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满堂:IP撕来撕去像疯狗 小鲜肉该降温

2017年01月10日 10:35 北京晨报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高满堂的作品近乎品质的保证和情怀的追求,他以多年积累的口碑在抗衡着这个已不太追求作品质量的市场。

编剧高满堂 编剧高满堂
导演花箐、编剧高满堂和主演陈宝国(从左至右)在发布会现场合影。 导演花箐、编剧高满堂和主演陈宝国(从左至右)在发布会现场合影。

  在明星中心制的市场环境下,还有一种编剧叫“高满堂”。他们的作品近乎品质的保证和情怀的追求,他们以多年积累的口碑在抗衡着这个已不太追求作品质量的市场,虽然力量有限,但还能让业界看到一丝希望。眼下,由高满堂编剧的二战题材剧《最后一张签证》正在北京卫视、江苏卫视[微博]热播,这也是他继《闯关东》《钢铁年代》《老农民》《温州一家人》《于无声处》等作品后的又一次拓展和尝试。

  聊创作

  首写二战题材 钟情历史事件

  不论是传递中国文化的《大河儿女》,还是聚焦农村生活的《老农民》,抑或是展现山东人背井离乡的《闯关东》,细数高满堂以往的诸多经典作品,不难看出,他尤其喜欢重大历史题材,而《最后一张签证》同样也取材于重大历史事件,他对此表示:“我的创作基本会选择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比如《闯关东》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人口大迁移,《温州一家人》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通过做生意走向国际化,而《最后一张签证》则取材于78年前的二战。”

  谈及为何聚焦二战欧洲战场时,高满堂不仅感慨万千,还深表遗憾:“这是一段真实的历史故事,78年前中国领事馆向4800个犹太人发放了签证,牵系着千万个家庭。欧洲很多文化学者和上年纪的人都了解这段历史,并评价我们中国人有情有义,但是知道这段历史的中国人却很少,这让我感到特别遗憾。所以我要将这段尘封已久的历史还原出来,让大家知道中国人的伟大,也要让中国文化真正走向国际。”

  除了沉甸甸的历史厚重感,《最后一张签证》在剧情上也颇具传奇性,高满堂对此解释称:“有人会说传奇性就是狗血,比如外交官打入敌人内部窃取机密等桥段,实际上这都是娱乐化的表达。民国时期的外交官是有纪律的,绝不能胡来,每走一步都很慎重,否则很有可能被驱逐,造成国际影响。所以,我在创作的时候就必须拿捏好分寸,千万不能写得很狗血,把一个历史事件给糟蹋了。”

  三次远赴布拉格 海外真实场景拍摄

  艺术来源于生活,对于影视剧编剧来说,深度了解故事创作背景是极其重要的。“每写一部戏,我都要去一线进行深入采访。作品要上去,作家要下去”这绝对算得上是高满堂能创作出诸多经典作品的秘籍所在。高满堂在采访时表示,他在写《闯关东》的时候就曾有过丰富的采访经历,虽然当年闯关东的老人们都不在了,但还可以采访他们的后代,进行艺术上的沟通。

  为了更好地了解二战的历史,高满堂在创作期间先后三次远赴布拉格,亲自探访犹太人生活过的地方,比如集中营、大使馆、犹太人纪念馆、博物馆等,目的就是进行实地采访,了解当地生活。“电脑上的资料是没有感情的,只是方块铅字,看到犹太人成千上万的公墓、十字架,看到远处黑白门的监狱、集中营以及当年焚烧用的大烟囱才能真正感受那份寂静。当我踏上那片土地,我觉得我的每根汗毛都能立起来,那种感觉特别恐怖,这是看资料所感受不到的。我就是到了那里才提炼出这部剧的一句话:我无限崇拜生命。”

  除了创作前期的实地考察、采访之外,《最后一张签证》还采用了全真实的场景拍摄,高满堂对此表示:“我们这部戏99%的场景都是在国外拍摄,并且没有一个是搭建的场景,全都是真实的场景。我们在设置场景的时候还是很有压力的,因为每写一个就要多花一笔钱,而且为了追求画面的质感,其中还有很多大场景的描写。捷克政府也是全力配合影片拍摄,除了封闭街道,还封闭火车站。当地很多犹太组织自发免费参与拍摄,只为还原最真实的历史。”

  评行业

  IP开撕无意义 追求有意义

  从《家有九凤》《错爱》,从《闯关东》到《北风那个吹》,从《钢铁年代》到《雪花那个飘》,高满堂的作品无不体现着一种民族史诗般的悲壮与豪情,但细心的观众也会发现,在这如洪钟般鸣响的音色里,其实还暗涌着一种浪漫的旋律。高满堂至今编剧600余(部)集,涉及农村、年代、革命、励志、古装、伦理、家庭、历史等各种题材。而他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金牌编剧,对当下影视行业“IP盛行”、“小鲜肉满屏”、“收视为王”、“韩流风靡”等现象并不隐讳自己的不满。

  面对IP改编的争议,高满堂表示:“撕来撕去,就像两条疯狗一样,毫无意义,没有骨头也没有肉,不必要撕,都在苟延残喘罢了”;面对高额的片酬,高满堂则吐槽:“一部剧投资1个亿,小鲜肉占5000万元,更高的占7000万元,剩下3000万元包括导演、制作等各项费用,我想这部剧的拍片质量真是不敢恭维。”而在高满堂看来,改变现状的方式除了靠行政命令,更重要的还需要市场调节,当观众、电视台对小鲜肉的热度降下来,片酬也就恢复正常状态;而面对收视造假等,高满堂则使用了一个很贴切的比喻:“这潭水不干净,年年喊打,却年年没打着,就像当年中国足球的黑哨一样,如果能从足协副主席到教练员再到裁判员都治理一下,我相信解决收视造假的问题,就不会遥远了。”

  在采访过程中,高满堂用“娱乐至死”四个字来形容当下的影视剧行业,他对此补充道:“观众认识鹿晗[微博]、李易峰[微博],却不了解历史。现在市场上有不少历史剧、抗战剧,但为了迎合年轻人的喜好,随意扭曲历史事件,我对此真的很气愤。我们最起码应该尊重历史,秉持正确的艺术追求,能给后人留下一些真实的、珍贵的、有教育意义的作品。而这也是我创作《最后一张签证》这部剧最主要的目的。”

  北京晨报记者 冯遐

(责编:sisi)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水煮娱专栏+ 更多
热门搜索微博热搜
热点微博
高清美图+ 更多
精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