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约小三?陈思诚的直男癌公关惨遭群嘲

2017年04月27日 10:39  娱乐专栏  作者:肥罗大电影   我有话说

  文/新浪专栏 水煮娱 肥罗君

  陈思诚再度因为“出轨门“站上了风口浪尖,这一次,他很可能真的是莫名躺枪了。可从他首次回应”出轨门“糟糕的危机应对上看,这样的躺枪似乎又并不冤。

  25日,有网友爆料,陈思诚与此前曾被曝为小三的张璇美国约会,共进午餐还互称“宝宝”。

  首先站出来澄清的不是陈思诚,而是网友故事中的女主角——张璇。26日凌晨,张璇通过微博回应否认该女子是自己。

  4月26日早上,陈思诚首度出声回应,他否认传闻并暗怼“随意一个‘网友说‘都可以变成一个新闻”,但也表示,自己作为公众人物,“被大众消费娱乐无可厚非”。

  对这件事的观察应该分成两部分:一是事实,二是态度。

  首先是从事实上看,陈思诚到底有没有在美国会“小三”,这是判断整件事的基础。二是从态度上看,这是陈思诚首次公开回应出轨门事件,在事实之外,公众愿不愿意接受他的回应,则是另一个问题。

  自媒体时代,造谣成本低,吃瓜群众习惯于轻易对自媒体的推送信以为真,这种集体盲信似乎成为了陈思诚躺枪的引线。如果事件真是一场乌龙,这本应该是陈思诚借机完成危机应对和形象触底反弹的最佳时机,可从网民的反映上看,群嘲似乎依然是主流。

  那么问题就是:陈思诚为什么无法证明美国约会小三是被冤?他错误的“直男癌”式危机管理又为什么难以避免被群嘲的命运?

  真相:美国再次约会小三?可是照片里的女子确实和张璇差别有点大

  张璇是谁?2014年6月,张璇和陈思诚传出过绯闻。

  当时陈思诚工作室回应称该女孩是陈思诚朋友的朋友,并称当天是为工作约见。佟丽娅更是发微博力挺老公,让大家散了,后来又多次向张璇道歉。可是陈思诚出轨门事件之后,此事被旧事重提,很多网民纷纷指责张璇撒谎。

  这一次,有网友表示看到和陈思诚同桌吃饭的女子是张璇..。。

  可是从照片、逻辑和相关事实上看,这样的判断确实有点牵强。

  先看当时的照片,是同一桌子一群人一起吃饭,有男有女,陈思诚和该女子其实并不是挨着坐。就照片来看,两人也没有任何过分亲密的举动,甚至眼神都没有交流,说是美国私会的确是勉强了点。

  从对比图上看,两人的侧颜相差确实有点大。

  再看相关事实。

  陈思诚这次美国之行,是为了《唐人街探案2》踩点,他在微博中说的宝强还没来美国,应该说的是王宝强接下来也会来美国与他会合。有美国餐厅的服务人员晒出了和陈思诚的合照,也确认了陈思诚在美国看景准备拍新戏的这一说法。

  从陈思诚晒出的合影看,现场还有许多同行人员,紧张的看景行程也算不上是私会的最佳时机。

 

  最后是逻辑上判断,面对出轨门后的众目睽睽,即使在美国,任何人都不太可能肆无忌惮地和“小三”在公共餐厅里互称宝宝,因为这无疑是在拿自己的职业生涯开玩笑。

  从事后当事人的反应看,与出轨门后的沉默如谜不同,这一次,男女主角都在第二天做出了微博回应,张璇更是主动晒出了侧颜对比图。

  新媒体时代,当事人敢于这么做,基本已经可以为事件盖章:当时出现在餐厅里的,的确不是张璇。

  可是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既然这则陈思诚美国会小三的新闻可以说漏洞百出,陈思诚为什么还是遭到了网民的群嘲?

  危机:从危机公关的“五度理论”来看,陈思诚出轨门危机应对是个大写的不及格

  从本质上看,陈思诚昨天的发声不仅是对美国会小三传闻的回应,更是第一次就出轨门事件公开回应,也可以说,这是一次迟到的危机管理。

  先看陈思诚微博全文:“自媒体时代,随意一个“网友说”都可以变成一条新闻。什么时候“新闻”的门槛变这么低了?没错,公众人物就要被大众消费娱乐这无可厚非,但前提是,我们也是人,也有最基本的尊严和底线。我不在意一些误解,但请别影响伤害我的家人。其实就是个手艺人、普通人,没那么好也没那么坏,希望只用作品说话,对人盖棺定论的只有墓志铭。“斗地主”没那么好体力,“转移资产”没那么多心计,还有“宝宝”,宝强还没到美国啊。至于说“炒作”的,本人正在美国为《唐探2》看景,电视剧《远大前程》即将播出……”

  接下来,我们撇去事件本身,用危机公关的“五度理论”来分析一下陈思诚的声明,为什么是一次不成功的危机应对?

  1.速度。

  陈思诚回应发出的时间,距离出轨门事件已经过去3月有余,距离美国约会小三传闻,也已经过去了超过24小时,从事件发生、发酵到众声喧哗,再到陈思诚微博发出,早已错过了危机应对的最佳时机,在大众已经形成固定印象之后才做出应对,回应速度之迟缓,造成了舆情事态的进一步恶化。

  2.态度。

  文中多个细节都体现出,陈思诚的“英雄”式心态,他先是质疑时下新闻门槛低,“随便一个‘网友说’都可以变成一条新闻。”但又及时表现大度,自己作为公众人物,“被大众消费娱乐无可厚非。”接着是煽情——希望舆论“别伤害我的家人”,最后还不忘言志,自己“不在意误解”,愿“用作品说话”。

  各种态度都有了,唯独没有一丝一毫认错的态度。

  陈思诚的回应基本将自己塑造成一个一尘不染的孤胆英雄,独自面对着整个世界的冷漠与诋毁,这种危机应对的人设不是不能用,但却必须分情况和场合,而此时的陈思诚无疑是最不合适采用这种人设的人,因为它鲜明地向公众传递了一种态度:拒绝认错。

  3.角度。

  文中提到“和‘宝宝’吃饭,可宝强还没到美国呢”。这里其实是采取了一种幽默的角度,试图四两拨千斤,让舆论质疑谈笑间灰飞烟灭。但在紧绷的舆论环境下,故作幽默的回应恰恰可能是最糟的措辞。

  

  从网民留言看,许多人对这种“宝宝”角度产生了巨大的反感,拿王宝强说事实际上产生了反效果。

  4.风度。

  “没错,公众人物就要被大众消费娱乐这无可厚非,但前提是,我们也是人,也有最基本的尊严和底线。”此句用词极为精准,话语铿锵有力,原本是非常合适的气度展示,可是在具体的舆论场景中,“大气”却变成了“小气”。

  5.制度。

  所谓制度,通常是指企业加强制度管理等相关内容。就个人来说,则是对风险做出制度性防范的措施,对陈思诚而言,大众此刻最想听到的,应该是对个人操守的表态,可是陈思诚的回应是“用作品说话”,这显然并不是公众最想听到的制度表达。

  实际上,这本应该是陈思诚近期沉底的个人形象最佳的翻身契机,一次正确诚恳的危机应对,完全可以取得多赢的局面:

  1.对陈思诚,如果诚恳道歉,说明真相,表达态度,完全可能转危为机,启动个人人设的重建。

  2.对《远大前程》和《唐人街探案2》,通过主动道歉,能够最大限度降低公众的反感情绪,为新片上映排雷。

  3.对整个行业,提醒那些还在游戏人间的娱乐圈已婚人士,游戏有风险,出轨需三思。

  可是陈思诚错误的直男癌式危机管理,却错过了这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

  因果:陈思诚很可能没去美国会小三,为啥这么多人炸了?

  从更长的时间跨度看,出轨门事件后,不能说陈思诚没有危机公关,但陈思诚的危机公关几乎都走到了危机公关的反面。

  1月16日佟丽娅首次对事件发声表示“重新开始,丫丫加油”。

  而晚些时候陈思诚也发朋友圈表示“谢谢朋友们的关心!没离婚!不信谣!不传谣!我们都好,也相信明天会更好”。

  这样的危机处置,既没有回应事实,更暗指舆论造谣,当然不可能起到缓解危机的作用。

  更引发非议的是:陈思诚过去的确上演过诸多像“烫烟头“这样的戏码,在出轨门曝光之前,它们静静地呆在岁月里,可是当事件曝光,它们很快都被媒体重新挖掘上线。

  应该说这些事件中不乏公众误解和媒体的放大解读,但陈思诚的鸵鸟式应对,显然没有给公众一个理性看待事件的理由。

  于是事实就是:作为导演的陈思诚的影响力依然很大,新片和新剧并未受到影响,商业运作上仍有巨大的前景,但作为明星的陈思诚,几乎丧失了路人观众的认可。

  可以说陈思诚给后来者指出了一条顶住绯闻负面影响坚持站在娱乐圈之巅的道路,但是请注意,这条路上,舆论的反噬作用从未消失。

  《唐人街探案》中有一句启示危机管理的经典台词:“其实没有人在意真相,人们只会希望看到自己希望看到的那个真相。”为什么陈思诚美国约会小三很可能是一场新媒体时代的乌龙风波,可他的危机应对却还是引发了群嘲?答案都在这句台词里。

  陈思诚用一场失败的直男癌式危机公关,将一次绝地反击的机会,变成了又一场拒不认错的表演。而公众利用这个新媒体时代,制造了一个他们认定的真相,即使那并不是全部的真相。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陈思诚 出轨 佟丽娅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