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靳东[微博]、白百何[微博]主演的《外科风云》开播一周,便引来舆论关于其“好与坏”的两极讨论。国产医疗题材电视剧一直颇受争议,《外科风云》在伊始也被不少专业人士挑出了诸多bug。而从口碑评分和收视数据来看,豆瓣7.1分也远不及此前爆款《琅琊榜》、《欢乐颂》。向来以“处女座剧组”和“质量保障”出名的正午阳光这次尝试似乎难以称得上令人满意。
但另一方面,剧情粉们却力证《外科风云》在故事和细节上的扎实,以及演员表演方面的实力。至于专业bug,对于国产医疗剧不应如此苛刻。而数据之所以低迷,实则是黑粉作祟。
在双方的撕扯之下,《外科风云》也呈现出了一种微妙的状态:在豆瓣的评分上,15%的一星率和32%的五星率在互相拉扯着评分,而任何一种评论都可能引来“红”或“黑”的双向解读。
“医疗剧该怎么拍?”、“披着医疗题材外衣行偶像剧之实?”、“医疗专业细节重不重要?”……对于这些被争议但莫衷一是的问题,近日,《外科风云》的导演李雪带着该剧副导演赵烁和医疗顾问、北大国际医院胸外科医生韩志义一起接受了采访,回应了这些质疑。
豆瓣评分不佳,收视率低迷?
“因为bug就下断语而为时过早”
其实从目前的数据来看,《外科风云》的播出效果并不能简单粗暴地冠之以“扑街”。收视率从最初的0.4上升至了0.7,豆瓣7.1评分也从6分上升至7.1,至少从账面数据来看《外科风云》自开播后一路保持低开高走上升趋势,但如果相比此前口碑和收视双高的《琅琊榜》和《伪装者》,这个评分显然不尽如人意。
而这也恰恰证明,对于这两年制作出多款电视剧爆款,被誉为业内良心的正午阳光,观众们的期待和要求并不低。而这次触及的国产医疗剧,恰恰也是国产影视剧中广被诟病的题材,这种反差让观众对《外科风云》的期待被不断推高,落差似乎也更为明显。而目前《外科风云》的成绩,李雪同样觉得有点出乎意料。
Q:因为之前《伪装者》《琅琊榜》收视口碑都很好,那您现在对《外科风云》的收视和口碑自己满意吗?
李雪:我觉得有点儿出乎我的预料,当然我也很理解很多医疗界的同志们对这个戏不好的评价。我觉得大家耐心地看下去才能够领会到戏里真正的表达是什么。至于说我关不关心收视,我当然希望有高收视啦,有人说现在播放的档期可能不是特别好?我觉得也很正常,大家都关注现实题材这是好事情,现实题材越来越多,是对我们创作者的鼓励,应该正面看待这个事情,没有必要怨天尤人,这个好像不是积极的心态。
Q:你希望大家关注的一直贯穿的点具体是什么?
李雪:后面的剧情会告诉大家。很多在这个剧播出伊始就下了断语的人,往后看可能会有改观,因为最初的几集有一些失误或者bug就对这个剧下断语,我觉得可能为时过早。
Q:豆瓣上现在7分,如果按70分算的话,这对正午阳光是不是一种失败?
李雪:首先,打分这个事我说过,以豆瓣为准,这话依然有效。这个戏是拍给所有电视观众看的,只允许人家说好,不允许人家说坏,这不可能。我尽力做了,我对我作品的艺术、专业水准,我自有评判。就算我把《外科风云》修正到所有医生都觉得非常完美,我作为导演看,毛病多得我说出来你们可能都不相信。影像方面,声音方面都有一些,比如仁合医院第一个夜全景,剧中应该是凌晨4点多,但是画面里有大概七八个人走来走去,这肯定是不合理的。因为拍摄时不可能把整个医院的人清干净,尽管我用特技已经把大部分人抹掉了,那七八个人是技术上解决不了的。类似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我自己的不完美也有很多。
专业细节bug多?良心工厂不再?
“这些不足以抹杀这个戏”
在对《外科风云》诸多质疑中,首当其冲的便是剧中关于医疗专业部分的失误和不严谨表达。开播第二天,某医疗行业微博便指出了剧中包含“穿错手术服”、“医生用药错误”在内的诸多错漏,而该条微博也引发了近两万条跟评。在豆瓣上,一些观众也凭着这些bug给该剧打出了1星的低分。为此,正午阳光甚至做出了官方的道歉声明。
对于这些过于专业的细节挑错,李雪也坦诚《外科风云》存在不少瑕疵,但他同样也跟我们介绍了拍摄过程中这些医疗场景实操阶段的不易:该剧所有的医疗镜头大到手术动作、小到器械摆放,甚至是医生简单一句“刀”的指示,都是跟着医疗顾问手把手教学来做的。
Q:医疗剧比较难拍,创作过程中碰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李雪:最大的困难是在实际操作层面上,我们首先不能干扰医院的正常秩序,不能打扰病人,医院的首要任务是治病救人,而不是配合拍摄,所以必须遵守医院的安排,比如我们在手术室拍了十天,其中九天手术室的门是不能打开的,所有跟手术室门、走廊有关的镜头我都要记清楚,在不到八个小时的时间内拍完。进手术室的人数严格限定在18个人,多一个人都不行,怎么办?只能身兼多职。你们看到手术室里的护士,除了一个是跟组演员外,都是我们服装组化妆组的小姑娘,那些手术助手、麻醉医师也是我的执行导演和副导演。
有一个手术需要用到体外循环机,那个机器价值不菲,不可能给我用。我们就用了一个管子,往里灌人工血,是我们道具小哥用嘴嘬来让它流动,为了配合镜头,需要拍很多遍,那一天他喝了好多。
还有我们跟手术室借来的电动胸骨锯,要求是不能沾上道具血,你们镜头里的看到的那个特写,上面的血是后期特效做上去的。戏里陆大夫专长是胸腔镜手术,但是胸腔镜设备只能给我们用四个小时,所有用到胸腔镜的戏必须在这四小时内完成。
包括拍其他医疗场面,大家看到的可能只有20秒的简单缝合,我们也要请教医疗顾问,他会跟我讲具体步骤,到底要截取哪一段?要准确的知道医生哪只手拿什么?旁边该怎么配合?几乎每场与医疗有关的戏,都要先搞半小时“科研”,直到把所有动作弄清楚,才能开拍。
说这么多,倒不是为自己的错误开脱,陈道明老师有句话我觉得特别对:“谁让你干这个呢?这些累是你该受的。”是啊,谁让我挑了这个题材呢?我们既然选中了这个剧本,就应该这么做。有bug我承认,但我真的尽力了,至少我对自己有交代了。
Q:拍手术室镜头的时候,很少会有身体部分直观的镜头,为什么?
李雪:这是必须要顾及到的,七点半到九点半,很多观众都在吃饭,不太可能让很多电视剧观众看到这些,而且审查的时候也有一些关于血腥尺度的问题,我们也就不敢太多放这些镜头。我们特效道具做了很多模型,反复论证,肺脏、心脏、食管气管等等,做的都非常像,刚开始我也跟侯鸿亮[微博]信誓旦旦地说要拍要做。但做出来以后,考虑到观众,尤其是老人和孩子的承受力,我自己也放弃了,就用了很多平行或者是略侧的角度。
赵烁:比如那个钢钎贯穿伤手术,钢钎拽出来应该带着一部分肺组织,其实当时我们是完整拍下来的,就是怕观众看了会有生理不适,所以大大剪短了。如果大家一帧帧看的话,其实还能看见一点。
Q:医疗专业上的瑕疵会影响你的表达吗?会看豆瓣上的评论吗?
李雪:瑕疵我承认肯定也会有,有些镜头是我在戏剧表达和剪辑过程中上,过多注意了镜头的美感和角度的好看,忽略了医疗顾问的指导,这个是我应该承担责任。但如果说有一点瑕疵就抹杀这个戏的主旨表达和美学价值,我觉得有点以偏概全了。
Q:对于这些挑刺,站在医疗顾问的角度上怎么看?
韩志义:我觉得总体来说这个电视剧是良心剧,导演们认真敬业在凭良心做事;专业医疗和影视行业隔行太深了,专业性太强了,现在很多吐槽我觉得有些过于苛刻。有些动作,比如无菌原则,它渗透到每个手术医生的骨血里,变成了下意识,不会出错。但演员需要很短的时间里掌握这个,在这个过程中他还要表演、记大量的专业术语、做动作,这个难度要求很大。还有比如手术台上病人怎么摆体位,手术器械怎么摆,垃圾桶怎么放置,无菌台怎么操作,包括麻醉师的器械,屏幕的角度,包括手术过程中的眼神交流。敢于触碰这块我觉得也是很大的勇气,所以我觉得大家应该保护好正午阳光。
披着医疗外衣?人设故事过于戏剧化?
“我不否认这句话”
抛开所谓的专业bug,《外科风云》在剧情故事的呈现上,同样也有不少争议。在医生日常的救病治人之外,靳东和白百何的感情线发展、靳东的复仇之路进阶、扬帆和傅博文的人事斗争、30年前旧案的解密……以至于,不少观众在其中看到了《伪装者》、《琅琊榜》的影子。剧情中,一些过于戏剧化的案例也招来了“矮化病人”、“过于煽情”等评论。国产医疗剧中最常见的“披着医疗剧外衣,实则是拍生活剧”的质疑,在《外科风云》上同样也出现了。对此,李雪表示,他并不否认这个观点,但临摹医疗行业原生态并非是他的初衷:因为他并不想拍特别口水的戏,而想拍矛盾冲突对撞激烈的戏,而他也认同制片人侯鸿亮的观点“法律和医疗,是当下社会里唯一能看到人和人尖锐碰撞的环境。”于是有了这个戏。
Q:有网友说整体剧情会比较慢,你怎么看?
李雪:一个戏快还是慢,是要看信息量的大小。从这个角度来看,我觉得我的戏不慢,不仅不慢,反而有些过于紧凑了。说实话播完第一集我就跟同事讲,坏了,信息量太大,观众可能领会不到。我不敢说我每一场戏、每个镜头一点失误都没有,但我的剧作结构,或是单场戏的镜头结构,都是有它独特的作用和表达的,我非常努力地在做这件事,如果大家以看口水剧的速度快进,你再来评价这部戏可能是不公允的。
Q:很多人把这部戏和《琅琊榜》做比较,因为有类似的复仇情节,做医疗剧有很多入手点,为什么选择这方面入手?
李雪:复仇是一个经典的戏剧主题,不是《琅琊榜》的发明。《琅琊榜》是一种讲述方式,《外科风云》是另一种讲述方式,由于这个戏还没播完,我不好剧透。但往后看你会发现,它与《琅琊榜》确实是不一样的。医疗剧是有各种各样的切入点,选择复仇比较吸引人和戏剧化。当全剧到达高潮的时候,肯定会回归到医疗和人性主题,来表达我们最想说的话。
Q:为了戏剧冲突,案例和人物设置很极端?比如有些人认为你为了突出医生矮化了病人。
李雪:我从没想过要矮化谁,我只是想把某一个现象呈现给大家,医生这个职业很特殊,面对的不是产品而是活生生的人,确实非常辛苦,既要治病,又要学会怎么和人打交道,怎么协调人与人的关系。设置学生处长程慧英这个案例的戏剧作用,是尽量让观众看到人性的多面。我不承认我在这个病例上矮化了病人。程慧英是不对的,但是陆晨曦做的也不对啊,扬帆又利用这这个事件把它放大,更不对。这些都是应该受到批评的行为。
Q:剧中医疗案例在拍摄中的尺度如何把握?
李雪:对一个电视剧来讲,我要在局限的时间、空间和人物关系之内讲述这个故事、情节的质感要强一点,作为一个创作者,我希望戏剧矛盾冲突更激烈,更集中,还要有延续性的发展,但不管陆晨曦扬帆庄恕傅博文这四个人产生任何的纠葛,他们都没有放弃把病人治好,这就是人物的多面,可能这种尖锐的戏剧冲突、戏剧矛盾让大家在观剧的时候有侧重,我想请大家注意到他们的职业道德、职业操守是没有丢的,这是他们的本质。只不过戏剧毕竟要高度的浓缩和集中,我不会老拍一些医生坐那闲聊天或是讲座什么的,我的剧不爱拍那些情景。
Q:男女主角的人设是不是太过于理想化了?
李雪:我就跟陆晨曦非常像,我工作二十年了,我的老师孔导比较放纵我,我有的时候跟孔哥和鸿亮说起来还会拍桌子、瞪眼、说狠话、撂挑子,当然随着年资的增长,也会懂事多了。陆晨曦这个人物是很特别,比较理想化,仁合医院也是理想化的,我们不是在描摹任何医院的现实,它是许多个医院许多个人物的综合体。如果现在观众觉得陆晨曦过于单一和平面,那么再往后你会看到她的变化的。
赵烁:人物要有意思,就必须高度的典型化,以至于很多特点会集中体现在一个人身上。目前来看庄恕可能更加完美一点,但是如果耐心往后看,你会发现庄恕也有他的问题,比如对待感情方面。
Q:医疗剧在国内的审查机制中也比较特殊,你们会去看之前类似题材做研究吗?
李雪:医疗专业,四年是一个更新,包括医疗观念、医疗制度也在不停的变化,我们不想找以前成功的案例来借鉴,我们只想关注当下。
我跟编剧探讨过,这个剧到底是医疗剧还是情节剧?有的人说我们是披着医疗外衣,我不完全否认这句话,这可能说的有点过了,但是我认为如果医疗剧只是描摹现实的话,这不是我的初衷。我只是想通过剧里的故事和鲜活的人物,告诉大家我对这个行业,我和我诸多的创作者的态度是什么。
国产医疗剧的困境
“在力所能及的状态下尽力而为”
从《心术》、《产科医生》、《青年医生》到《外科风云》,每每有国产医疗剧播出,似乎总能引发观众褒贬不齐的口水之争。复杂的审查、制作环境不成熟、观众期待过高……这些因素交叉影响,也令医疗题材被不少观众划归为国产剧雷区。对于选择这样吃力不讨好的题材,李雪表示自己并没有医疗剧的情结,甚至并没有怎么看过过往的国产医疗剧,他纯粹是从这个题材和剧本做出了选择。但在具体拍摄过程中,他还是感受到了实操过程中,医疗题材的诸多不易。
Q:之前有看过相关国产医疗剧吗?
李雪:国产剧看得不多,看过几集《到爱的距离》,其余的没看过。当你一旦进入到剧本阶段后,没有太多时间去看片,大家都在泡在这个项目上,每天上午10点多进工作室,半夜12点才离开,没时间。拉着大家看了一点美剧《黑色警报》,如果你们不看《外科风云》的话,可以去看《黑色警报》,我们很喜欢。
Q:拍这个戏,有没有医疗题材的情结?
李雪:之前没什么太大的医疗剧情结,如果说有,也是在是决定做这个剧之后,跟许多医生聊天、取材、体验生活中产生的。其实我觉得人和人都是一样的,作为医生,你对于生命的态度、对于职业的操守,这个是放之四海皆准的。你对生命的尊重,这才是医疗剧永远的主题,不管是你是什么时候拍的,这个主题是不变的。当然,也要在不断变化的社会当中,找到新鲜的角度,做更深层的读解和展示。
Q:所以还是当做职业剧来拍?
李雪:其实我当成是一个情节剧,但也不绝对准确,等你们看完这个剧,你会发现它包含医疗、爱情、职业、悬疑、反腐……等等很多元素,都会装在里面。你说《伪装者》是什么?家庭还是爱情?悬疑还是动作?很多电视剧,尤其是国产电视剧,很难用类型去界定。除非像美剧那样纯粹的,比如CSI那种纯罪案剧,但人家一季12集,我一个拍44集,还是日播,观众天天都得看,如果我按着一个类型来拍,到12集观众全跑了,不可能,一定是这个筐里装很多东西,不停的给观众新鲜感,满足不同爱好的观众。
Q:国产医疗剧比较不成熟,但观众可能已经看了很多美剧,你怎么看他们可能会以那种标准来看《外科风云》?
李雪:电视剧观众的审美这些年提升很快,口味越来越“刁”,是我们国内整个电视剧行业的工业化程度还不够。
我太理解影视同行们,为什么不太多的触碰这个题材。你们都想看到精彩的那些东西,我的技术、制作能力达不到啊。像《黑色警报》,他们搭的场景我们编剧朱朱看了都说这真的是美国真实的医院的样子。但我搭不起,只能用实景,这是现实,所有影视同行心知肚明,这不是想拍就能拍到的东西。
我们也知道这个题材费力不讨好,但我们在力所能及的状态下,做到尽力而为,至于结果怎么样,交给观众和历史去评价吧。(蒋顺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