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类型片“集体灭绝”启示录(组图)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04月28日10:46 新京报
  八〇初类型片之结语

  八〇初“类型片”和西方类型片有什么异同?它为何而兴起又为何而衰败?能给今天的中国电影人什么启发?
类型片“集体灭绝”启示录(组图)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类型片“集体灭绝”启示录(组图)
  从1979年的《甜蜜的事业》(上)和2004年《手机》(下)的两张剧照就可以看出,中国内地上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的喜剧片和当代的喜剧片的精神面貌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起码在对男女关系的描写这点上大相径庭。

  八○初类型片走势扫描

类型片“集体灭绝”启示录(组图)
  1985年之后戏曲片再没有出现有影响力的作品。 1981年的《白蛇传》曾创造7亿观众人次的奇迹。
类型片“集体灭绝”启示录(组图)
  1985年的《迷人的乐队》见证了农村片最后的辉煌。1998年的《男妇女主任》可看作是农村片的“孑遗物种”。
类型片“集体灭绝”启示录(组图)
  1982年的《应声阿哥》给小朋友们美好的回忆。上世纪90年代之后已经看不到有影响力的国产儿童片。
类型片“集体灭绝”启示录(组图)
  1980年的《戴手铐的旅客》:反特片的高潮来得太早。反特片消失,今天电视剧领域“进化”出了反特题材剧。
类型片“集体灭绝”启示录(组图)
  八零初的轻喜剧以“帮助落后者”进步为主题,比如1984年的《邮缘》。今天在中国内地流行的“冯氏喜剧”探讨婚外恋等复杂内容。

  猛犸象、雷兽、披毛犀、剑齿虎……各种巨型的哺乳动物曾经在地球上游荡了50万年,而在距今不到1万年间集体灭绝了。这个古生物学的悬案,使人想起中国电影史上的一种现象。

  在上世纪80年代初(包括70年代最后两年),中国内地曾经盛行过多种多样的类型片:喜剧片、农村片、戏曲片、儿童片、反特片……这些电影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观影高潮。而到了2005年,除了“张氏武侠”、“冯氏喜剧”这些勉强称得上“类型”的类型片,以及少数恐怖片,中国内地电影已经很难找到能够一眼区分出“类型”的作品。我们要问:中国内地的“类型片”是如何在如此短的时间内“集体灭绝”的?

  对于巨型哺乳动物的灭绝,有两种学说:环境的变化以及更新锐的哺乳动物———人类的出现。而对于中国内地类型片的“集体灭绝”也有两种可能的解释———市场环境的改变,以及更新锐的“第五代”电影人的兴起。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探索中国内地“类型片”的兴衰史,以及它对今天中国电影的意义。

  名词辨析

  此“类型”不是彼“类型”

  实际上,我们在此考察的“类型片”并非在国际化背景下看到的西方意义上的“类型片”,这个词只是一个有意无用的借用。

  西方意义上的“类型片”是在商业电影发展过程中逐渐固定下来的,它有一种相对固定的模式,所属的类型“告诉”观众可以期待在这部片子里看到些什么,这在无意间简化了宣传的难度,节省了交待影片背景的篇幅。

  而在中国基本上没有形成以类型电影为主体的生产机制,类型电影处于一种含混不清的状态。新中国电影基本上按照“类型题材论”规划影片的生产,比如工业题材、农业题材或战争题材等。它的精神内核不是商业宣传,而是“为人民群众提供各种服务”的理念。

  缘起:计划经济成就“类型片”

  对照一下“十七年”时期与八零年代的类型片,比如戏曲电影《天仙配》与八零年代初上映的《白蛇传》;比如名著改编片《祝福》与八零年代初的《阿Q正传》;比如儿童片《红孩子》、《祖国的花朵》与八零年代初的《泉水叮咚》,都可以看到黑白或彩色光影下一脉相承之处。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教授陈山认为,“我们看80年代初的类型片可以感受到‘十七年’(1949-1966)电影精神很好地延续下来,但是这依旧是一种模糊的类型片意识。因为电视对电影的威胁还没有到来,观众对于电影的饥渴,造就了许多票房奇迹,以及电影刊物的销售奇迹。”

  在“文革”前,各电影厂每年按照生产影片的数量核定流动资金数量,花多少国家给多少,生产出来的影片统一由全国惟一的中影公司收购,确保每部影片的法定利润后,其余利润上缴国家。这种计划经济的方式在“文革”后被延续实行下来,在拍摄多少、拍摄什么影片都由国家计划规定、拍摄资金都由国家下拨的情况下,制片厂松口气,产量增加,利润上升,而发行放映业也享受政策优惠,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它们之间似乎形成新的平衡。

  当时出产“类型片”比较多样的上影厂自有心得,老厂长徐桑楚曾回忆到“每年厂里有一个题材、样式的比例问题。我们把题材分成大、中、下、小三类,大题材作为重点片,每年比例大约四分之一。小题材是普通娱乐片,我们当时叫节目片。

  另外特别要考虑的是每年题材的丰、平、欠问题,比如:今年没有儿童片,明年就应该考虑补欠的问题;今年喜剧比较多,明年就应该多考虑惊险、科幻、音乐片,这样可以保持题材、样式的平衡。“

  困难:电影生存环境发生剧变

  进入上世纪80年代中期,电影环境陆续发生重大变化。1984年,录像业开始起步,电视媒介中大量中外电视剧明显地开始分流电影观众,从1984年-1985年仅仅一年,电影观众就减少了52亿人次。

  相应的电影体制也发生了重大变革。1984年,电影业被规定为企业性质,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并缴税。1985年起,国家同意在一些地区对部分影片票价实行浮动,以缓和电影收入的下降趋势。电影价格体制在经历了35年一贯制(始终维持在50年代的0.2元-0.3元人民币)之后,终于在市场竞争的冲击下出现初步松动。1986年1月,电影局从文化部划归广播电影电视部领导。加强影视统一领导和统筹规划是合并的初衷。1986年之后电影市场进一步萎缩,全国三分之一左右电影发行企业亏损。

  在这种情况下,和统购统销体制紧密联系的“类型片”明显出现了萎缩的趋势,而同时,第五代电影人的崛起也给了“类型片”重大的打击。

  终结者:第五代“反类型”革命

  1984年开始《一个和八个》、《黄土地》等片的相继出现,宣告了中国电影新生代———“第五代”的诞生。陈山表示,“实际上‘第五代’刚出来是反电影和反类型的,好莱坞电影是他们反对的对象,欧洲前卫的艺术观念注入到电影学院为主的‘学院派’导演当中,他们强调回到影像,关注自我意识,是‘影像本体论’、‘作者电影论’,而不是‘观众本体论’了,总迹象就是电影与观众的脱节,电影走到前面去了。但是这种‘高峰体验’并没有运用到常规电影或者说类型电影的实践中去,让总体水平提高。”

  “第五代”的崛起迅速吸引了电影从业者的注意,致使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类型片”变成了“过时的”和“没有吸引力”的。这种状况从后来编写的中国电影史中就可见一斑。比如在钟大丰、舒晓鸣主编的《中国电影史》中,并没有系统地介绍80年代初的“类型片”,一些创造票房奇迹的电影,比如《白蛇传》、《咱们的牛百岁》都没有提及,然而用了12页的篇幅专门论述“第五代”的电影新潮。

  反思:“草根精神”不应抛弃

  值得指出的是,“第五代”电影吸引的更多是电影人,而非电影观众。“第五代”变革造就了电影美学的高峰却逐渐远离了观众和市场,但越来越多探索性质的“零拷贝”影片的出现,却抛弃了观众,观众无缘相见的影片成为各大电影节的座上客,这种怪现状也越来越频繁地发生了。

  回想起来,八零初“类型片”延续“十七年电影”叙事上的天衣无缝使得这些常规性的影片更容易为观众所接纳,这是当代中国电影所缺少的,而更加缺少的是一种为观众着想的“草根精神”。1981年一部“农村片”《喜盈门》不无意外地创造了新中国电影的票房奇迹,而演职人员们“一手把锄头,一手写剧本”的“草根精神”也的确同观众的心贴得紧密,造就了观众对于影片的高度认同。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展望:如今的“类型片”怎么样?

  现在我们看到的“类型片”已同80年代初“题材类型片”有根本性的不同,可以说存在着不同的气质。陈山认为,“有四个不同之处比较明显,首先,80年代初的‘类型片’基本上是走向改革,而如今的‘类型片’的目的是走向市场;那时的‘类型片’的导师是‘十七年电影’,现在导师是好莱坞电影以及香港电影;另外,那时的‘类型片’划分不清晰,严格说来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类型片,比如:农村片、生活片;现在的‘类型片’是国际化统一的称呼,比如;恐怖片、动作片等全球化意义上的;还有比较关键的一点是,以前的‘类型片’没有明星制与其相辅相成,而且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而如今的‘类型片’是在开放市场化的竞争中,并且强调了明星的作用。”

  如今,中国电影人面对空前的挑战。在这个时候,回望一下八零初创造过辉煌的“类型片”,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

  本版采写张悦 刘铮
】【打印】【下载点点通多种方式看新闻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2005年上海国际车展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圆明园工程风波
定远号舰重返威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珠峰科考登顶复测
2005环球小姐赛
家装全流程30天攻略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