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希希回应质疑 承认《楚汉传奇》有失误

2013年01月15日17:39  北国网-半岛晨报 微博
剧照 剧照

  《楚汉传奇》最近正在安徽卫视等播出,与波澜不惊的收视率相比,更引人关注的是疯涨的网络播放量和网友一波又一波的吐槽。其中,网络评论热点包括陈道明“痞气草根皇帝逆袭”、网友称陈道明为“道明叔”、原来刘邦叫“刘季”、何润东[微博]裸露上身等。对此,《楚汉传奇》导演高希希[微博]日前做出回应。

  回应收视

  数据统计存在缺失

  对于收视表现,高希希表示,收视率的统计存在一个样本采集问题,“新媒体时代就要来了,电视剧观众出现年轻化的趋向,可以说,现在我身边90%的人都是通过网络观看这部电视剧,才播出几天点击量就已破亿。但这部分观众并没被统计进去。 ”

  同时,高希希举了几个例子,比如在北京收视率蹿到九点几的《搭错车》,“在到社区走访时发现一些老太太特别爱看,说里面讲的就是自己的事。”再比如不经意拍的《刀尖上行走》,并不是他要认真做的主流事,收视率也总是第一第二。还有他监制的《倾世皇妃》,虽然不是他想要的,但也是收视第一。反观现在已经成为代表作的《幸福像花儿一样》,收视率反而不高,只是中等。还有从专家到业内人士都非常看好的《血战长空》,收视率才第四。所以,高希希表示,收视率不是认真用心就一定会好,市场需求可能不是那样的。但他还是表示,他依然会坚持做自己想做的东西。

  回应细节

  台词设计因人而异

  谈及外界对于台词的吐槽和质疑,高希希表示,“书上的历史给我们的可能是极短的记载,一个字可能代表一万个字,古人怎么对白基本都是戏曲给我们制造的模式,正常人对话要说成那样,你就会觉得这日子没法过了,那些都不是人话。具体来说,因为身份不同理念不同,台词表现也会不同。比如项羽方面以及宫廷戏,可能就会加一点之乎者也;而刘邦方面是一群土得掉渣的农民,基本都不识字,不识字的人如果对白中有之乎者也,是没法让观众融入我们所要展示的历史情怀中去的。”所以,高希希当时跟陈道明达成共识,尽量口语化,而陈道明也同意。

  关于项羽虞姬太“琼瑶”的说法,高希希说,《史记》上介绍虞姬就八个字,只知道她姓虞。而虞姬和项羽的情感又是千古佳话,所以也是《楚汉传奇》创作时要歌颂的一段爱情。但因为史书上找不到太多关于虞姬成长、与项羽怎么相识的依据,只能靠想象把人物尽量合理化、性格化。高希希也因此笑言,要把他们作为鸳鸯蝴蝶派的代表,加进一些缠缠绵绵生生死死的东西,但大原则没变。

  回应挑错

  三字经出现是失误

  接受采访时,高希希承认有些质疑的确是击中要害,比如群众演员念三字经就是一个失误。“当时副导演组织群众演员排演时,为了规范群众演员的坐姿,嘴里要念些东西,要不东倒西歪没有一个统一标准。录音师在混录的时候本应把音乐声放出来,朗诵声是不应该有的。 ”高希希表示,二轮播出时要把朗诵声去掉,三字经跟那个时代一点关系都没有,是宋朝的事。

  对于闹得沸沸扬扬的编剧问题,高希希直言,一般情况下,对于剧本的视觉再创作不需要和编剧商量,有些地方不行就找编剧重写,有时候干脆自己写,这种情况在他的创作生涯里很常见,他表示还是第一次遇到编剧提出这种质疑。“编剧把剧本交给我,是对我的一种信任,我作为二度创作的创作者,诠释我心中的人物概念,这是我的责任。好和坏应该大家一起承受,否则就别把剧本交给我。导演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把文字转换成镜像,有些文字我认为转换成镜像后表现力不够好,我就会采取别的方法,一个导演如果连这种能耐都没有就不配做导演。 ” 记者梁巍

分享到:

猜你喜欢

换一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意见反馈 电话:010-82612286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