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导演赵宝刚聊《奋斗》 倡导劳动应该是快乐的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09日18:13 新浪娱乐
主持人赵宁(blog):说到石康(blog)老师的台词,很多朋友都把那个台词当做语录记下来了,很多朋友特别好奇,以前看石康老师的作品特别有传记的性质,特别想问问《奋斗》(blog)里面哪个人物有自己的影子在里面? 石康:都有,反正不是他那个路子,就是花心也不是他那个花法(笑)(文章)他是我根据我一个朋友的原型写的,但是我知道会非常可爱。 导演与编辑畅聊《奋斗》中的复杂感情 主持人赵宁:在这个《奋斗》里面很多朋友都对里面的爱情,这种爱情观念在我们看来是蛮新的,比如说他的这种选择,可能面对爱情的选择,很多时候他有的时候是有责任,像回来,有的时候是因为我真的爱他所以我必须要选择,这个爱情观是两位特别喜欢的,还是说,这么问吧,就是你们认可的爱情观是一起奋斗一步一步走过来的扎实可靠,还是像以前咱们看的那些比如说一见钟情,顺其自然等等,你们自己心目当中认可的是哪一种? 赵宝刚:实际上这个跟时代有关系,比如说夏琳和陆涛,还有米莱这一对儿,这一个人物关系,说两个女友,我把你的男朋友抢走了,我敢当面跟你说,我还敢当面跟你道歉,过去就躲了,而且是成仇人了。其实这个东西里边也不是说每个人都这样做,这里边可能应该有我们的一些意识,就是说我们号召既然这个事情产生了,你首先要理解,然后你还能够用一种比较宽松的心态包容他,本来就痛苦了,然后你再陷到这个痛苦当中去,干什么啊?事情已经发生了就解决不了了,特别是情感这类问题,我们应该有我们个人的一些意识,当然也包含一些时代特征,我这么说行吗? 石康:可以(笑)我觉得年轻人,所谓80后的更现实,他不会让仇恨和愤怒留的太多,他很快会找一个非常现实的方法把它解决了。而且我觉得80后关键是他一些最基本的道德观念和上一代人有差别,比如上来我和宝刚就争执,那个夏琳和陆涛偷情这场戏,宝刚导演上来就说你上来就写两个坏人,一个电视剧你不能一上来就,人是歌颂英雄,歌颂好人好事,你上来写两个坏人这个谁会同意?但是我有一种我在社会上生活,比如你上网什么的,你就会感觉到一种社会气息,很多人不把这个当坏事了,除了一些小乡镇的人,就是他的观念还比较古老的,现代人好像糊里糊涂就认可这个事了,包括以前网上说的什么第三者,什么包二奶很多很多社会现象,你要是按以前特正统的说法这都是旧社会的沉渣全泛上来了,一开始是批判的态度,后来人们还是慢慢在关注它是不是有合理的一面,就是人性是不是还有其他要求,而不是就是俩人一开始认识了,然后要白头偕老一直这么生活下去,中间不许出任何偏差,它是不是符合人性。我觉得对中年人来讲讨论这个问题,其实比较沉重,但是对年轻人来讲,对他来讲他都是在尝试,所有生活对他来说都是新鲜的,他是有机会犯错误的,所以我们敢于把这些东西压到年轻人身上。 赵宝刚:但是我跟他的争议就是当陆涛和夏琳当天晚上见面之后,第二天就躺在床上吃早点了。我就说这是不行的,因为这是影视作品,电视的基本观众不是80后的年轻人,这里边还有一个叫文艺导向,可能我们现在具备这个思想,但是我们不能说号召人们好了就上床,这不行,他可能会这么做,有这种现象,于是乎我就挪到公园里边坐那儿了,吃的是饼干。但是你那么写肯定会引起很大的争议,因为电视考虑的还是几亿观众的收视,它有一个不同层次的口味,实际大多数争论都在这些问题上,并不是不同意,我就是说可能为了观众要失去一点个性化,我老讲共性和个性,先说一个共性因素让所有人都能够接受,然后在这个共性的基础上去体现我们自身的个性,实际上我是比较讲共性,他是比较讲个性,所以于是乎共性和个性糅在一起的时候就变成《奋斗》了。 石康:没错,我想冒犯一下观众,比如一些中老年观众一看,这俩人一个是背着朋友的偷了情,他肯定心里很不舒服,想吐,恶心,两个混蛋,他会引起比较强烈的情绪,这样我觉得…… 赵宝刚:所以我告诉他到这里艺术审查的时候会拿掉。 主持人赵宁:您刚才一上来就说剪掉很多部分戏,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拿掉的? 赵宝刚:也不是,我后来一稿是按照故事的情节剪的,里面还是有一些小情节的,因为那个时候第一集吧,比如说原来的两集半合成了一集,所以你看起来进展非常快,后来我发现这样也有好处,因为没过程了,因为现在年轻人也没过程了(笑)后来就是陆涛和米莱先到他父亲家里拜访他,陆涛回到家跟爸爸吃了饭,向南、华子、高强都回他们家吃了饭,就等于先交代了四个家庭的关系,我觉得从电视剧手段来讲慢了,我就把这些东西都剪掉了。 主持人赵宁:刚刚宝刚导演提到电视剧播出之后,收看的观众群年龄层不一样,所以反应程度是不一样的,比如现在有一个话题就是你到底有一个穷爸爸好,还是有一个富爸爸好。比如80后的人觉得我要有一个富爸爸得省多少钱,处于75或者70后的人就非常鄙视,你算什么啊,这不是你自己得来的。关于这样的分歧三位是怎么看的? 赵宝刚:我当时写的时候有一个基本意图,就是要引起观众思考,怎么样引起观众思考就是一定要引起观众争论,你一开始如果有一个想法,但是你没有一个敌对面,争论的结果往往是各自的观点都更巩固了,但是一定要争论起来才能理清自己的思路。我们这个戏演员演了一部分,但是也给观众留了一些话题,我们是演员聊着,观众还能跟着想,观众边上要坐着一个变种,他认同其中一个角色,比如米莱和夏琳这两个人物,他认同了米莱就讨厌夏琳,因为他代表两个不同的观念,结果这两波人肯定会掐起来的,就像你说的网络的讨论,还有里边所谓经典台词那个流行语也是我们提前欲留的,我说我们总结冯小刚导演有一些成功经验,之一就是每拍一个戏都会在社会上流传一些流行语,他们俩现在都去拍大片挣大钱了,我们就把流行语捡起来(笑)其实都是给他们演员想的那些彩词。 主持人赵宁:所以说石康老师还真挺“坏”的,之前就预料到了,那您个人意见呢? 石康:我个人是比较包容的,我全面的接受所有的意见,我觉得每一个意见都是对的,如果我能站到他的角度,就是我确实是他,比如我是一个非常穷的穷人,比如我是一个养路工,我觉得每个人都在一个极端狭小的范围内争取他的利益最大化,或者争取他的幸福感最强,自由度最大,他的抉择肯定是要正确的,你之所以不同意他,因为我不是那个养路工,当你真是的时候你会发现他做得很合理,就是这样。我觉得我岁数大了,慢慢有点儿学会换位思考,没有全会,但是会一点了,当你教育别人的时候你会发现,比如我用我的那个东西教育你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个人跟你是完全不一样的人,就是你的经验其实并不一定适合他,而且本质上没有人会听教育,我小时候就是一个叛逆的人,我就不爱听我父母的教育,我怎么会指望我教育别人别人听我的啊?所以我希望大家去思考,思考是一定要有一个话头的,我们的目的就是给他们一个话头,而且中国电视剧太不让人思考了,他给你的是纯粹简单的娱乐,就跟美国大片似的看完以后脑子里空空如也,最多会有一些情绪,比较高兴,比较快乐,比较悲伤,然后就完了。我还是坚持,艺术创作的真正价值是真正能启发人对现实生活的把握,对未来的展望,不论怎么样最后还会回到这上面来,要不你就是一个纯粹的娱乐工作者,我个人希望当个艺术工作者(笑)虽然得通过一个大众娱乐的形式,但是我觉得那是一个个人追求,要没有这个追求那整个我们就不会这么做这个戏了,我和赵宝刚导演肯定合作的是夜幕下的哈尔滨(笑) 主持人赵宁:像很多的网友朋友说一听《奋斗》这个名字,觉得多正的一句啊,而且马上能想到很多类似这样名字一些剧的内容,我们一看又这么青春这么唯美,这反差也太大了。 赵宝刚:是,主要是人们对奋斗这个词的印象太深了,他前边主要是加艰苦奋斗,现在的奋斗实际上是不需要艰苦的,有时候是不需要艰苦的。 主持人赵宁:就跟有一个富爸爸一样,不用艰苦了,他也能达到那个奋斗。 赵宝刚:我们其实现在要改变观念,认为把劳动当成艰苦,实际上这个概念我觉得是错误的,其实劳动应该是快乐的,因为人不干活是难受的,其实你干事情,我们每天都在干事情,每天实际上都在劳动,其实劳动是最有意思的,关键是人们前面老给一个定义,好像艰苦应该有风沙弥漫,然后在一个特别恶劣的环境里边。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