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雁》用光彩创新 启用电影模式用镜头讲故事

2017年03月07日 16:22 新浪娱乐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灰雁》试图在做好剧情故事的基础上,以电影模式从光的造型和色彩艺术的角度,为该剧的戏剧性加加分。

《灰雁》剧照 《灰雁》剧照
《灰雁》光彩创新 《灰雁》光彩创新
《灰雁》年代基调 《灰雁》年代基调

  新浪娱乐讯 女性励志谍战剧《灰雁》试图在做好剧情故事的基础上,以电影模式从光的造型和色彩艺术的角度,为该剧的戏剧性加加分。

  “光彩”创新的基础

  电视剧《灰雁》由西安梦舟影视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出品,著名导演、编剧、制片人张健担任总制片人,冯越、魏大勋、赫子铭、黄维德[微博]、张晨光[微博]、张睿[微博]、赵圆瑗、李卓霖、吴承轩、张天霖[微博]、陆彭等联合主演,目前正在后期制作中。故事讲述了一九三八年秋,林秋雁(冯越饰)和家人被卷入一场突如其来的戮杀。为了报仇,林秋雁加入特工组织并接受任务前往上海。在与日本人周旋较量的过程中,她偶遇昔日恋人张子墨(魏大勋饰),而张子墨的真实身份却是个谜。国恨家仇,各种情感交织在一起,林秋雁经受非人的磨砺和考验,做出了一次又一次艰难抉择。同时,被共产党人前赴后继、为国为民的崇高信仰感染的她,重新找到了前进的动力与方向。至此,一场血雨腥风的殊死搏斗慢慢拉开了帷幕。

  总的来说,这部剧基本上就是一段落魄富家女升级打怪、救国救民最终变成superwoman的故事。该剧以男权盛行的时代为背景,歌颂出女性对于中国历史变更和现代社会建设的重要作用。然而这只是开始的基础,《灰雁》的创新之处还在于其引用电影的创作理念,加重镜头光感和画面色彩的运用,增强故事的戏剧张力。

  “光彩”创新的运用

  《琅琊榜》之后,众多影视剧开始注重画面构图的重要性,观众们也都成了影视赏析的半个专家。此次,《灰雁》在加重画面构图之外,将光与色彩这两种在影视艺术中特有的语法结构和修辞策略提出来。而这并不是该团队第一次这样做,同样是由梦舟影视出品的抗战剧《黑狐之风影》,便提前试用了这种方式。该剧在天津广播电视获取了2016年度“晚八点剧场”收视贡献奖;在河南电视台荣获2016年度优秀剧目奖;在上海SMG和电视剧《手枪队》共同夺取最受观众欢迎奖,都表明了创新手法的成功。

  此次在《灰雁》中,大部分景象以灰、蓝、褐为主色调,渲染一种暗潮汹涌、黑暗沉浮的年代感和压迫感,而林秋雁成为特工之后,一袭红衣成为她的标志性色彩,炽烈、强劲、果敢,与大背景形成鲜明对比,显示出角色作为“希望女神”的正能量光环,又透出战争重压下的中国人骨子里的一丝倔强和热血。总制片人张健认为,光与色彩是刻画人物、创造人物形象、创造画面气氛、创造画面基调甚至剧情基调的重要手段。很多电影都会利用光与色彩来表达作品的情感与思想、主题与意蕴,这在电视剧中具有同样的作用,只是此前运用的效果不是很明显。《灰雁》既然有年代剧的属性,利用光和色彩来加强戏剧冲突的空间就很大,所以我们也试图在某些情节中,用影视语言来表达剧情的倾向性甚至社会性。

(责编:得得)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水煮娱专栏+ 更多
热门搜索微博热搜
热点微博
高清美图+ 更多
精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