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中国京剧院大武生 李光:为了孩子们也该演演武戏(图)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05月28日00:22 北京娱乐信报
中国京剧院大武生 李光:为了孩子们也该演演武戏(图)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中国京剧院著名大武生李光近来不仅担任着复排《平原作战》的艺术指导,还接了河南省京剧院新创儿童京剧《少年杨靖宇》的导演工作。李光刚刚搬进了新楼房,却并不满意自己的居所,“虽然环境和房子都比过去好多了,但是要去院里练功可太远了。实在不行,我得开发小区里的空地了。”

  在家里的李光变得很幽默,而且童心未泯。记者刚踏进他的家门,李光便让记者猜猜满墙的“美男子”照片中哪个是他。等记者想向他要几张剧照时,他却又有些不好意思起来,沈健瑾站在一旁抿着嘴偷偷笑,她告诉记者:“李光呀,除了自己演戏的东西丢不了,其他的什么也找不着。他在生活里就是个低能儿。”

  杨靖宇是河南人

  记者(以下简称记):什么时候接的《少年杨靖宇》这出戏?

  李光(以下简称李):去年在上海举办第四届中国京剧节武戏擂台赛前,河南省京剧院也想去参赛,他们报的剧目是《三岔口》,我们院里就让我去给他们指导指导。参赛后他们拿了个铜奖,这是非常不容易的成绩。之后他们院里几次给我打电话,邀请我到河南去为他们导《少年杨靖宇》这出戏。但我一直没接这出戏,因为我对杨靖宇不是十分了解,对少年杨靖宇更没有什么概念。我是被他们的诚意打动了,才答应去试试看。

  记:为什么要排少年时期的杨靖宇呢?

  李:很多人都以为杨靖宇是东北人,其实,杨靖宇是河南人。今年又是杨靖宇将军诞辰100周年,所以河南省抓住了这个题材。

  少年杨靖宇用文武老生演

  记:这出戏您打算用什么行当来定位?

  李:最好是武生文唱,因为这是出少儿京剧,河南省京剧院准备今年10月份参加全国少儿剧目大汇演。我本身就是唱武生和文武老生的,河南省京剧院既然让我来导这出戏,就是想让这出戏偏重于武。这出戏里的舞蹈动作非常多,我选来选去敲定了河南省京剧院一个不错的文武老生冯辉来当主演。在接这戏之前,他本来已经接了片子,就为了这出戏又回到院里。

  记:现在进程如何?

  李:我是5月2日去河南让演员们开始对词的,用了半个月时间排出了三场戏,这出戏6月份就可以立起来了。

  记:其他主创人员都有谁?

  李:剧本是《蝶恋花》的编剧邹忆青创作的。作曲是他们的副院长吴涛,唱腔设计也是他们本院的张建明。

  大开打拉开序幕

  记:演的是杨靖宇的什么故事?

  李:故事是虚构的,因为谁也找不到杨靖宇青少年时代在河南的活动情况。那时候杨靖宇毕竟是个孩子,还没有成为抗日英雄。戏里只有上私塾时一位老师引导他走上革命道路这条线是真实的。但一出戏里容纳不了那么多的内容,所以只有虚构一些故事情节,集中表现杨靖宇少儿时的本质。

  记:演的是杨靖宇多大年龄时的故事?

  李:讲的是杨靖宇十四五岁时的故事。戏是从抗日联军在东北的山林里坚持和日本鬼子周旋开始的,我们加了一个序幕,抗联战士们在吃草根、树皮,最后打得只剩下7个战士了,敌人包围了杨靖宇。这个序幕先向观众、尤其是向青少年介绍了杨靖宇的英雄事迹。

  记:这么说序幕是场武戏喽?

  李:大武戏。抗联战士们以少打多,杨靖宇被捕。这时舞台上出现了少年杨靖宇,开始倒叙杨靖宇的成长过程。

  把武戏技巧糅入到玩耍中

  记:除了主演外,其他角色是由孩子演还是大人演?

  李:戏里出现的杨靖宇的那些小伙伴,都是由十八九岁刚毕业的孩子们来演。为了增强演员实力,河南省京剧院还特意从东北借调来20多名学生。

  记:戏的整体风格是什么样呢?

  李:文武戏相间。排戏前,我们邀请了当地的一些专家给剧本提意见,看看剧本中有没有和当地民俗不同的地方。结果我受益匪浅。比如,原先孩子们放学回家在路上打打闹闹还踢足球,后来专家们就提出,那个年代河南还没有足球,后来他们就提出改成踢毽子、跳绳,但是这些玩法太俗气了,在舞台上没法表现,最后就确定用投沙包。我就让演员们拿着真的沙包虚拟表现玩的过程,并在孩子们躲、闪、接沙包的玩耍中加进去很多武戏的技巧。

  还要兼演个卖艺人

  记:既然是儿童京剧,唱腔上怎么处理呢?

  李:唱也很重。但是我们就用普通话,文言的词句比较少。所以孩子们肯定都能听懂,也不会觉得唱段很长。

  记:听说您在戏里也要扮演一个角色?

  李:让我演杨靖宇的师父,一个江湖卖艺的老头。但是我又导又演太累了,想找个合适的演员来演这个江湖艺人到现在还没有找到。所以我考虑,只要身体状况允许,就由我来演吧,以后有了合适的演员再让他接我这个角色。

  文武老生成稀缺

  记:《平原作战》好像是“文革”后第一次重排全剧,为什么这么多年,您一直没有重排或是指导年轻演员重排这出戏?

  李:有好多方面的原因。《平原作战》属于好几个角堆起来的戏,各个角色都得要好。演赵永刚的演员非常难找,要文武双全,有这样条件的年轻演员很少,所以这出戏始终没有恢复起来。现在我们院二团的李阳鸣,我觉得他具备了演赵永刚的条件,所以隔了这么多年以后,这出戏第一次复排出来了。

  记:武生现在演出的机会越来越少,这好像是一个全国性的普遍现象,您认为主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李:好武生非常多,但文武老生非常少。这是多少年来都非常缺的行当。我们那个年代虽然不多,但是有。现在基本找不到好的文武老生了。

  看录像学戏是害自己

  记: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李:文武老生要求演员才能要全面,既得练文又得练武。这种人才不是刚毕业就能被发现的,是要练很多年后才能出成绩的,演员要付出的很多。像我们过去学戏时,练私功比平常上课的时间都长。

  记:怎么才能扭转这种局面呢?

  李:一方面是演员自己要有愿望去学;另一方面光自己苦练不行,必须要找好老师指点。不光要在老师教戏时认真学,平常跟老师聊天,听他们讲多少年的经验也是一种学习。现在有很多戏的演出质量不高,就是因为那是跟录像带学的,没有得到老师的指点,这样是学不到真东西的。有的东西拍下来了,你学会了,没拍下来的你怎么办?还有那些心里的东西,戏演的是人物,人物是有心理活动的,看录像能明白人物内心活动和外部表现怎么统一吗?现在的孩子们喜欢抄近路,其实这是害了自己。

  孩子们要靠武戏入京剧门

  记:您认为武戏在吸引青少年认识京剧、喜爱京剧方面是不是有着特殊的功效呢?

  李:对,小孩子一般都喜欢看动作性强的东西,比如杂技、歌舞、武戏等等,要让他坐在那儿听两个小时的唱,恐怕坐不住。我觉得清唱就适合懂戏、喜欢戏的人去听。小孩子了解京剧应该从武戏开始。《少年杨靖宇》虽然没有特别多的武打动作,但是我用舞蹈把整出戏串了起来。儿童京剧绝不能让主演站在那里唱。要培养孩子们对京剧的兴趣,要多演武戏,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京剧。

  记:您是对京剧在日本传播贡献最大的艺术家,还和日本艺术家一起创作了《坂本龙马》、《龙王》等剧,现在您和日本戏剧演艺界还保持着联系吗?

  李:没怎么联系。但是我只要去日本演出,他们肯定会和我联系。像《贵妃东渡》和《武则天》去日本去演出的时候,很多以前一起合作或接触过的日本演艺界的人都去看望过我,或者打电话问候我。

  记:当年您怎么会想到要把京剧带到日本去的呢?

  李:其实当时是被动的。“四人帮”倒台以后,1978年京剧第一次出国演出,140人的大团集中了全国的优秀演员,我演的《三岔口》也被选上了。1979年再次出访日本,我在一个多月里演了30多场《大闹天宫》,所以日本观众对我印象比较深。

  宁舍17万也要争中国“版权”

  记:让京剧和外国的艺术合演,您是第一人了。

  李:日方和我们一起创作《坂本龙马》时,他们印的节目单上,主创人员印的都是日本人,一个中国人都没有。快演出了我才看到节目单,马上就要求他们改正,凭他们自己的力量怎么可能排得出京剧呢?他们不愿意改,说给我17万元人民币摆平此事。我当时态度非常坚决,如果不加上我们中国的主创人员名字,那演出就全部取消。他们实在没办法了,只得重新印了节目单,加上了中国主创人员的名单。

  记:沈健瑾老师也很久没在舞台上露面了,很多戏迷读者也很关心沈老师的情况。沈老师的身体怎么样?现在在做什么?

  李:身体还不错,平常也参加一些活动,不过大部分精力还是用在照顾我了。她说我是生活上的低能儿,告诉我东西在冰箱里都找不到,总是不放心我。所以现在,她很多时间都是用在陪着我做一些创作方面的事情。信报记者唐雪薇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戛纳电影节
《星战前战3》
2005中国珠峰科考
青海禽流感疫情
中超联赛第10轮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大城市停车的烦恼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性感天后林志玲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