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春晚》被吐槽貌似“青歌赛”

2012年11月05日14:59  北京晚报

  本报讯(记者王雯[微博]淼)昨晚,集合了12家选秀节目代表队的《我要上春晚特别节目——直通春晚》在央视三套举行首场直播,浙江卫视[微博]《中国好声音》拔得头筹,平安、金池、张赫宣也成为当晚人气最高的组合。东方卫视《声动亚洲》、山东卫视《天籁之声》代表队分列二三。尽管和《中国好声音》相比,《直通春晚》首场比赛人气平平,不过评委和主持人的表现还是在网上引起争议,尤其是主持人董卿被不少网友吐槽太“春晚范儿”,节目更像是“青歌赛附体”,春晚总导演哈文[微博]则在微博上力挺董卿,“董卿是我见过的最认真努力的主持人”。

  由于首场直播主要是以亮相为目的的表演秀,因此节目气氛平和,更像一场小型歌舞晚会。上场的12支代表队根据各自地域也表演了不同风格的节目,比如台湾台视《超级偶像》潮范儿十足,央视《星光大道》则是朴素接地气的唱法,江西卫视《中国红歌会》充满浓郁民族风,但多数歌曲被网友评价为“太正”、“太晚会”,缺乏个性歌曲,只有东方卫视《声动亚洲》常石磊[微博]领衔的代表队演唱的《High歌》以及青海卫视[微博]《花儿朵朵》演绎的《江南Style》有些欢快气氛。

  央视此前公布了整个节目36位大腕评委的豪华阵容,昨天亮相的歌手韩红[微博]、知名填词人林夕、词曲作家李海鹰被不少观众认为中规中矩,沉稳有余,惊喜不足。其中,林夕相对更受好评,“点评非常专业,和好声音某32郎的小心脏跳啊跳比较起来差距不是一点半点啊”,还有网友总结“林夕点评只谈意境,李海鹰做好好先生,韩红扮演毒舌,没意思啊,唯一好处是不出广告。”不过,也有网友认为林夕的语速过慢,吐字听起来有些费劲,“直通春晚看到现在,中国好声音最好,韩红最直接,林夕最扭捏,董卿最多余……”。

  从节目开始直播起,董卿就不断被网友“吐槽”,“能把选秀节目主持出春晚范儿”,“还不如换华少上场呢”,尤其是到了《中国好声音》选手出场时,董卿更是与韩红一度遭遇尴尬“对掐”。金池、张赫宣、平安先后带来了《夜夜夜夜》、《力量》、《青藏高原》,平安唱毕,现场气氛一度沸腾,董卿盛赞平安最后高音收得漂亮,韩红在点评时首先给予肯定,“你们三个,的确是中国好声音”,不过,她接着指出,平安演唱的《青藏高原》最后一句存在瑕疵,“他那个是假声了,那是骗你这种不懂的人。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千万不要把热闹当成门道。”随后,韩红补充,“对不起,我不会说假话。”董卿圆场说道:“我觉得他把热闹和门道兼而有之了”,韩红接道:“所以啊,这就是大众娱乐嘛。假声也是声乐演唱的一个技巧。”

  有趣的是,当董卿希望平安能把《青藏高原》最后一句用真声重新演唱一遍时,遭到韩红阻止,“千万别听她的,容易伤着你,那句太高了,还是留给小沈阳[微博]唱吧。”不过,韩红为了给平安示范“高原”俩字的演唱时的几个拐弯儿,亲自亮嗓,获得现场观众掌声。最后,在董卿的再次提议下,平安还是把最后一句重新唱了一遍,效果的确好于第一次。但评委、主持人和选手间的大量互动让不少观众觉得“拖沓”,“太影响节奏了,看完好声音的选手就可以关电视了”。

  尽管12家选秀节目代表队已经包罗了今年全部的大型选秀,仍旧有很多观众认为湖南卫视[微博]“快男”、“快女”的缺席十分可惜,“选秀的鼻祖不能参与选秀的选秀,多少有些遗憾”,“把各个选秀节目都拉到一起遛遛,孰优孰劣立马显现”。尽管首场直播并不淘汰任何一支队伍,但将依照他们的分数决定后面三场比赛的出场次序,央视综艺频道将从下周日起进入残酷的淘汰赛环节,全部比赛均采用现场直播。文图 J208

  光靠“好声音”是不够的

  昨晚9时10分,颇吊胃口的央视《我要上春晚》特别节目《直通春晚》进行第一场“亮相秀”。为了此次节目,央视一下把全国34家电视台的“优良资产”集合一起,同时从中选出了12家卫视的节目,可以说是央视和地方卫视的首次手拉手。

  面向《中国好声音》等地方台综艺节目的选手举办大型选秀比赛,受益最大的,当然是观众。只不过,不是春晚观众,而是《我要上春晚》的观众!

  不是吗?兴师动众举办这样的“我要上春晚特别节目”,最终也就有三名幸运选手可以登上春晚舞台,能给春晚观众带来多大的惊喜及收获呢?倒是作为喜爱《我要上春晚》节目的观众,可以一睹来自全国12个综艺节目的36名选手的精彩对决,从中找到各自的“看点”,收获各自的乐趣。尤其是韩红等诸多明星将悉数出任评委,更值得一看。

  还要指出的是,几大节目并不全是选送前三名参与比赛,比如代表《中国好声音》出场的就是平安、张赫宣、金池三位四强外选手。这,或多或少让春晚剧组显得尴尬。

  事实上,从原先的《非常6+1》,到后来的《星光大道》、《我要上春晚》,乃至这次的《我要上春晚特别节目——直通春晚》,比拼的多为演唱才艺,最终胜出的选手参加春晚,基本只能参与歌曲节目。而作为春晚,歌曲节目的选择余地一向很大,哪里一定需要这些选手来“锦上添花”?

  春晚需要新鲜血液、尤其是需要新鲜创意。但仅凭一波又一波的歌唱类选秀活动,纵然选出再多的草根歌手登上春晚舞台,也改变不了春晚的境况。更何况,因为观众口味的变化,春晚的歌曲节目正在逐年减少了。

  其实,春晚真正需要考虑并且有可能出彩的方面或者说节目类型,还有很多。比如哑剧也是一门喜剧艺术,可除了早期王景愚的《吃鸡》,已有很多年没见春晚有哑剧节目了,不值得反思吗?戏曲节目一直形同虚设,如何把戏曲节目搞好搞活,不值得动动脑筋吗?相声节目无论数量还是质量总不敌小品,而小品节目又存在很大的南北差异,不值得平衡一下吗?草根明星越请越多,而陈佩斯、宋丹丹[微博]、范伟等春晚老面孔,却越来越疏远春晚,真就没办法把他们请回吗?尤其郭德纲[微博]、周立波[微博]等,呼声很高,能否有办法把他们也“收编”呢?等等,等等,皆需要编导们去面对,去思考,去努力。只有这样,才能让春晚均衡发展,受到更多观众的接受和喜爱。万阕歌/文

(责编: sisi)
分享到: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