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电影宝库 > 第58届戛纳电影节专题 >正文

电影节“搏奖”不再是目的 双解戛纳两大误区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05月16日05:14 北京青年报
电影节“搏奖”不再是目的双解戛纳两大误区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本报记者自法国戛纳报道 从《菊豆》、《霸王别姬》开始,中国人,特别是中国媒体对戛纳影展的关注度可谓与“年”俱增。特别是今年,当中国电影跨过百年,当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电影生产国,当中国首次有两岸三地的三部影片同时进入戛纳竞赛单元……国内媒体对这一向青睐中国,并让中国影人在国际同行面前找到尊严的电影圣地爆发了比以往更加炙热的情怀,然而,当我们的记者走出国门的那一刻,我们是否真的明白了作为国际影展中“国际”一词的概念与规则?我们看到的与我们认知的是否
真的就是正确的?中国人十几年来的戛纳情结是否应该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进行一下理性升级?我们离戛纳究竟是近还是远?

  第58届戛纳影展至今已行程近半,记者昨晚有幸以正式观影人的身份与香港参赛影片《黑社会》的各位主创同时走过红地毯,并观看了影片。同行者还有保利博纳电影发行公司总经理于冬,这位国内资深影人,先后来过两次戛纳电影节,同时也出席过众多类似国际影展。谈及国人对戛纳的认知,于冬认为:“我们其实存在着很大的误解。”

  鼓二十分钟掌完全可能,报道失实是因为我们还没“走”进去

  作为信息传播者,于冬首先把矛头指向了媒体,他说:“虽然这些年看似我们对这样的影展很关注,但真正走进去的人并不多。就连我们的媒体也经常会出现由于缺乏专业知识而做出误导国内读者的报道。比如前年娄烨的《紫蝴蝶》来这里参赛,结果遭到国内媒体的爆啐,说影片放映时观众没几分钟就抬屁股走人,最后只剩下十几个人等。我跟贾樟柯谈到过这个话题,他就认为这种报道只能说明国内媒体不了解国际电影节的程序。”

  于冬拿出了一份王小帅《青红》在本届影展的放映日程。上面标明共放映四场,一场是给媒体的,两场是给片商的,真正给观众放的只有一场。于冬解释道:“正式放映的那场记者是轻易进不去的,门票都是千金难得一张的,观影人也都需着正装。你说怎么可能说看着看着就走?”于冬认为:“那些报道说场面冷清的媒体看的肯定不是正式放片那一场,而是给片商或是媒体看的场次。片商看片是为了选片,他本来也不会看完任何一部影片,他一上午就要看好几部,他们走来走去完全是正常现象。”

  此外,记者提到了鼓掌的问题。去年曾有媒体报道说,影片《十面埋伏》在戛纳放片后得到了全场20分钟的掌声,结果这一描述遭到了国内众多媒体的质疑,表示坚决不相信。于冬分析说:“这还是我们的媒体缺乏相关知识的表现。像在这样的环境下看电影,对观众来说都是一种礼遇。西方人的电影文化与我们有很大的不同。他们对影片及影人的尊重的确是我们没有亲历过现场的人难以理解的。”

  记者在现场看到,《黑社会》放映前后,大规模的掌声总共有三波,首先是开场,其次是当影片一结束,字幕一起,掌声又起;字幕走完,全场灯光一亮,大银幕上出现与观众一同观影的电影主创人员的现场影像,掌声再起,这一波掌声经久不息,每每声音渐小后,又突然爆发新一轮掌声,所有的观众都毕恭毕敬地站在原地认真贡献着掌声。

  “搏奖”不再是目的

  抛开媒体的“误解”,对于中国电影人来说,“我们对戛纳的认知也正在摆脱着原有的误区。”于冬说:“早年我们的导演把片子拿出来就是为了‘搏奖’。但现在我们终于明白了,来戛纳更重要的是来卖片,片子卖得好才会更好地推动这个市场。争夺‘荣誉’已经不再是唯一目标。”

  记者这几天在戛纳街头也看到,像《星战前传Ⅲ》这样仅仅是参展影片,以及那些还没有拍完的如《世界大战》,包括《无极》等,其“嚣张”程度都远大于那些正式参赛片。一块块密集排放的巨型广告牌使得整个戛纳看起来都被这些商业片统治了。而反客为主现象最明显的则是《星战前传Ⅲ》的首映。

  文艺片与商业片各行其道

  浏览近年来国内媒体的声音,不难发现,在戛纳的评选标准上,指摘其商业味道严重背离强调艺术的戛纳规则的话题已成为人们对其品头论足的基调。甚至干脆有媒体直接点击出“戛纳已走到要艺术还是要商业的岔道口。”对于这种论调,于冬不以为然,他说:“戛纳电影节实际早已从一个单纯的评奖层面转变成一个世界电影人的大聚会。作为电影节,它现在最重要的职能是承担起世界最大的电影交易市场的担子。”于冬还举例说:“由于前些年在国际市场打下了良好的名声基础,这回王小帅的《青红》早早就收回了成本,国内市场现在对他已经是纯利了。由此你也能明白为什么像《无极》、《功夫》这样本来跟戛纳毫无关系的片子也要往这里挤。所以我们大可不必非要将金棕榈的评选裹进商业与艺术的‘纠纷’中。你评你的奖,我卖我的片,文艺片与商业片在戛纳始终是在各行其道。”

  结束采访时,于冬感慨道:“中国(内地)去年的电影产量(含与香港合拍片)已达到212部,这个数字已经排在了美国、印度之后,我们的问题不是没片子而是我们的市场不够大,像戛纳这样的顶级电影节,如果我们再简单地把它仅仅视为‘为国争光’且屡试不爽的乐土,那就大错特错了。中国电影100年了,在我们对电影产业的回顾与总结时,我们应该首先对像戛纳这样看似离我们很近其实还很远的国际电影节予以重新认识,否则到头来,中国电影永远走不出低迷的怪圈。”

  由于巨星的不断亮相,戛纳街头已加强警备,电影广告牌的黄金地段卡顿酒店上上下下已被《世界大战》、《星战前传Ⅲ》包裹起来。而该酒店也是全戛纳的制高点上则是星爷《功夫》的巨型海报。 郑叶/文

评论影行天下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第48届世乒赛
二战回顾系列专题
库尔斯克会战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太平洋海战
如何看待中日关系
新浪狮篮球队回访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