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平民生活的生动写作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05月23日09:24 南方都市报

  《南方都市报》的“城市笔记”结集出版已经是第三次了。在中国报纸副刊的发展历史中,我们未必要将“城市笔记”的出现及风靡一时上升到多高的理论高度,但毫无疑问的是,“老百姓写、写老百姓、老百姓读”的“城市笔记”甫一出世便大受百姓欢迎,引得国内媒体纷纷间接效仿甚至直接克隆,的确可以称得上是对传统报纸副刊的一种颠覆,是对百姓文体写作观念上的一次令人耳目一新的创新与变革。

  在《南方都市报》创办日报八周年的纪念特刊《八年》中,用了这样的词语来形容“城市笔记”的历史:“如果把《南方都市报》每天厚厚的近百版内容比喻为一桌丰盛的山珍海味,那么,‘城市笔记’版仅仅是一盘‘蒜蓉青菜’而已。但是八年来,这盘‘青菜’却是‘食客’们一致公认的南(方)都(市报)招牌菜之一——8年中,不管《南方都市报》怎么扩版改版,‘城市笔记’的版名、风格甚至版式,几乎都保持不变,是名副其实的‘长青菜’。”此言不虚,在过去的八年当中,“城市笔记”已多次结集出版,而且不久便销售一空,创造了报纸副刊结集出版的奇迹。一个栏目能坚持八年,且连续多次结集出版,仍大受欢迎,对任何一家主流媒体而言,这样的栏目恐怕都可以归入极力打造的精品行列,都是值得骄傲的一件事。

  “城市笔记”的成功,事实上正是一种平民精神与平民视角的体现。在芸芸众生当中,每个人的每一天,无论是精彩或平淡,他们的故事都在这个世界上不间断地上演着,而恰恰是这一社会最庞大的群体,他们的生活因为卑微、因为琐碎、因为太过平常而被精英文化所忽略了。如果说曾经的公共媒介也多少存在一些供他们发言的渠道,那么“城市笔记”体的出现,是一次为他们提供的最集中的展示平台。在这一个躁动不安的年代里,非以文字为职业的社会平常百姓,终于也有机会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将他们的真情实感,以极简短(顶多800字)的文字写下来,而他们的写作行为,又轻而易举地点燃了更多人的写作欲望,从而真正预示了一个更广大写作群体的产生。

  某种程度上来说,“城市笔记”成功的真正原因,是其短小精悍、有感而发的整体风格定位,完全口语化的写作文风,既迎合了社会大众的审美趣味,又暗合了现代人的阅读心理。也有人因此认为,“城市笔记”其实开创了一个大众写作的卡拉OK时代,让每个人都可以实现若有实无的作家梦,其真正的文学价值就非常有限。这种观点自然不无道理,但不妨也反问一句:今天谁会去说《世说新语》没有价值呢?退一步讲,大众写作的普及,是否也可以看做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整体素质的进步?

  无可否认,走过八年的“城市笔记”也并非尽善尽美,甚至也出现了一些与初衷有所背离的发展趋势。比如,我们读到了越来越多熟悉的作者名字。可以理解的是,当一位作者的热情迸发出来之后,他的持续写作简直是不可避免的事,那么,由此而来的惯性就极有可能走入一个程式化的套路,写作如此轻松,所要做的便是不断更新甚至虚构题材,写作变得油滑,弊端逐渐显露。我们显然应该对作者的热情抱以十足的肯定,但这样一个问题的确已经摆在编辑面前了:如何让“城市笔记”避免陷入职业化写作的窠臼而还它以平民本色?

  正如生活无法预知一样,我们也无法预期“城市笔记”还会带给我们多少有趣鲜活的故事,会不会终于也有一天出现在未来的文学史当中,它的结集还将要出现多少次,我们只知道,社会当中有很多人,他们会一如既往地热爱生活,热爱写作,热爱记载他们喜怒哀乐的“城市笔记”。

  本报记者 刘炜茗

  编者的话

  修补历史:“城市笔记”的颠覆和继承

  余少镭

  本来,对于热爱“城市笔记”的广大读者来说,“城市笔记”版面和每一次结集出版的丛书,是无须我再作介绍的;而且,身兼版面编辑和丛书编选者之双重身份,这就注定我这篇文章既是多“余”的,也肯定逃不脱自吹自“镭”之嫌。

  所以,以下文字,大家可看可不看,只需知道“城市笔记”已第三次结集出版,从速购买则可。

  回顾历史,由宋季华编辑(现任职于《南方日报》)创办的“城市笔记”版,是跟日报版《南方都市报》同一天(1997年元旦)面世的。迄今为止,《南方都市报》在成为主流媒体的历程中,不断求新求变,而“城市笔记”却是惟一没改过名称、版式的副刊版面。用稿风格上,不管是前四年“多编辑轮流执政”时定位的“新闻体散文”,还是后四年“一编独裁”时定位的“文字DV”,也都是一脉相承的。

  八年来,“城市笔记”坚持“市民写、写市民、市民读、读市民”的四项基本原则,在抗拒粉饰、还原生活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媒体副刊的前头。“市民写”,即“城市笔记”的作者绝大部分都是身处社会最底层的普罗大众,他们跟转型期纷繁芜杂的社会百态零距离接触,保证了文章内容的原汁原味;“写市民”,即写手们笔下所“摄录”的,都是芸芸众生的原生态,不抹黑,更不拔高;“市民读”是我们对版面主流读者群的定位,即“城市笔记”是一个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编的版面,不去刻意迎合文化精英、时尚人士和达官显贵的口味;“读市民”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我们希望在作者和编者的共同努力下,读者在这个版上所看到的,是最贴近他们生活的都市百态人情冷暖,看完之后感同身受,或会心一笑,或同病相怜,或拍手称快,或仰天一叹……

  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我们经常跟作者——特别是写惯文学作品的作者强调,给“城市笔记”写稿,可煽情,不抒情;宜叙事,忌论事——一切由事实说话,对事件的感慨或议论,交由读者自己去完成。为此,“城市笔记”还对来稿字数作出“不近人情”的硬性规定:不得超过850字。这个字数,与其说是新锐媒体副刊对快餐文化的认同,不如说是我们对快餐文化的引导。在这样的字数规定和写作要求面前,不少惯于下笔洋洋激情渲染的作家折戟沉沙,无所适从。这并非我们愿意看到的,却是我们可以料到的。

  在新锐媒体中,“城市笔记”对风花雪月或假大空式的传统副刊的颠覆有着不可争议的原创性,所以,随着报媒的发展,今天它的克隆版面在全国大小副刊上遍地开花,有的甚至就直接袭用“城市笔记”这个名称。但是,以历史文化的眼光来看,“城市笔记”同时又是一种继承的产物——这种短小精悍的笔记小品,可追溯到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这部忠实记录魏晋时代两百多年间的社会风貌的著作,开创了简约、口语化的文风,一两百字以内的短文比比皆是,而最短的甚至只有十几个字,如《德行第一》篇中的一篇:王戎云:“与嵇康居二十年,未尝见其喜愠之色。”

  用现代汉语来翻译,也多不了几个字。要知道,那个时代,根本就没有什么“快餐文化”一说。只不过自明代的科举八股文开始,至现代的“党八股”的泛滥,“臭婆娘裹脚布”(见毛泽东《反对党八股》)式的文风肆虐几百年,导致作家们不屑或不能写出千字以内的叙事笔记,反而把向简约回归的文风,一概斥之为工业文明的垃圾副产物——快餐文化。

  这话说起来就扯远了,但“城市笔记”在文化意义上的“继承VS创新”的辩证统一,决定了它的文化功能——就像《世说新语》是对正史的重要补充一样,“城市笔记”这种“文字DV”,也是对新闻版块的必要修补。众所周知,中国历史是历代统治者“修”出来的,“假作真时真亦假”自是不可避免。若没有民间野史及《世说新语》等笔记文章来“补”,我们对史实的廓清,会更加艰难。当今,安定团结、繁荣昌盛的大好局面,所有媒体的要闻版自会兢兢业业负责报道。如果说这是“面”的话,“城市笔记”的任务,则是对“点”——即大形势下民生百态每一“个案”的忠实摄录,以期以点充(实)面,既让今人看清社会上正在发生着什么,也让后人研究历史时,有更生动的细节佐证,少有“往事如烟”的喟叹。

  基于这样的原因,“城市笔记丛书”的陆续结集出版,足可以让作者、编者、读者自豪地对历史说一句:我们一直在努力。

  作者的话

  我的生活从此不同

  俞彪(北京)

  我第一次注意到《南方都市报》的“城市笔记”版,其实还是受另一家报纸的编辑之托,他新开一个栏目向我约稿,我问他稿子有什么要求,他说栏目就是参照《南方都市报》的“城市笔记”所开。我看“城市笔记”多了,渐渐地喜欢上了这些充满生活气息的短文,幽默、风趣,看了让人忍俊不禁,又能从中得到许多启迪。通过读“城市笔记”中的文章,我自己再写起这方面的稿子来,就开始得心应手了。以前妻子跟我在一起,总是说我木讷,不懂生活情趣,现在因为经常会给“城市笔记”投稿,我经常通过细心的观察,将生活中的许多小事写成幽默风趣的小故事,妻子常常被我逗得哈哈大笑。我和妻子的生活,也因为“城市笔记”这份“佐料”,而变得丰富多彩。

  找到幸福的感觉

  刘克升(山东)

  我是偶然一次进到南方网的“文心雕楼”论坛,才第一次知道了“城市笔记”,从此开始喜欢上它并尝试着创作,与它相伴、同行,至今已有近三年。最大的体会和收获有三点:一是提高了观察生活的能力。我最早写的多是官场类的,而“城市笔记”几乎涵盖了生活百态,它对稿件的兼容性,引起了我观察生活的浓厚兴趣;二是提高了心理承受力。我为“城市笔记”写了200余篇,录用比例只有十分之一,他们选稿的眼光很毒,稿子质量绝对过硬。三是充满了幸福感,写“城市笔记”使生活变得充实,还有稿酬呢,呵呵……

  写作功力又进一层

  付篱梓(广州)

  写了这么多年的文字,蛮以为自己文字功力不错,没想到,第一次写城市笔记,就花了我一个晚上,改了三四遍,自己还不觉得满意。原因简单啊,城市笔记要求的是短小精悍,800字以内说出一个有趣的故事,还要结果让人出奇不意,多有难度啊。为了挑战这个难度,我从一开始完稿时的1500字,修改到1000字,再修改到950字,最后,经过一轮的敲定,终于控制在800字以内。写城市笔记真让人觉悟,才知道会写长文章不算能人,既能让文章短,又能吸引读者去看,内容还别具一格,那才叫写手呢。

  一起走过的日子

  康永君(插图漫画作者)

  说起来,我给“城市笔记”画插图已经有五六年了,也正是因为“城市笔记”,我才会最终成为一名自由撰稿人。所以现在即使活再多,我也还是坚持把《南方都市报》的“城市笔记”放在第一位,我对这个栏目是有感情的。

  编辑之外,我大概是“城市笔记”版的第一个作者了,每次编辑都会把决定要刊发的文章发给我,然后根据我自己的理解来创作插图。这挺锻炼人,过去我画人物,线条比较多,繁琐了一点。我现在的风格其实就是在画的过程中形成的,尽量简洁明快,让人一目了然。这也和“城市笔记”版面相对较小有关系,只有用简洁的手法来表现,才有可能从文字中跳出来,和这些文章协调。

  从“城市笔记”中寻找答案

  跳跳她爸(四川)

  2002年春天,刚学会上网不久的我,无意中在《南方都市报》的网站上看到了“城市笔记”,一下子就被那些文章吸引住了。于是就下载了《南方都市报》以前发表的文章,一篇篇地慢慢看。

  我有记日记的习惯,记录了不少生活趣事。看完了别人的文章,就觉得自己也应该动手来写写。我写的城市笔记,素材主要来自我的日记。我的妻子、兄弟、同事也向我提供了不少素材,但我要求他们不能道听途说。如今,阅读“城市笔记”成了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它让原本在职场愚钝的我变得有些睿智了,工作和生活中曾经有些不明白的事情,现在也从城市笔记中找到了答案。 本报记者 刘炜茗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非常阿杜
非常阿杜精彩铃声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