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喋血双雄(图)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03月30日05:27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喋血双雄(图)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图片说明:3月8日,北京,于冬(右)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草莽时期,民营资本投身电影的风险和机遇并存:《有话好好说》让发行该片的董平赚了上千万元;但集资1亿元制作的《鸦片战争》却让大导演谢晋尝到了败走麦城的滋味。

  谢晋,1923年生,中国著名导演。1997年,历史大片《鸦片战争》气势惊人,屡次获奖,但发行上却吃了大败仗。

  董平,保利华亿传媒控股有限公司总裁,从买断《有话好好说》到投拍《卧虎藏龙》等著名影片,华亿早已成了一个品牌。草莽时代(续)

  昨日回放地产商张伟平遇到电影导演张艺谋6年之后,为了帮助朋友张艺谋走出情感和创作的困境,张伟平毅然拿出2600万元砸进了断粮的《有话好好说》。尽管片中大腕云集,张伟平还是亏了个底朝天。《有话好好说》让董平赚了一大票

  《有话好好说》让张伟平的荷包空了许多,却让另一个人赚了个盆满钵满。

  这个人就是董平。

  数年后他成为赫赫有名的保利华亿传媒控股有限公司总裁,但在1996年,“北大华亿”还是一个刚刚注册的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创办人董平的身份是音乐人。

  在大部分投资人逃离中国电影,没几个人主动掏钱去看国产片,谁也不知道拍电影的利润何在的时候,董平看到了寒流下的阳光:任何事情,在它到达最低谷的时候,就意味着离反弹不远了。而在这个时候介入,会用最小的代价获得相当大的收益。

  与张伟平的选择不同,董平选中了电影制作、发行、放映这一链条中的中间环节———发行。他的理念是尽管电影短期内未必能产生回报,但如果拥有了版权,就能够反复使用它、获得利益,在长期内实现回收和盈利。

  我们不得不回头来看中国电影的发行历程。

  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内,中国内地只有一家国营机构拥有所有进入内地的电影的发行权,那就是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在1992民营资本进入电影制作领域的时候,发行仍然是铁板一块,中影公司从上到下一条龙全部管到底。

  真正意义上的电影改革,以1993年元月以“广电字(3)号文件”即《关于当前深化电影行业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及其《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为标志。自此,40多年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电影的统购统销以及由此形成的制片、发行、放映三者之间经济分配上的不合理开始发生重大变化,其中重要一条就是中影公司的全国垄断经营被打破。但问题紧接而来,各省级公司在其行政区域内独家经营、垄断发行以及发行行业中间环节过多的局面仍然普遍存在,制片厂、中影公司与省级公司在发行上的矛盾更加突出。

  1994年8月1日,国家电影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影行业机制改革的通知》。这个文件按照《著作权法》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决定》精神,明确影片(著作权)发行权拥有单位可以直接向北京等21家省市的各级发行、放映单位发行自己的影片。这一指导思想使得电影全行业所有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得到认可,在很大程度上促使市场多主体的形成。

  董平的北大华亿就是在这个时候瞄准市场,单枪匹马与各路诸侯在发行领域混战。与制片厂、中影公司和省级公司的跑马圈地不同的是,他的动作更大胆,更直接———买断影片版权。

  买断版权并不是董平的发明。这一手法与票房分账制,是1995年随着进口大片的引进而让内地电影工作者和民营资本开始看到市场营销这扇大门的开启。1995年开始,部分国产片也以票房分账的形式发行,并且按照大片的方式操作。第一部有此待遇的影片是当年2月上映的《红粉》。

  《红粉》刚在柏林电影节赢得了最佳视觉效果银熊奖,几乎同时,《红粉》在北京的14家一线影院全面推出。以380万元买断了《红粉》(制作成本280万元)发行权的香港大洋公司欣喜地看到,在北京一地就有200万元的票房。10年之后的2005年,《孔雀》几乎是复制了《红粉》的这一手法,同样取得了成功。

  董平几乎没花多少钱就购买了一批经典国产片的版权,并以800万元买下张艺谋的第一部城市片《有话好好说》尝试进行发行,抱着“打平就是胜利”的目标初探电影市场。被张伟平赌气似的抛弃了的《有话好好说》,经董平一番包装后推销出去,尽管没有多少电影营销的经验,但“张艺谋进城”的噱头还是引起了观众的兴趣,当年票房达到在当时看来是不可思议的4600万元!

  一部《有话好好说》,让制作人张伟平亏了1800万元,却让发行人董平挣了上千万元。民营资本进入电影的风险和机遇同时存在,这两位之前对这个行业并不熟悉的投资人,凭着冲动或本能开始在影海里畅游。但不论是受挫者张伟平还是尝到甜头的董平,他们都选择了继续向前,正是这种坚持,才有了几年后名声显赫的新画面和保利华亿两家公司。走私拷贝钻空子从南放到北

  1997年之前的内地电影发行领域虽然开始有北大华亿这样的民营探路者,但大部分江山还牢牢掌握在中影公司和各级电影公司的手里。市场早就放开,但操作还是计划体制下的老套路———大部分影片拍摄的时候根本不考虑发行环节,拍出来就直接进了制片厂的仓库;各级电影公司只盯着进口大片,对国产影片兴趣索然;投资方也对国产影片失去了信心。1995年国产影片的数量是146部,1996年是110部,1997年下滑到88部,而1998年则是创纪录地低至82部!

  同样是1998年,美国生产的影片达到688部,零头都比中国电影多6部!

  1998年全国票房同样惨不忍睹,总共只有14.4亿元。这一年全国投放市场的新旧影片总数是200部以上,其中三分之二是国产片。但《泰坦尼克号》《小鬼当家》这几部进口大片就占据了全年总票房的三分之一,一部《泰坦尼克号》在票房上就击败了100多部国产片的总和。这样的对比,如何不令中国电影人心寒?

  国产影片没人看,进口大片票价又高,观众想看也看不起。市场与发行之间,出现了大量的空当。

  很快就有人看上并利用了这个空当。

  北京保利博纳电影发行有限公司总经理于冬对电影发行有着丰富的经验,这要得益于他在中影公司做过多年的发行。2005年3月7日,在北京西三环外的一个摄影棚里,他讲起了一段往事:

  “1997年我还没从中影公司离开,内地电影发行和放映市场的空当我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但急有什么用呢,政策不变,这个局面就难以打开。这个时候,一批地下发行商看到了这个空当,做起了走私拷贝的行当。

  这些电影拷贝从资格上来说是正规的,都是通过电影局审查,获准在内地公映的。但由于发行不畅,造成主渠道的片子进不了影院。于是这批人就从我国香港、东南亚等地把拷贝走私进来,拎着拷贝,从南走到北,沿途一路放过去。”

  “他们赚钱的方式其实很简单。到了一个城市,就去和当地电影院谈,租他们的影厅放映,放一场给1000元租金,卖的票房归他自己。那个时候大多数电影院的日子都不好过,看到有人送钱上门,自然来者不拒。谈好之后,这些地下发行商就开始忙活起来,什么做宣传车、贴海报、发传单,什么广告词吸引人就用什么,海报铺天盖地贴上街。应该说这是最早一批具有市场营销头脑的人,电影本身具有的商业噱头被他们夸大,没有的噱头则无中生有。你别说,观众还真买他们的账。”

  于冬告诉记者,他认识一个地下发行商,1997年拎着一个拷贝从南放到北,再从北放到南,一年下来净挣了500万元!亿元投资加谢晋《鸦片战争》还是赔了

  在市场的影响下,国家政策终于有所松动。1997年,国家广电总局开始对没有单独出品权的民营公司放开影片单独发行权,政策方面享有同国营制片厂发行影片时一样的权利。

  第一个拿到单片发行权的是四川《鸦片战争》影视制作有限责任公司。这家公司是为《鸦片战争》这一部电影而生。

  投资1亿元的《鸦片战争》联合发行签字仪式在1997年5月4日举行,制片方和发行方希望它是一部票房上成功的影片———这1亿元的拍摄资金全部来自民间集资,没有人愿意拿这笔放在现在依然是巨额投资的钞票来烧着玩。《鸦片战争》以民间集资方式操作并以此成立四川《鸦片战争》影视制作有限责任公司,这一举动在电影界引起强烈反响,它是第一个拿到单片发行权的民营公司这个重要信息反而被人忽略了。

  已过七旬的中国导演大师级人物谢晋被请出山。在这之前,谢晋的名字就是一块金字招牌,但没有多少人意识到,电影已进入票房时代,有了金字招牌不一定就意味着票房保证。制作由大名鼎鼎的谢晋担纲,发行则是由龙头老大中国电影公司与峨眉电影制片厂发行委托方———四川《鸦片战争》影视制作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发行。

  为一部影片的制作和发行特地设立一个公司,这个举措不能说是绝后,起码也是空前,也由此可见各方面对《鸦片战争》的高度重视和志在必得。

  这艘当时中国电影投资最大、完全由民间集资拍摄的影片巨舰在全国人民的热望中起航。为保证它的顺风顺水,中影公司和四川《鸦片战争》影视制作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了该片联合发行中心,共同进行影片宣传策划、发行安排、市场监察等工作。院线的安排也是顶级的———由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牵头组建中华院线,《鸦片战争》将在中华院线15个省市首轮300家影院放映,随后在全国大中城市同时推出。

  1997年6月,《鸦片战争》上映,随后中国内地票房7000万元的数字令媒体欢欣鼓舞。很长一段时间,电影是作为精神产品在中国生存和发展,它的商业价值并不为人看中。在进口大片狂轰滥炸的1997年,国产电影能做到7000万元的票房绝对是一个奇迹。

  但对民间投资方来说,亏的数字远远不止3000万元。扣除发行、宣传、票房分账后,昔日满怀希望投入的巨资能有几成回到荷包里,恐怕就只有流着泪回家细算了。

  年迈的谢晋并不服气。他将影片亏损的原因指向了院线,称据他自己掌握的情况,电影院瞒报的《鸦片战争》票房收入不下千万元。

  即使谢晋所言属实,《鸦片战争》的败走也是不争的事实。

  如果说张伟平在《有话好好说》上吃了制作和发行脱节的亏,那么大导演、大明星加大制作,并不等于能赚上一大笔,《鸦片战争》给民营资本上了生动的一课。本报记者王潇陈舸帆

  明日预告探索时代,完成了原始积累的民营影视公司“蠢蠢欲动”。融资大战硝烟未散,大佬们开始为寻找赚钱高手展开厮杀--在电影界没人搭理冯小刚的时候,王中军将其签到门下;张伟平则孤注一掷地开始打造“张艺谋品牌”。而顺风顺水的董平却意外“栽”在了姜文手上……资本为王之草莽时代关键人物张伟平、张艺谋、董平关键词拷贝走私、《鸦片战争》、单片发行权大事记1994年

  中影将发行权下放至地方。1996年

  张伟平2600万元投拍《有话好好话》,民营资本进入电影走向规模化。1997年

  电影局对民营公司放开影片单独发行权,四川《鸦片战争》影视制作有限责任公司第一个拿到单片发行权。
| 推荐 | | 打印 | 下载点点通 |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第24届香港金像奖
2005中国国际时装周
房贷利率上调
本田雅阁婚礼门事件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房价高难道错在百姓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新浪之道》连载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