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口碑好收视低 算是一部好剧么?

2017年05月31日 11:15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剧版《白鹿原》播出至今,很多人不禁要问,《白鹿原》为何口碑好却收视低,收视不高的《白鹿原》究竟算不算一个好国剧呢?

《白鹿原》海报 《白鹿原》海报
何冰 张嘉译 何冰 张嘉译

  毫无疑问,《白鹿原》和《欢乐颂2》,是当下颇受舆论场关注的国剧。

  有意思的是,这两部剧总是被“绑定”着谈。

  《白鹿原》豆瓣评分9.0,堪称“神作”,可是收视不佳;《欢乐颂2》豆瓣评分5.3,广遭吐槽,收视率却名列前茅。一个是看的人不多,但看过的普遍都说好;一个是看过的普遍不满意但是观众超多,其中呈现的矛盾不免引人深思。

  很多人不禁要问,《白鹿原》为何口碑好却收视低,收视不高的《白鹿原》究竟算不算一个好国剧呢?

  《白鹿原》彰显良心气质 好作品不只看收视率

  5月10日,电视剧《白鹿原》复播,重现荧屏。这部立项十六载,耗资三亿的“大手笔”在上映前引人期待,在播映时收视却不尽人意。平均收视率尚不过1,与同期《欢乐颂2》相比,无论是话题热度、收视程度、网络点击量都形成较悬殊的差距。但与低收视相伴的却是“自来水”的好口碑。豆瓣评分9分,将近65%的观众打5分,在当今国产剧中实为惊人的高赞。“有味道的好剧。”“无论大小人物的形象都是立体饱满。”观众的普遍好评也映衬出这部剧“叫好不叫座”的尴尬。

  这部剧为何收视不高,网上分析原因众多。笔者问过身边几位朋友,给出的答案虽简单却也实在——剧集太长没耐心;宏大叙事历史题材感觉略沉重、不够欢快;近些年改编当代经典作品成功的电视剧并不多,《白鹿原》太过经典,改得不好怕看了更糟心,莫不如不看。细细想来,这几点确实是当下普遍观众的真实想法。

  《白鹿原》的集数,几乎相当于当今两、三部剧集的长度。追剧也是一场身体和精神的马拉松,需要足够的耐性和兴趣。而偏偏这又是一部远离社会现实,反映历史环境中特定地域人群的宏大作品。面对愈发年轻化的剧集受众,读过《白鹿原》小说的年轻人还好,没读过的年轻人单看前几集则很难被吸引。再缺少俊男靓女的颜值加持,自然与《择天记》《欢乐颂2》等时髦剧难以抗衡。翻拍当代经典,又要冒着被“原著党”挑剔的风险,赢得认可更是不易。

  但换个角度想,《白鹿原》的可贵不也恰在于此么?与内容注水、台词雷人的敷衍剧集相比,《白鹿原》剧组踏踏实实地对原著进行创造性改编,在尽力保留原作精髓的基础上,让剧情故事紧凑有序,确保剧集是浓缩的精华。翻拍一部50万字的当代经典,剧组没有因为经费或周期刻意删改原著,而是力求全面展示原著整体样貌,这无疑与当下对原作肆意乱改、随意删减的创作观形成鲜明的对比。

  而在人物的塑造上,张嘉译、何冰等演员的演技都是可圈可点。对小脚女性走路步态的认真还原,北京人何冰地道纯正的陕西话,白嘉轩、鹿子霖、朱先生等人物逼真精妙的情绪展示,无疑不透露着“老戏骨”的魅力。这份魅力在当下有多么宝贵已无需多言。

  更重要的,是主创团队有一颗致敬经典、传承经典的虔诚之心。作为艺术总监兼主演的张嘉译曾说“我唯一能做的就是靠近靠近再靠近。”靠近的是什么,是经典在心中的位置,越努力靠近,剧就可能做得越扎实。筹备、拍摄过程中,导演刘江[微博]、编剧申捷、主演张嘉译都有压力太大而心力俱疲之感,但是出于一份要做出经典的决心,要用一部好剧传承好这部名作的本心,他们不怕重新搭景、反复打磨,只为求得最好的效果。这一点一滴用心有力的付出正是如今影视制作人应有的创作态度。

  评价一部剧是否成功,收视率、点击率是指标,但不是唯一指标,还要看艺术价值、完成水准和示范意义。从这些综合角度看,《白鹿原》算得上一部优质的国剧佳作,尽管它没有流量“鲜肉”领衔,还没有成为“爆款”剧,但它所具备的艺术水准,凝结的心思汗水,无疑会为这部剧带来更深远的口碑影响,也足以为国剧提供一个坚实有力的样本——即使在浅阅读、快节奏时代,我们也有一群愿意致敬经典、创作经典、传承经典的艺术匠人。

  说到艺术匠人,不免会想到当下影视创作人才队伍的问题。面对当下文艺市场的火热局面,影视专业人才却出现爆冷的窘境——

  影视产业暴露人才短板 好创意、好技术依旧稀缺

  近日光明日报刊文,分析当下国内影视产业在人才队伍培养上的问题,指出“人才培养日益成为影视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点和突破口。”专业技术人才和创意人才的短缺成为制约中国影视产业长效发展的重要因素。科班教学与社会实践的脱节,灯光、摄影等从业人员技术素养的缺失,创作队伍生产能力不足,中国影视产业的人才地基显然不够牢固坚实。

  电影《天下无贼》里黎叔说过一句话“二十一世纪什么最贵?人才!”显然十多年过去,这句话在各行各业被更深入地映证。中国影视产业发展至今天,资金规模、渠道样式、技术手段都已实现了质的飞跃,但影视创作本质上依靠的还是人,缺乏扎实的人才基础,再牛的硬件提升也带动不了产业的真正升级。

  近些年不乏对影视人才稀缺的喟叹。很多专业科班出身的学生眼高手低,一线实践能力不尽人意,暴露的恰是当下学院教育在实践指导层面的缺失。而类似于灯光、制片等基础工作,从业者很多是通过朋友介绍、熟人推荐,缺乏专业素养。事实上,这些看似基础的场务工作、技术操作对影视制作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关系着产品的呈现效果。正因此,冯小刚[微博]导演曾提出要成立影视产业的“蓝翔技校”,专门培养技术人才,这份思考的背后暴露出解决影视技术“人才荒”的问题已十分迫切 。

  但技术之外,更重要的是创意和创作。再高超的匠人,没有出色的设计、出众的创意,所做之物只能算精不能算好。近些年国产影视一向最为诟病之处就是有的作品剧本太水,内容粗糙,不乏潦草、抄袭之作,这种创意和创作力的匮乏直接影响产品水准和市场反馈。有“高原”而缺“高峰”,恰说明我们要更努力培养能攀峰的人才。

  拥有专注的热情、充分的专业基础、熟识行业特性、保持个人的创作特质、不断丰富知识眼界,是一个优秀创作人应有的素养,而这种素养的培养不能贪图速成,否则会加重行业的浮躁和功利气息。影视制作公司可以大胆启用新人去参与制作,聆听他们的构想,带动“潜力股”们在实践中不断地磨练发展。

  近些年,无论是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发起主办的青葱计划还是阿里影业的A计划,不断推出的优秀人才扶持计划让我们看到了监管部门和从业者们在这方面的认真努力。希望在未来,有更多优秀的影视从业人才能够涌现出来,也有更多的慧眼和良机与他们相遇。(图片选自网络)(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文艺九局工作室 王子潇)

(责编:vhaha)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娱乐看点+ 更多
热门搜索微博热搜
热点微博
高清美图+ 更多
精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