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野水稻”乐队赴英演出 二胡琵琶奏R&B震了老外(组图)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02月19日00:46 北京娱乐信报
“野水稻”乐队赴英演出二胡琵琶奏R&B震了老外(组图)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中国驻英大使馆总领事(后排左四)和威茅斯市长(后排左五)对“野水稻”的演出大加赞赏。
“野水稻”乐队赴英演出二胡琵琶奏R&B震了老外(组图)
两名英国乐手好奇地看着“野水稻”的彩排。

“野水稻”乐队赴英演出二胡琵琶奏R&B震了老外(组图)
对中国民乐了解不多,英国乐手有点郁闷。

“野水稻”乐队赴英演出二胡琵琶奏R&B震了老外(组图)
女市长:二胡只有两根弦吗?

  春节前夕,一支由8个女孩组成的民乐队“野水稻”飞赴英国参加了中国文化节的演出。4场演出下来,当地媒体和观众一片赞誉。那些陌生的中国乐器,那8个漂亮活泼的中国女孩让英国观众欢喜之情溢于言表。一对儿英国土生土长的老两口甚至一场不落在剧场连泡了4天,老太太说:“太美了,英国没有这么漂亮的女孩!”老先生说:“中国的乐器太神奇了,但我听懂了!”

  实际上在英国,“野水稻”为观众呈上的不仅仅是那些有着上千年历史的中国传统乐器,她们在4场演出中都请来了伦敦极负盛名的5名流行乐手,在舞台上,这些西洋电声乐器不是摆设,也不是陪衬,8个中国女孩、5个英国男人一起完成了一次中西方经典音乐的碰撞与交融。怪不得那位老先生说“听懂了”,严格地说起来,这4场演出并非中国民乐的展示,而是与英国乐手合作完成的一种不知道叫什么名字的好听声响,展示的是音乐本身经久的魅力。

  三万五千英尺高空的对话——

  关于“野水稻”的来历

  腊月二十三小年那天,记者随同“野水稻”乐队的总策划方兵先生从北京机场“起飞”。在我的印象里,方兵热情、直爽,而身上偏偏又有一种中国传统文人的气质。我问他近一段时间女子民乐团在国内组建成风,“野水稻”计划如何发展?言外之意也是“野水稻”在群雄并起中将以何种特色求生存?方兵说:“我们要寻找的是人类共通的东西,做能打动人心灵的好音乐。我们做民乐队绝不是作秀,而是希望与西方音乐中的精华做对等的交流、交融,你光用二胡拉出摇滚来也没有用,那只是表面化的模仿,而我们要做的却是在司空见惯中发现闻所未闻的东西。”

  说实在的,方兵热情洋溢的讲演并没能让我对“野水稻”有个形象的认识,只是隐约感觉到他所沉浸和向往的那个无比美妙的情境,倒是他对乐队名称“野水稻”来历的解释让我这个不太关心时事的人很开眼界:

  “野水稻”取自于一个真实的故事,在20世纪末,全球150万亩的水田里都种着同一个品种的水稻,有一天,这些水稻全患上了“黄矮病”,颗粒无收的势态令科学家们束手无策。最终,科学家从印度的一个山谷里找到了一株野生水稻,并提取出了抗“黄矮病”的基因,避免了一场全球性的灾难。而有醒世意味的是,现在,那个生长着野生水稻的山谷也已经变成了水库。

  方兵说:“人类走到20世纪末,全球化的浪潮将五彩斑斓之世界塑造成为地球村,数以亿计的人在电视机前观看同一场体育比赛、喝同一品牌的饮料,强势文化借助经济、科技甚至是军事实力正在形成对弱势文化的挤压甚至是剿灭,文化的多样性正趋于流失,走向单一化……”在3.5万英尺的高空,飞机舷窗外艳阳高照,我的思绪浮想联翩。

  五个一脸迷惑的英国乐手——

  连二胡长什么样都第一次见

  8个小时的时差,飞到伦敦那天还是小年。由于纬度高的缘故,下午4点的伦敦已经黑沉沉的日近黄昏了,再驱车两个多小时到达演出地点——英国海滨城市威茅斯,夜色已经完全降临。

  在一家中国餐馆,与提前到达的乐队8个女孩和当地主办方、协办方诸人匆匆见了面,才知道这次中国文化节的主体就是“野水稻”的4场演出,演出中还有5名来自伦敦的流行乐手参与,他们在英国流行音乐界非常著名,曾与克雷格·大卫等明星长期合作,但对于中国民乐却是一无所知,其中有的人甚至连二胡长什么样都没见过。

  第二天,在当地最大的剧场里,不远万里而来的“野水稻”终于和五个英国小伙子见了面,语言的陌生加上对彼此音乐的不熟悉,“野水稻”一曲奏罢5个英国人傻了眼,几个人不停地翻腾乐谱,一遍遍地尝试与“野水稻”进行合奏,不过折腾了几遍还是找不到感觉。后来他们索性临时补习中国民乐知识,围拢到中国女孩们身边看看二胡、摸摸琵琶,女孩们也用不熟练的英语向他们介绍这些乐器的特点、历史等等,第一天下午的排练就这么过去了。但是半天的热身时间终究没有白费,从第二天开始,5个英国人仿佛突然找到了灵感,逐渐在民乐的声响中游刃有余,以至于后来真正演出时,他们都敢大段大段地与中国姑娘们配合着进行精彩的即兴表演。

  十几首原创乐曲中西合璧——

  《峰回路转》英文名叫“中国R&B”

  除了艺术总监方兵,“野水稻”乐队另一位“领导”也很值得一提,那就是乐队所有新曲目的创作者、中央音乐学院教授阮昆申,同时他也是《汉武大帝》、《亲情树》等热播电视剧的音乐创作。他为“野水稻”创作了十几首全新的曲目,像《野水稻》、《西风烈》、《人间四月天》、《锦瑟五十弦》、《天下英雄》、《峰回路转》等等,他的作品风格出于民乐,又与民乐的传统韵味完全不同,是精彩的世界音乐作品,对西方现代乐器的使用尤其恰到好处。

  不过在英国演出时,这些古色古香的乐曲名字的译法也很有意思,像乐队名字“野水稻”被翻译成了“SweetDollEast”,翻译过来就是“东方甜妞”,《西风烈》、《人间四月天》、《锦瑟五十弦》这些古色古香的名字就只能翻译成“猛烈的西风”、“四月的一天”、“多彩琴弦”,所有曲目中译得最有意思的是《峰回路转》,被译成“ChineseR&B”(中国R&B),在后来4天的演出里,每当这个曲目报出来都会引得观众一阵笑,不过当中国民乐奏出的R&B风格乐曲响起时,大家又都格外卖力地鼓掌。

  两个兴高采烈的政府官员——

  中国驻英使馆总领事盛赞演出

  年前的那段时间,“野水稻”在威茅斯的演出成了当地及周边几个城市最引人注目的盛事,当地报纸在演出一周前就开始了大规模的连续报道,乐队彩排的大幅照片也在报纸显著位置占了足足小半个版。演出前一天,英国著名的BBC电视台以及香港凤凰卫视和许多当地的电台都报道了这次演出,言词中尤其对中西合璧的大胆尝试寄予厚望。

  2月4日晚的首场演出,威茅斯的女市长及各界名流纷纷来到剧院,中国驻英大使馆的总领事也带着两名工作人员从伦敦赶过来,这让活动的主办方都感到意外。演出结束后,所有观众都显得激动不已,整个剧院里“非常棒”这个词满天飞,许多观众都在问有没有“野水稻”的CD卖,下次什么时候再来。威茅斯的女市长还上台和队员学起了拉二胡,中国大使馆的总领事也紧紧地握着演员的手说:“这是奇迹,我们应该多进行这样的交流。”

  后记:

  在威茅斯的几天里,当地的承办人、已在英国生活了16年的华人杰森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谈话里他屡次提到文化交流对于两个国家之间相互了解、相互认同的重要性,而要达到此目的,就不得不提起方兵在对“野水稻”进行整体策划之初提出的概念:对等交流,平等,平视,双向的认同。

  在方兵的理念里,民乐队组合不应该只是一种跟风的病态的时髦,“那不是给外国人端着咖啡看两眼的新鲜玩意,所以我们重视作品,一切形式上的东西都不重要,也是没有生命力的。我们希望用民乐的经典与别人的经典合作出新经典,做到交流、交融、交汇,摘取的是音乐上的果实,而不是别的什么。”

  在与方兵的多次谈话里,我始终希望能对国内方兴未艾的民乐队组建潮捋出一些头绪,因为很多人都有或多或少的担忧,不愿意看到这仅仅是一波昙花一现的时尚风潮,真心希望这个民乐大作的时期过去后能留下点什么。而作为一个乐队的策划者,方兵在很多时候更重理念,更喜高屋建瓴,我就常琢磨:如果理念代表着未来,那么在这股民乐风潮中多留出一些思考的空间恐怕也是眼下值得做的一件事。

  信报记者大鸣/文并摄
| 推荐 | | 打印 | 下载点点通 |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东方美女
迷人风情性感姿态
金鸡送福
恭喜发财图铃拿来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