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多位咖怎么请来的?导演揭秘《名义》五大谜题

2017年03月23日 11:54 扬子晚报 微博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李路还感慨地称,“他们没有任何一个耍大牌的,也没有带一堆助理来的,他们的出场费是折上折。”

  近20年,中国荧屏的电视剧题材经历了多重变迁,现在满屏玄幻剧、偶像剧、家庭剧、古装剧等等,而“政治剧”或者说是“反腐剧”这种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已经有十年未在荧屏掀起波澜了。3月28日,一部可能对于当下社会生活极具冲击力的当代检察题材反腐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即将在湖南卫视黄金档亮相。早在本剧拍摄期间,各种各样的关注已经渐次形成热流,现在这部由江苏籍导演李路执导,周梅森编剧的作品开播在即,关于它会将成为“爆款”的预言已经传出。昨日,南京记者们面访了本剧的重要人物——总制片人、导演李路,提前为观众揭开《人民的名义》的神秘面纱。 扬子晚报记者 张漪

  揭秘 1

  这部剧最难拍的是什么?

  作为中国国家一级导演,李路的导演作品产量并不高,记者统计了一下,他七年只拍了四部戏,除了《人民的名义》外,还包括了《老大的幸福》(2010年首播),《山楂树之恋》(2012年3月首播),《坐88路车回家》(2015年5月首播)等。显然,李路导演很挑“戏”,而且题材从不重样。对于此次选择拍摄反腐题材,李路表示,这是他“主动请缨”的。

  “我听说周梅森在检察部门、监狱体验生活,准备写一部高检反腐题材作品的时候,我就放下手头工作,赶回来找到周梅森,我告诉他,我喜欢这个项目,我想来导。”后来,李路成为总制片人全权运营、组盘这部剧。回想起这一路历程,李路说,“这部戏是我过去做戏做得最有难度的一部。”而这“难”指的是什么呢?他这样描述,“所谓画鬼容易画人难。剧中那些角色都是活生生的人,不管是省委书记,还是高级商人,或者是小工厂工人,他们都是我们周围的人。画人,是最难的。假一点的东西进去都不行。”在李路看来,贪官没有生来就是贪官的,都是经过演变而来的。“也许他为某个城市、某个单位做出过巨大贡献。但是,他贪了,犯罪了,必须要绳之以法。对贪官人性的描绘以及他的转变过程,就是这个过程好看。”

  揭秘 2

  40多位“咖”怎么请来的?

  《人民的名义》不仅编导主创是高规格、高水平,其演员阵容更是空前强大的,本剧汇聚了陆毅[微博]、张丰毅、吴刚[微博]、许亚军、张志坚、柯蓝[微博]、胡静[微博]、张凯丽、高亚麟[微博]、赵子琪[微博]、白志迪、李建义、丁海峰[微博]等40多位实力派演员,绝对是飙戏飙到热血的“群像大戏”。李路说,“40多位演员都是在线上的实力派,能把这些演员组织起来,确实是一个耗大的工程。”

  能请得了这些演员的原因是什么?李路坦承,“我是靠刷脸、卖嘴才争取来的。能将他们融在一起很难。但是他们觉得这部剧太好了,这个角色太好了,李路导演太诚恳了。”说到这里,李路笑了,“这40个演员,对我来说,全都是惊喜。他们演戏太厉害了,无法用言语表达。湖南台有个编导看过戏后连连说,‘这部剧就该叫小鲜肉们看看,怎么才叫演戏!’”他还补充说,“我们这部剧全部都用的是‘同期声’。这么多好演员,他们的声音和台词(好到)完全是‘音箱’一样。你看张志坚、吴刚他们,这些人的台词功力极棒。当年他们既是演员,又是配音演员,又是话剧演员,多少年的功力积淀。我们剧不是一个两个这样的演员,我们是有一批这样的演员!”李路还感慨地称,“他们没有任何一个耍大牌的,也没有带一堆助理来的,他们的出场费是折上折。”

  揭秘 3

  南京场景拍了哪一些?

  身为南京籍导演,李路把《人民的名义》这部戏拍摄的主要场景选择在了南京,他介绍说,本剧的80%-95%都是在南京拍的。“拍摄前,曾在广州、重庆、厦门、南京中选择,最后还是落户南京。南京这座城市既有新的、现代的东西,又有深邃的、老与传统的东西,有历史的厚度。另外,我家在南京,这里配合力度也不同。”

  在剧中,可能我们南京观众会随时发现河西街景、东郊宾馆、金陵饭店等等这些富有城市特点的地方,但是李路也告诉大家,所有外景中带有江苏、南京标志的,全部在后期中抹掉了,他解释说,“剧中,我们反腐围绕的主体是一个叫汉东省的省政府,它是一个虚拟的省市,因为写的不是咱们江苏。因此我们把所有外景带有江苏、南京标志的全部抹掉了。这个剧在反腐这个层面是全国的一个缩影。”

  揭秘 4

  有哪些参考的反腐案例?

  就在前几天,广电总局下文推荐一批“十九大献礼剧”,其中《人民的名义》排列第一。足见相关部门对它的收视信心和质量肯定。李路说,本剧是在剧本几经推演,做得相当扎实后才开机的。“《人民的名义》说它是反腐剧我觉得说小了,它是政治剧。《人民的名义》的出现,会一石激起千层浪。以后会不会再出现这样格局的戏不敢说,但目前它是写作、拍摄格局最大的。”

  特别有意思的是,记者们要李路谈一谈本剧是否参考了现实中的反腐案例,李路却这样回答,“我觉得我们是边拍戏边给周梅森鼓掌。我们在拍戏时,听说了很多现实中的案例,跟我们故事中的很相似。我在这里要‘恶狠狠’地表扬一下周梅森老师,他的创作有前瞻性,他对这次反腐力度、深度的把握都是非常厉害的。另外,他的作品具有高度的完整性以及深度、前后呼应。创作者是走在前面的。”

  揭秘 5

  为什么起这么“正”的剧名?

  据了解,《人民的名义》的反贪战役中,“小苍蝇”和“老虎”都可以在剧中找到代表。还有那类“当官宁可不错,也不做”的人也都写到了,且笔墨还不小。李路说,“我们这部剧就是既要反腐又要倡廉。”据其介绍,在故事的复线上,也有一些情感的部分, “省委书记没亲人,市长没太太”这些现象在《人民的名义》中都没有,李路说,“剧中所有人物都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还包括爱情都得有。好多剧的类型都集合在一部政治反腐剧中,这是很难的,而且还要把这些手法都隐藏了起来。”

  从商业角度看,《人民的名义》的剧名起得似乎太正了一些。对此李路不以为然,他说,“几次有人想改掉这个名字。但都被我坚决拒绝了。正剧,就要这样,它要替人民发声。这个名字很棒,要深深的敬个礼才看的。”正是因为“人民的名义”,李路才扛过了这一路的压力与艰辛。聊起拍摄过程,李路的三言两语即见其间的辛苦付出,他说,“这部戏的夜戏太多了,拍到三分之一时,我发短信给周梅森,我说感谢你写了这么多的夜戏,害死我们了,太累了。”接着他感慨地称,“一部剧要想拍得好,就得花时间、花钱。多快好省那是瞎扯的。”

(责编:sisi)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水煮娱专栏+ 更多
热门搜索微博热搜
热点微博
高清美图+ 更多
精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