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200年只出了一个安徒生(组图)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04月04日00:02 金羊网-羊城晚报
  本报记者 李丽

  4月2日,是安徒生的200岁生日。全世界都在缅怀这位不朽的“童话之父”,念叨他笔下那在天亮时化成了泡沫的小美人鱼、在雪夜里永远睡去的卖火柴的小女孩、长出了天鹅般美丽羽毛的丑小鸭……以及所有那些温暖了全世界人心灵的真、善、美的童话故事。

  很多时候,怀念是因为害怕遗忘。当今天的孩子们更津津乐道于“哈利·波特”和“蜡笔小新”、迄今为止仍没有一位作家能接过“安徒生童话”这面代表纯洁和童真的旗帜时,缅怀安徒生已不仅仅是怀念而已。

  “没有国别”的作家

  1805年,安徒生诞生在丹麦小城欧登塞一个鞋匠的家里,年轻时当过学徒,学过裁缝,也曾在济贫学校上过学,1828年进入哥本哈根大学学习。生活的贫困并未能阻止安徒生心中对美好的向往。1835年,安徒生的第一本童话故事集《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发表了,此后的一生里,他总共创作了近200部童话、6部小说、5部游记、3部自传以及为数不少的诗歌和剧本,作品被翻译成全球80多种语言,深受全世界读者的爱戴,被誉为“没有国别”的作家。

  安徒生的创作可分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童话多充满绮丽的幻想、乐观的精神,体现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特点,代表作有《打火匣》、《小意达的花儿》、《拇指姑娘》、《海的女儿》、《野天鹅》、《丑小鸭》等。中期童话,幻想成分减弱,现实成分相对增强,在鞭挞丑恶、歌颂善良中,表现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白雪皇后》、《影子》、《一滴水》、《母亲的故事》、《演木偶戏的人》等。晚期作品着力描写底层民众的悲苦命运,揭露社会生活的阴冷、黑暗和人间的不平,作品基调低沉,代表作有《柳树下的梦》、《她是一个废物》、《单身汉的睡帽》、《幸运的贝儿》等。
200年只出了一个安徒生(组图)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200年只出了一个安徒生(组图)
曾抚慰中国人的心灵

  中国人对安徒生童话的痴迷,毫不亚于西方。北京大学教授车槿山曾这样惊叹:“在中国百年来的现代史上,安徒生是个非常令人惊讶的独特人物:他绝不仅仅是一位儿童文学的写作高手,事实上,从未有另外一个外国作家像他一样,如此没有裂痕地融入汉语文化中,并对中华民族的心灵塑造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中国,安徒生的确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虽然很多平民百姓并不能说出他的丹麦国籍,但是,对他所讲述的故事却如数家珍。丑小鸭、美人鱼、卖火柴的小女孩等童话形象成了很多中国人童年时代最亲密的伙伴,而安徒生作品中一些特殊的暗喻和象征,如“皇帝的新衣”等,也剥离了异国文化的色彩,成为中国人日常话语中的典型表达。“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大量成年读者也捧起了安徒生童话,其中悲悯、温情的人道主义关怀,抚慰了一代中国人受伤的心灵。
200年只出了一个安徒生(组图)
200年只出了一个安徒生(组图)
200年只出了一个安徒生(组图)
  “安徒生”落伍了吗?

  童话的作用究竟有多重要?著名儿童文学家王泉根曾如此形容:“如果一个儿童在童年阶段没有阅读到童话,他的幻想会比较单薄,情感会比较粗糙,甚至心理会比较扭曲。”当今天的安徒生童话仍然保持着在同类书籍销售市场中的长盛不衰,甚至占中国童话类图书销售的10%左右时,其背后隐现的是一个令人担忧的现实———这么多年了,安徒生依然没有“接班人”吗?

  更令人担忧的是,如今销售的大部分安徒生童话,其读者其实并不是孩子们,而是成年读者。“中国现在的孩子们不会像十几年前那样倾心爱慕安徒生童话了。”丹麦驻广州总领事曹伯义表示,“因为他们有了更多的选择”。这些“更多的选择”中或许包括《哈里·波特》,这部由英国女作家罗琳撰写的系列畅销小说中有着可以送信的猫头鹰、能带你自由飞翔的飞天扫帚以及让任何人都看不到你的隐身披风……这些有趣的玩意,自然比“苦兮兮”的安徒生更容易得到今天的孩子们的宠爱。事实上,今天的孩子确实已经很少看安徒生的童话了。日本动画《蜡笔小新》、美国电影《星球大战》、韩国小说《那小子真帅》,这些都是安徒生童话在今天的“劲敌”。对此业内人士认为,安徒生童话中蕴含的执著、关爱、感恩、同情等价值观并不会随着时代变迁而流逝,整个文化环境对快餐文化的过度宣扬,才是今天的孩子们抛弃经典的根本原因。
200年只出了一个安徒生(组图)
  选择背后的功利化倾向

  一位新华社记者在某图书大厦随机采访了十位成人顾客,他们都承认,自己曾在人生的某一阶段读过安徒生童话,而且至今能够说出一两个安徒生的童话故事。但是当记者问到是否希望自己的孩子也成为安徒生童话里那样的好人时,许多家长都犹豫了……少儿读物的选择者很多时候都是成人,或许正是他们的选择加速了安徒生的“过时”。

  “现在孩子们的阅读要么很功利,要么很另类反叛,这是社会心态的真实反映。现在社会追求的就是这些东西,缺乏对人的关爱。而童话恰恰是真善美的心灵启蒙,是潜移默化的人格、人性的培养和情感教育。”作家黄蓓佳说,“父母们总是担心自己的孩子会吃亏,不适应社会竞争,给他们灌输很多现实的东西,孩子们都成了精明的小大人。其实纯洁天真的心灵最宝贵,希望安徒生能帮助我们找回失落的纯真。”黄蓓佳说出了一个现实———认为安徒生“落伍”的其实并不是孩子们,而是成人。

  跟令人尴尬的中国儿童文学相比,安徒生童话仍是不需要感到羞惭的。4月2日的安徒生诞辰庆典上,便有出版界人士呼吁:“纪念安徒生不应是一场转瞬即逝的盛宴,而应是推动中国原创儿童文学发展的契机。”

  (栩/编制)
| 推荐 | | 打印 | 下载点点通 |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第24届香港金像奖
2005中国国际时装周
房贷利率上调
本田雅阁婚礼门事件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房价高难道错在百姓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新浪之道》连载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