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大后方——《夜郎王》“夜郎”到底在哪里?(组图)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06月21日01:11 北京娱乐信报
大后方——《夜郎王》“夜郎”到底在哪里?(组图)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李解和罗海琼这回出演夜郎国王、王后

  中国人都知道“夜郎自大”这个成语,可是“夜郎”到底是谁?由贵州六盘水市委市政府、贵州巨日影视公司、贵州智琪文化旅游投资公司联合拍摄制作的20集电视连续剧《夜郎王》正在贵州紧张拍摄。贵州人说,要通过这部电视剧让全国观众了解真正的“夜郎人”。本报记者昨天到现场探班,在贵州的微雨中,了解了一个美丽的“夜郎人”的传说。

  碎镜头

大后方——《夜郎王》“夜郎”到底在哪里?(组图)
1士兵的服装是不是有点像牛魔王?

大后方——《夜郎王》“夜郎”到底在哪里?(组图)
2“别看这会儿笑,等导演把手一放下,我们马上进入状态。”

大后方——《夜郎王》“夜郎”到底在哪里?(组图)
3群众演员的衣服真够五花八门的,更像是时装秀。

大后方——《夜郎王》“夜郎”到底在哪里?(组图)
4别人都那儿看热闹,可这哥儿们自己在那儿认真看起书来。

  故事:揭秘“夜郎”古国文化

  2000多年前的黔中腹地有一个夜郎国,老国王昏庸无能,闭关自守,导致部落之间争斗不断,边关屡遭邻国侵犯,国民苦不堪言。汉武帝派唐蒙出使夜郎,述说两国联盟的意义:修筑连通汉朝的夜郎道,开辟两国贸易市场,促进商品流通,联合出兵夹击南越国。汉使唐蒙的到来,在夜郎王国掀起了轩然大波。

  记者到来之前,一直还以为“夜郎”是一个很傲慢自大的人。该剧制作方领导上来就急忙纠正记者的认识:夜郎是2000多年前在贵州的一个古国。司马迁有一篇《史记·西南夷列传》就记述了今天贵州省境内,以黔西北、黔西南及黔中等部分地域为主要属地的夜郎国扑朔迷离的史实。可夜郎国仅仅存在了几百年就灭亡了,随着夜郎国的灭亡,有关夜郎文化的历史记载时隐时现。夜郎到底在哪里?夜郎文化较之同时代的巴蜀文化、滇文化、楚文化和南越文化有何不同,它还能再现曾有过的历史辉煌吗?电视剧《夜郎王》就是要撩开夜郎古国的层层神秘面纱。
大后方——《夜郎王》“夜郎”到底在哪里?(组图)
夜郎王后甜美可爱

  演员:李解光戏服就有十几套

  该剧由国家著名导演潘明光执导,青年演员李解、罗海琼、王子文等联袂主演。李解这次当上了夜郎国王,他说,他从来没有拍摄过这样的戏,“我一个男主角的服装就有十几套,每一套服装都充满了少数民族的特殊风情。而且我们拍摄的地方全是景点,在黄果树的瀑布下谈恋爱,在天星桥边说情。”说起“夜郎自大”这个成语,李解说,这自古就是有原因的,因为贵州是一个多山的地方,夜郎国又在崇山峻岭之间,交通不便,他们走不出这个地方,所以才会觉得自己的国家有多么辽阔。这主要是地理位置的局限性。

  在现场,记者发现每个演员的服装都极有特色,据说,这些服装综合了贵州苗族、布依族等十多个少数民族的服装特色。而一群青年人在一起也很有好处,每天拍完戏他们就去大吃“酸汤鱼”。据说,几位主演拍了一个月,人人对“酸汤鱼”的做法都小有心得,准备回北京大显身手。
大后方——《夜郎王》“夜郎”到底在哪里?(组图)
夜郎国王英俊潇洒

  布景:“夜郎王宫”面积3万平方米

  《夜郎王》总投资为1000多万人民币,为拍摄这部电视剧,制作方透露,他们在六盘水玉舍森林公园附近搭建了一座3万平方米的夜郎王宫,这座夜郎王宫系列建筑群包括正殿、偏殿、寝宫、回廊、花园、郡长府、街景等。制作方有关人员告诉记者,这座王宫和以前的其他任何皇宫都不一样,它主要由石头、竹子等特殊的建筑材料建成。

  探班:剧组天天遭雨淋

  早听说过贵州“天无三日晴”的特色,记者到剧组探班,果不其然,还没呆半小时,就赶上一场大雨。当天剧组在夜郎谷拍摄,工作人员开始架设摇臂,差一点就完工了,突然,天上下雨了。记者发现,现场所有人都是有备而来,就看见人人不知道从哪里掏出了一把雨伞,撑了起来。演员王子文还念念有词:“天佑夜郎,别下雨了。”可惜也不太管用,这场雨下了整整一个早上。剧组人说,当地就是这样,拍戏这段时间,几乎每天都会有雨。信报特派贵阳记者任嫣/文 李方宇/摄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疯狂青蛙
疯狂青蛙疯狂无限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