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薛伟(左)从中央音乐学院院长王次κ手中接过教授聘书摄影/本报记者王晓溪
上周三,当著名小提琴演奏家薛伟从中央音乐学院院长王次κ手中接过教授聘书的时候,这位多年来一直漂泊海外的音乐家终于“叶落归根”。其实,薛伟只是众多海外学有所成的音乐家回到中央音乐学院任教的人中的一员。近年来,中央音乐学院掀起了一股海外游子回归潮。这种上周三被王次κ称之为“薛伟现象”的回归潮,不仅为音乐学院带来了高涨的人气,也为音乐学院的声誉和教学水准带来良好的影响。
音乐学院:打破常规吸引人才
今年40岁的薛伟是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中国小提琴家,他1986年就获得了柴科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小提琴比赛的银奖,1989年就成为英国皇家音乐学院最年轻的教授,随后他一直在海外漂泊,处于“飞来飞去”的职业演奏家的状态。在授予薛伟教授聘书后,院长王次κ的一席话道出音乐学院吸引人才的“秘密”:“近两年来我们学校在这方面所做的工作是超越常规的,如果按照原有的人事制度,一件事也做不成。在广泛吸纳人才这个目标下,我们要做的就是想尽办法把他们吸引来,并为他们提供一切方便。”
据介绍,每位音乐家回来后,音乐学院不但帮助他们解决住房等实际生活问题,而且对于他们在世界各地的演出也大放绿灯。在教学上会采取适量安排学生和上大课等多种“弹性教学”方式,使得这些人教学演出两不误,这一灵活政策大大激发了海外游子回归的积极性。
“海归”教授:状态稳定渴望传授
对于同意回母校任教,薛伟说:“二十几岁时,我喜欢到各地去旅行演出。但到了这个年龄已不愿意跑得很多,而多年的演奏和教学生涯也给自己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同时也希望自己能有一个稳定的状态,各种因素使得我决定回到母校。”在回答记者作为演奏家如何保证教学的问题时,薛伟认为:“教学是肯定要保证的,上课时间将采取非常灵活的方式。演奏家没有演奏就没有艺术生命,但既然答应来学校任职就要保证教学时间。如果天天去旅行,对学生也是不负责任。”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许多海外游子回国任教都希望自己能够在教学上出成绩。已经在中央音乐学院任教并依然在世界各地歌剧院演出的男高音歌唱家张建一认为:“在音乐表演上,过去中国的人才到外国去为什么要再学习,就是当时在学校学习期间的演出经验太少,而我们在国外积累了很多经验,很希望拿到国内传授给学生,希望学生们以后不要像我们当年那样,出去后还要在表演上从头学起。”而女中音歌唱家梁宁希望自己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她对记者说:“我们回来就是希望能够培养人才,把我们的经验传授给他们。”
记者注意到,在中央音乐学院大批的海外回国任教的著名音乐家中,也有不少并不是从这个学院毕业的,但是他们纷纷选择了到中央音乐学院,为这个全国名牌学府提高了声誉,学生们也为有这样的老师教课而感到自豪和荣耀,中国的音乐事业更是有了光辉的前景。
作者:伦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