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政话剧团,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话剧团的简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直属领导下的一个从事话剧艺术专业的文艺单位。成员全部为现役军人,组建于 1953年 5月。系由原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文艺工作团的戏剧队转化而来。她融会了建国初期解放军部队所属7个文工团的话剧工作者。(合编、导、演、舞台美术专业人员)扩建组成。
话剧艺术在我党所领导的人民军队的各个革命历史阶段,都有着她的光荣业绩,并为我军的各级领导重视,在军旅中各级政治部门的领导下建立起一定的组织,或称宣传队、或称剧社、剧团。文艺工作团、文艺工作队,其活动方式内容,又多以话剧艺术为手段,籍以开展宣传教育工作。远自土地革命之初的1927年冬至1935年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江西根据地,就曾兴起以现代话剧为主的革命戏剧活动。当年的革命根据地内又多是以中国工农红军和地方上的红色游击队的武装斗争为主的革命活动。文艺演出也大多是紧密结合这一斗争形势开展活动的。根据地的话剧主要是在战斗环境下部队中生长起来的。1928年6月,红军文艺宣传队就曾为配合当年的七溪岭战役消灭了国民党扬加轩。杨地生两个师的祝捷大会而演出过话剧《二羊大败七溪岭》。
1930年红一军团就组建起工农红军中的第1个剧社“战士剧社”。军团领导聂荣臻、罗荣桓、罗瑞卿、李卓然、童小鹏等都参加演出《庐山雪》这“话剧剧目。1933年军团政委聂荣臻曾亲自主持,集体创作了话剧《八一》(反映南昌起义的),交由罗瑞卿导演,排练后演出于当年的苏区文艺晚会上。之后,相继有湘鄂西苏区贺龙、周逸群领导的红二军团组建了“战斗剧社”;彭德怀领导的红三军团组建了“火线剧社”;红五军团政治部主任刘伯坚组建了“猛进剧社”。即使在艰苦卓绝的长征途中,一、四方面军懋功会师后,在盛大的联欢会上还曾演出黄镇作剧的《破草鞋》。
那时的剧社(或称宣传队),历来隶属于政治部门领导,成为我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组成部分。这个传统一直延续下来。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后,当那烽火连天的年代,在敌后建立起的各抗日根据地内,在各部队军、旅一级的政治部门领导下(有的更遍及团属单位)似雨后春笋般地建立起剧社、剧团。曾吸收了大批的知识青年及一些来自敌占城市的文艺工作者。当时主要的演出形式除大唱革命歌曲及一些小的舞蹈节目之外,大多以话剧为主。这种以对话为基础的戏剧艺术形式极易为广大农村群众所接受。群众对参加演出的男女演员,尊称为“有知识的文化人”、“政治宣传家”。在战争年代,剧社丰富了广大抗战军民的文化生活,对宣传群众,鼓励群众,团结人民,打击敌人,发动和支持抗战工作,起了巨大作用。对军队内部,在激发广大官兵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以教育部队,巩固和提高部队的战斗力上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始终是部队政治思想工作的一个有力助手。部队每到一个新的驻地,每向广大农村群众宣传一个新的任务或中心工作,或动员参军,或发动春耕秋收,或发动某一战役行动等等,无不要先搭台演出,从而吸引来三乡五里的农民群众,甚或附近岗楼据点里的敌伪人员也纷纷赶来观看。连队的指导员更感叹的称:“一台好戏胜过我讲一星期的政治课!”当年120师的“战斗剧社”;晋察冀军区的“抗敌剧社”;冀中军区的“火线剧社”;冀鲁豫的“战友剧社”;冀热辽的“尖兵剧社”;以及新四军军部文工团及一师的“前线剧社”等单位部长年活跃于大江南北,黄河两岸,太行山侧,直至白山黑水之间。剧团在战斗中巩固扩大,演职员也随着不断的演出工作而锻炼成长。
解放战争期间,我解放大军已控制部分中小城市,回旋区域扩大,并有了相对的稳定局面。剧社、团也随着运动战的形势而进行着广阔的演出实践。人员扩大了,物资器材条件丰富充实了,剧目的艺术质量也显著的提高。加上原国统区及敌占城市里一些在艺术上较有造诣的编、导、演、舞美从业人员随革命形势的发展而不断涌进部队和根据地内;又有经过原鲁艺、部艺、华北联大等艺术教育部门对演艺人员短训班的培训提高,不断输入新鲜血液,这就为全国解放,新中国建成后,又为我人民解放军组建强有力的部队话剧团体,为部队活剧艺术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我人民解放军也进入一个新的建设时期。新中国的初期,百废待举,百业待举。那时刚刚搬进首都东绒线胡同42号院内办公的总政治部文化部,除建立起文艺处、编译处、俱乐部工作处等机构外,也开始筹备组建总政治部直接隶属下的文艺演出单位--总政治部文艺工作团。
初建的总政文工团全称为“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文艺工作团”,也简称为“军委总政文工团”。(1952年修建的排演场小剧场却命名为“军委总政文工团排演场”,这耀眼的十个大字的霓虹灯既竖立在新街口北小铜井胡同的小剧场门首)。团部下辖研究室、戏剧队、乐队、舞蹈队(以后又合并称歌舞剧队),演出股。建团之初即明确以第一届全军宣教文化工作会议上为总政文工团制定的“要建成一个全军专业的、示范的、正规的。代表全军的文工团”为奋斗目标。遵循以毛泽东文艺思想为指导的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也就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在军委和总政的领导下,虽位居总部,身处首都,但一定要坚持面向连队,为兵服务。成员虽来自四面八方却要统一贯彻实施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创作演出主要以军事题材为内容的节目,以宣传解放军、展示我军风貌,以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共产主义精神实施对部队的教育,激励官兵斗志,丰富部队文化生活,以巩固和提高部队战斗力为己任。
1953年当人员齐备时机成熟时,总政文工团所属戏剧队,则由话剧队扩建为更专业明确的话剧单位,定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工团话剧团。直到1980年撤消总政治部文艺工作团的番号,文工团所属的话剧、歌舞。歌剧三团各自分治。建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话剧团的建制番号。
数十年的战斗历程,先后有四百余人次出入于这一单位,无不为部队话剧艺术而努力工作。在既定文艺方向、方针指引下,在历届军委、总政首长及团的各级领导下,以创造性的劳动,建立起话剧团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