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银色经典——《斩虎屠龙剑》侠客电影的“五轮书”(图)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02月26日02:31 北京娱乐信报
银色经典——《斩虎屠龙剑》侠客电影的“五轮书”(图)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出品日期:1972-1974

  导演:三隅研次等

  主演:若山富三郎

  分集片名:《决战柳生》《沙漠大厮杀》《独闯鬼门关》《刺青雪姬》《冥府魔道》《雪原生死道》

  评分:精彩或经典

  再看六部一套的《斩虎屠龙剑》时,有一种刀锋划过颈子的感觉——甚至,能够听到那种让人寒冷彻骨的风声。整整经过了三十余年,电影中的寒光依然耀眼,人斩挥刀的无情与空山灵雨的禅意在思绪中对决着,剑客、人生的影子挥之不去。

  就在人们大赞《东邪西毒》中盲剑客死去的凄美、《洪熙官》里李连杰武功的华丽、《杀死比尔》的暴力美学乃至在全世界都在向香港邵氏电影的大师——胡金铨、张彻、楚原敬礼的时候,谁还记得远远超越着他们的《斩虎屠龙剑》仍热血澎湃地凝视着这个世界?

  曾记否——上世纪70年代,日本的时代剧影片影响了整个世界。《斩虎屠龙剑》讲述江户时代,幕府刑部刽子手“拜一刀”遭柳生家族陷害灭门,与年仅5岁的稚子大五郎逃出生天。当日,父子身穿孝服,力战无敌于天下的柳生剑阵——夕阳之下,柳生掌门烈堂眼睁睁地看着拜一刀杀出一条血路而去。逃出生天后,拜一刀以出租武功为生,酬金500两。一时间,江湖中腥风血雨大作,这个推着儿童车闯江湖的水鸥派高手,斩马刀到处,人头落地;破浪剑斩,风云变色。这个威慑天下六十州诸侯,行走在狂涛烈焰之间的人除了令人胆寒的杀气外,那一腔柔情都寄托在幼子大五郎的身上。葵花镡、松皮鞘、板目肌、直烧刃——锋利的宝刀可以斩碎敌人的头颅,却永远无法消除内心的仇恨。他有着和香港著名电影演员黄秋生发胖时相似的身材和脸庞:橘子皮脸、赘肉、一双寒光四射的眼——他名叫若山富三郎,江湖中还有一个更响亮的名字:“带子雄狼”。

  如果说,剑道的真谛来自宫本五藏的《五轮书》——那么,关于侠客电影的无上宝典应该说就是《斩虎屠龙剑》。事实上,电影是一种可抄袭、大量抄袭的艺术创作形式,具有超强的借鉴模仿功能。上世纪70年代的中国武侠电影,曾经是一个我们津津乐道的时代——胡金铨的诗意和张彻的铁血风范直到今天仍让我们惊心动魄,回味无穷。然而,当翻看《斩虎屠龙剑》时便会发现:这种津津乐道的优越感在瞬间消失无踪。那种“诗意”和“铁血”被一阵狂风吹散,只留下淡淡的白梅香气。与《斩虎屠龙剑》相比较,我们70年代的武侠电影太过儿戏,粗糙,人物性格刻画单薄,只重形式而缺乏内涵。画面的表现能力只是画片儿的水平——拍山是山,拍人是人,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融合与联系。空有“玉匣书留想象间”的苍白,没有学会利用剪接的手段麻利地处理“景与人”、“物与人”的关系,基本上不会用镜头讲话。

  但在看《斩虎屠龙剑》时,你却很难分清他到底是属于商业电影或者艺术电影——从故事到动作场面而言,是完全的商业片套路;而从镜头的剪接与处理看,则又完全符合艺术电影的要求。在第二部《独闯鬼门关》中,有一段戏是在山寺中的,拜一刀独坐佛堂,外面下着雨;儿子大五郎安静地站在屋檐下,几个画面利索地切换——将空山灵雨、草里的树蛙、树上蝉蜕和主人公迅速结合在一起。效果之生动、内涵之广阔,表现得淋漓尽致。

  冯旭
| 推荐 | | 打印 | 下载点点通 |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春运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2005年CCTV春节晚会
CBA全明星赛球迷投票
澳网公开赛百年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北京2月新推楼盘一览
新春购房打折信息
《汉武大帝》连载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