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二路演员也要看角 叶少兰:昆曲每年有1000万拨款(图)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02月26日02:32 北京娱乐信报
  虽然叶少兰是京剧叶派小生创始人叶盛兰之子、首届梅花奖获得者、全国政协常委和各种荣誉头衔的拥有者,但他却更喜欢称自己是个京剧演员。他说:“只有这个头衔让我看到自己的责任。”
二路演员也要看角叶少兰:昆曲每年有1000万拨款(图)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叶少兰演《八大锤》

  如前几次采访时一样,叶少兰从书房里拿出他根据记者的采访提纲整理出的“答案”,他说:“这么做对自己负责也是对戏曲负责,不应该在媒体面前信口开河。最近正忙着为‘两会’准备提案,就更不能马虎。”言谈中记者一再被这位京剧艺术家强调的从艺之德感动。“从艺要诚实”,“做艺先做人”,“有艺还要有德”,“做一个明白的演员,不要做一个糊涂的戏匠”,父亲和老一辈艺术家的教导谨记在他的心中。

  正在准备政协提案

  记者:(以下简称记)您是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会议马上就要召开了,您都准备了哪些提案?

  叶少兰(以下简称叶):每年两会,我们都会准备若干提案,主要提案都是围绕如何振兴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如何推进戏曲事业的发展。当然,我这几年的提案中也涉及了如何提高文明素质这个的问题。

  记:您是要呼吁提高演员的文明素质?

  叶:不只是演员。我前几年陆续提到我们媒体要宣传文明进步,特别是电视在黄金时段播放公益广告。这个提案得到了国家的重视。最近我看到不只是中央电视台,还有北京电视台,都在黄金时段播放了公益广告,这对青少年的影响是很大的。今年的具体提案我还在酝酿之中。我是文艺戏曲方面的委员,我的提案涉及的问题肯定和戏曲有关。

  要尊重人才规律

  记:您觉得目前的京剧、昆曲还存在哪些问题?

  叶:人才和规律应该是京剧发展的命根子,如何研究打开京剧市场是当务之急,更是关键课题。我觉得现在这个问题还没弄清楚,这个问题必须用哲学的观点去看待利和弊。为什么市场现在还没有打开?这就得考虑人才和规律的问题。我所说的人才不光是表演人才,还包括编剧、导演、音乐、美术和管理人才等。现在我们必须保护这些人才,而不是简单地号召。要想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必须尊重京剧艺术的发展规律。这一点,绝不能轻视!

  记:能具体说说这个规律吗?

  叶:简单地说,京剧是有行当分工的,什么行当有什么样的基本功训练,走什么样的台步,用什么样的声腔,这就是规律。京剧是不受时空限制的,但又是有生活依据的。唱四句走一个圆场,观众就能相信他已经走了40里,《秋江》里演员就能在台上行船,表现出风浪;《三岔口》就可以在灯火通明的台上表现出伸手不见五指。可是现在很多新编戏把空间全限制死了,把台上摆得实实的、满满的。你想,一个摆着石头立体道具的舞台上,《秋江》的这条船还能划得动吗?演员走个圆场都没动地方,观众能相信他已经走几十里了吗?曾经有位老先生说过,有人问他舞台上为什么不摆点布景呀,他说布景都在演员身上呀。多么经典啊!这就是规律。还比如,京剧要从孩童时练起,成年后练腰腿功就来不及了,培养演员必须从孩子抓起,这都是不可颠覆的规律。

  二路演员也要看角

  记:时代不同了,您认为现在该怎样培养人才呢?

  叶:我赞同普遍培养,但是必须得拔尖子。培养人才不能有你有我,人的条件是不一样的,要抓尖子,抓重点。你看现在的戏曲院团,全是主角、全是一级主演,可京剧是门综合艺术,除了头路,还得有好二路、好三路和好的龙套、武行。一出高质量的戏缺谁也不行。你看我们前辈创作出的戏,方方面面都是精品。电视里经常播放的《野猪林》、《群英会》、《借东风》,从头路到群众演员,包括群众演员的服装没有不精的地方。可是现在呢?一出戏除了主要演员,其他各行各路够水平的不多,这个问题我们应当反思。只有培养出各路人才的精英,才能创造出精品艺术。你看在京剧节上,或者有什么重要演出时,凡是比较完整的都有比较高的质量。二路也要看角,老艺术家中的好二路就是角。我父亲、袁世海先生、裘盛戎先生,这些艺术家也是从二路活演起的呀。而且有的艺术家一辈子是二路,一辈子是角。

  主管部门应当做好后勤保障

  记:您觉得这些问题应该谁来抓?

  叶:我觉得是应该是管理者考虑的问题。你要是想让各行各路演员全都认真,这就需要有好的政策,在管理、贯彻时要研究大家的心理。要想打开市场,就必须研究如何调动人才的积极性。比如演员实践少的问题,特别是武戏演员实践少的问题,应该怎么解决,就要研究。武戏演员天天要练功,又没地方演出,你让他怎么会有积极性?武戏主要靠实践,就像搞体育的一样,必须天天练,但没有演出机会,练好了做什么用?另外,要在工资待遇上让演员没有后顾之忧。昆曲也罢,京剧也罢,都需要国家千方百计地扶持,让演员一门心思搞艺术。现在,有些院团的演员不得不考虑怎么为团里创收,怎么能额外挣点钱贴补家用。演员们各显神通,但不是比艺术,而是比看谁能拉来赞助。我觉得这和艺术建设、创作氛围差距太大了,这使的是两股劲儿。所以,就该由领导来操心后勤保障这些事,演员只管搞艺术。经营问题、资金问题,团里的领导要管,主管部门更要管。

  人才流失到可怕的地步

  记:您近年来做了不少调研,现在京昆人才的流失很严重吗?

  叶:很严重。一个人才国家要培养8年呀,可现在却在大量流失,我很焦虑。上海培养了55名昆曲学员,现在只剩下十几名了。我们去某省调研,他们的年经济投入是3000个亿,可这个省的京剧团连工资带业务创作,每年人均才5000多元,也就是说,每个人每月平均才400多元,难道一个年投入3000个亿的省还养活不了一个代表着中华民族艺术的剧团吗?这个团因为实在周转不了,最后只得把演出场地卖了。其实这个团有很多人才,而且有着很辉煌的历史,他们的传统戏和现代戏都演得很好。这样的团不应该存在吗?我们的昆曲现在全国只有六团一所,这么伟大的艺术,被联合国首批确定为人类口头非物质遗产,现在全部从业人员才600多人,而且大多数人收入偏低,这种流失的速度是不是太快了?太可怕了!在这种待遇下又怎么能制止人才流失?

  国家将每年给昆曲拨款1000万

  记:昆曲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后,有什么变化吗?

  叶:这几年,我们京昆研究室一直在对昆曲做很深入的调查研究,在全国进行了访问、考察、座谈以及完成整理出版昆曲曲谱的工作。国家领导人对于昆曲的保护挖掘和对于京剧的保护都给予了支持。我们曾呼吁国家拨款3000万元扶持昆曲,可是国家最后决定从2005年至2009年,由中央财政每年拨款1000万元作为抢救、保护和扶持昆曲的专项资金。我们现在就是要促使这个计划落实和实施。

  记:这项资金什么时候能拨出?

  叶:现在国家已经有了这个政策,具体什么时候实施、如何运作,我们还不清楚。但是我们要做的是协助国家推进、办好这件事,让钱用到点子上。我希望我们的昆曲院团有了这样的扶持后,能更加努力,为昆曲的继承发展切实做出些成绩。

  动机和效果要统一

  记:您个人对京昆的继承发展有什么建议吗?

  叶:动机和效果要统一。针对京剧昆曲的问题,你们记者也采访过不少人,大家都有好的想法,大家都为这事着急,但是做任何一件事都要调查研究,要看有没有市场。现在我们在经费困难的时候,更要认真思索,不断总结经验。我觉得现在考虑市场不要人云亦云,不要攀比。每个团都要研究自己的优势是什么,不要看别人大制作我们也大制作。要非常客观地看自己,不能放弃自己的优势。

  记:您能举例说明这个问题吗?

  叶:比如我在美国访问讲学时,我的愿望是介绍中国戏曲,介绍中国的优秀民族文化,让它被美国人民认识和接受。但我必须要调查研究美国人对于中国文化了解多少?中国的历史、文化、戏曲从何谈起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我的步骤就是先对翻译讲,再对配备给我的助手和各方面专家、学术管理者讲;他们都听懂了,再给观众讲。因为如果翻译都不懂,只是鹦鹉学舌,我说什么他学什么,效果肯定不好,何况英语词汇跟我们汉语词汇有着很大的差别,有的词是有多重含义的,他没懂,翻译过去的意思也许完全是两样。一开始我就在想,怎么这么好的效果,下面观众都无动于衷呢?后来我发现,翻译把我的意思搞错了。所以我强调,必须先让翻译明白了,他才能配合你。再比如说,粤菜火了、川菜热了、本邦菜流行了、满街都是“麻小”鸭脖子了,所以全聚德要发展热门炒菜了,卖“麻小”不卖烤鸭了,这样全聚德还能有市场吗?全聚德三个字就是烤鸭,即便现在有了其他烤鸭店,但人家就认全聚德,这就是优势和品牌。京昆的优势和品牌就是京昆本身,不是其他热门流行的东西。为了打开市场,放弃了纯正的京昆,去搞热门流行的,结果会没抢到别人的市场,把原来的市场也丢光了。

  信报记者 唐雪薇
| 推荐 | | 打印 | 下载点点通 |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春运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2005年CCTV春节晚会
CBA全明星赛球迷投票
澳网公开赛百年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北京2月新推楼盘一览
新春购房打折信息
《汉武大帝》连载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