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玛花开》扶贫不易 王伟民深入一线用心取真经

《索玛花开》扶贫不易 王伟民深入一线用心取真经
2017年11月27日 17:25 新浪娱乐

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索玛花开》日前正在热播,导演王伟民为深入了解展现真实,深入凉山扶贫一线取真经,保质保量用心拍摄。

王伟民导演现场工作照 王伟民导演现场工作照
王伟民导演现场花絮照 王伟民导演现场花絮照

  新浪娱乐讯 首部展现国家精准扶贫面貌的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索玛花开》日前正在央视热播,这也是著名导演王伟民继《彝海结盟》、《我的1977》后再次挑战主旋律题材的作品,汇聚了王力可[微博]、于晓光[微博]、巫刚、原维、谭洋、张汇仓等众多实力演员加盟。《索玛花开》以独特的视角讲述了四川凉山少数民族同胞在党的领导下脱贫致富的故事,而导演王伟民也在第一时间为观众披露了许多幕后独家故事。

  扶贫不简单 王伟民深入一线取真经

  “隔行如隔山,扶贫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如果只是给予一定的物质帮助或者是搞几个样板工程就认为是万事大吉,那就大错特错。”为了获得一手数据和直观感受,王伟民一边和当地干部、群众同吃同住。一边拿起书本,对扶贫资料进行了进行了长达半个月的恶补。“常常是为了剧本中的一个细节,半夜十二点给人家干部打电话。不为别的,只是想自己拍的东西贴近他们的生活。起码看起来像那么回事。”日子久了,王伟民自嘲也是半个扶贫干部,他坦言经过学习后,才知道凉山的每个小村落,都有扶贫干部的身影。虽然这些人默默无闻,但做出的却是犹如万里长城一般的事迹。

  功夫不负有心人。《索玛花开》一经播出,便以真实的画面和接地气儿的表演征服了观众。也再次证明了王伟民在主旋律题材的独特眼光和精准把控。

  保质保量 拍摄处处下功夫

  近年来,曾是荧屏宠儿的主旋律作品几度陷入了尴尬的境遇,年轻观众的流失却日益增长。主旋律是否到了退出历史舞台的地步?王伟民的答案是否定的。“是我们(影视从业者)忘记了影视剧的核心元素——可看性,例如厨师的好坏,最终是由菜品好吃与否来决定。”秉承这一理念,从早期的《红色利剑》、《远东第一监狱》等作品到《彝海结盟》以及在中美电视节上大放光彩的《我的1997》,王伟民用实力践行着自己的梦想,兑现了自己对主旋律的承诺。

  此次拍摄《索玛花开》,王伟民创下了拍摄周期仅用七十五天的纪录。这对王伟民个人和他的团队来讲,是一次巨大的考验。“时间,首先是时间。接到手的时候就知道要作为十九大献礼剧,但剧本的创作才刚刚开始,所以只能是边拍边写。相类似的情况在《我的1997》中出现过,但比前者更紧迫。”而在时间吃紧的因素之外,如何把握真实事件与戏剧元素二者之间的平衡也是摆在王伟民面前的难题之一。“我们把故事简洁明快的讲出来就好。”围绕这一原则,王伟民把自己带入到剧中村民的角度来描写一次次矛盾冲突,使得全剧在细节上既有戏剧性的精彩看点,也有贴近生活的烟火气息。

  据悉,正在央视热播的《索玛花开》经过前期的剧情铺垫,如今已渐入佳境。面对扶贫工作的深入,谷莫村积蓄已久的矛盾逐渐浮出水面,而扶贫干部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左右为难也让观众揪心不已。11月的央视荧屏,注定属于《索玛花开》。

(责编:得得)
新浪娱乐公众号
新浪娱乐公众号

更多娱乐八卦、明星独家视频、音频,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entertainment)

娱乐看点

高清美图

明星势力榜

票房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