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一篇报道引起京沪文化界人士共鸣
实习生刘小军记者张裕报道
本报讯 前天本报刊登《来华海外演出须打假》一文后,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报道“主角”北京交响乐团艺术总监兼指挥谭利华的手机近日更是响个不停,一些业内人士对文章的诸多观点十分赞同,认为“提出了国内演出界蓄存已久的问题”。北京的作曲家王西麟、音乐人甲丁以及上海的蓝为洁和马博敏等人还继续对此提出了看法。
“要
赚钱?就拉几个人去中国。”音乐指挥家汤沐海的母亲、上影厂剪辑师蓝为洁说:“汤沐海告诉我,在国外的音乐圈内经常有人说这样的话。”
“汤沐海在国外呆过,知道哪个海外演出团体属一流,哪家属二流。但是普通的老百姓是很难辨认的。”蓝为洁说。演出商正是利用某些观众对外来演出知之甚少的心理,大肆炒作,把“三流”的演出炒作成“一流”和“顶级”。蓝为洁说:“一翻开报纸,关于某项海外演出的报道,内容、措辞大体相似,诸如‘一流’、‘顶级’等。媒体应该把握分寸,不应为某些作假演出推波助澜。”
上海文广局艺术总监马博敏说,我国对这些虚假演出的违规操作,以及虚高票价和搅乱演出市场的种种行为,不能够予以有效治理,主要是目前相关法规还不健全。现行的一些文化法规,大多是单项的、局部的、应急的和时段性的,缺少能够总揽全局、照应各方、驾驭大势、具有权威的“文化大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