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问今日的蜀道啊,行路有多难?”1987年,著名诗人余光中带着淡淡的忧伤,发出上面的愁绪。17年过去了,带着深深的思念,昨(22)日下午,余光中携夫人飞抵成都。他的出现绝不亚于明星,宽敞的机场出口被挤了个水泄不通,而最让余光中激动的是,神交数十载的诗友流沙河于第一时间在出口迎接他。在人群的簇拥下,没有拥抱、没有过多的语言,两位老人安静地相见,但从两人紧张的表情和并肩而行的和谐上不难看出,老人心中正压抑着8年后重逢的莫大喜悦。
等待
记者错认余光中
昨日,余光中一行从香港取道直飞成都。闻讯后,成都众记者、各路诗迷倾城出动,早早守候在机场出口。来往旅客看到这个阵仗,第一反应就是娱乐圈某位大腕将光临蓉城。当记者报出“余光中”的名字,很多旅客都表示不认识;但当记者念出“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的诗句时,众人恍然大悟,兴奋地说:“《乡愁》嘛,我晓得!”听说写这首诗的诗人马上要到成都,旅客们很快挤进人群,希望一睹“《乡愁》之父”的庐山真面目。
下午2时,在等待了近一个小时后,余光中乘坐的航班开始下客,所有上了年纪的老人都成了媒体闪光灯的目标。这时一位坐着轮椅的老人出现在客流中,随着接机人群中一声亲切地呼唤:“幺爸!”众记者一哄而上,闪光灯一阵狂闪。短暂的疯狂后,轮椅上的老人惶恐地左顾右盼,操着纯正的成都口音问道:“你们干啥子?”众记者定睛一看,认错人了!
期盼
流沙河翘首候老友
在等候的人群中,有一位精神矍铄的老者尤为引人注目,他就是与余光中有着深厚友谊的川籍诗人流沙河。据悉,两人的神交早在余光中在香港时就开始了,两人此前很喜欢对方的诗歌,一直以书信交往,并于8年前见面叙旧。
昨日,记者到达机场时,流沙河已经在出口处翘首以盼。一顶毛线小帽、厚厚的大衣、运动鞋,流沙河一身平实的打扮让记者略感意外,见阔别多年的老友应该隆重点吧?对此,流沙河平静地说:“没什么特别的!朋友见面嘛。”记者问他见到余光中后第一句话会说什么,流沙河开怀大笑:“嘿!你们个个都是一流的导演哦?想叫我说什么呢?该说什么见了面自然就有了,现在想好不是很假吗?”在等待的过程中,老人始终双脚并拢站得直直的,生怕错过了老友。
相聚
二老紧紧地手拉手
下午2:30,白发苍苍的余光中与夫人姗姗而来,或许是有认错人的前车之鉴,媒体们都没有轻举妄动。这时,流沙河一个箭步冲上前,亲切地喊道:“光中!”还没来得及握住老友的手,众记者已经将两人分开。流沙河急了,拍着巴掌连连自责:“糟了糟了!光中被包围了,我要去解救他!”说完,流沙河冲进重围,紧紧地靠着老友的肩,伸出手臂,当起了临时保镖。在人群的簇拥下,两位老人紧紧握住双手,激动得热泪盈眶。他们就这样手拉手地走着,久久不愿分开。
昨日与余光中同期抵蓉的还有诗人犁青夫妇,而诗人舒婷已于昨日上午到达成都。今日下午,各位诗人将共同出席武侯祠举行的“千秋蜀汉风·武侯海峡诗歌楹联会”。届时,余光中、舒婷、林莽、洛夫、李元洛、犁青等诗人,将与本土著名文化名人流沙河、钱来忠、何应辉以及成都的诗歌爱好者们聚集一堂。余光中等嘉宾还会亲自登台吟诵自己的代表作。
早报记者肖姗姗摄影向宁
【乡愁】(节选)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搜索一下余光中,找到相关网页共151,000篇。诗人余光中,福建永春人,1928年生于南京。抗战时期在四川读中学,后来在金陵大学与厦门大学就学,1952年在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1959年获爱奥华大学硕士。1974年至1985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1985年迄今,在高雄市中山大学外文系任教,并担任文学院长6年。余光中作品多产,风格多变,近年在内地各地出版的诗选、散文选、评论选、翻译等书,近20种。他的《乡愁》一诗传遍华人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