而80后的人可能会更喜欢寻找自我,发现自我。这些主人公都不完美,每个人都有弱点,好比向南深情但花心,陆涛执著但自我,70年代人看不惯陆涛没事就跟富爸爸吵,都是爸爸,没必要专跟富爸爸吵,但是80年代人就喜欢陆涛信奉自由主义。而我推崇的精神是有自己的想法,除了听从长辈的忠告,还要有独特的生活意义。对于80后,我比较认同的是他们身上自我,独立思索,反家族权威,对工作有热情,对爱情更执著的特点。”

    新浪娱乐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