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濮存昕与老乡攀谈 摄影/小满
看窑洞,问民俗,听秦腔,寻状态———
“我印象中真正的下乡采风还是当年排《红白喜事》,那时我还没有调入人艺,我父亲和于是之他们在潮白河住了两周。”这是濮存昕在北京人艺《白鹿原》剧组于西安采风时说的一番话。经过两年的筹备,北京人艺将于今年10月推出由濮存昕、梁冠华、宋丹丹等主演的话剧《白鹿原》,为了让久居都市的主创人员领略这块土地独特的风土人情,北京人艺决定让剧组成员分批赴白鹿原实地采风。前天一早,《白鹿原》剧组部分演员及化妆师在导演林兆华的率领下顶着酷日向西安东郊的白鹿原进发。
体验白鹿原生活
12年前,小说《白鹿原》的问世震惊了文坛,陈忠实和白鹿原甚至被视作继帝王文化之后陕西的又一骄傲。在白鹿原所在的灞桥区,文学的烙印比比皆是,一座由陈忠实题写的“白鹿原”碑成为了当地的标志。在当地文化馆同志的带领下,剧组一行登上了白鹿原北坡,向下俯视,可见地形全貌。在坡上的农家,演员们见到了真正的窑洞,无论是农具还是用树根做成的小板凳都引起了林兆华的兴趣,他让工作人员用摄像机录下了这些将来可能在舞台上出现的道具,就连老乡那一口标准的秦腔都被收录了起来,演出时,舞台上将不会出现地道的普通话。中午,剧组一行品尝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丁丁面,下午,大家分三组走进当地老乡家。其中,林兆华、濮存昕一行来到了86岁的孙大爷家,为了让导演见识到真正的旱烟袋,孙大爷还让女儿请来了自己82岁的弟弟,因为他平日里抽的就是旱烟袋。林兆华盘坐在草席上抽起了孙大爷专门带来的旱烟袋,演员邹健则吃起了当地人不可缺少的主食———馍。在演员们的要求下,两位孙大爷为大家讲述了旧时婚丧嫁娶以及求雨时的习俗,虽然羊肉泡馍是西安著名的美食,但孙大爷说农村中的汉民并不吃这些东西,平日里吃的大都是馍和各类面食,至今仍延续这样的饮食习惯。吃饭用的则是比我们吃面用的大碗还大还深的“巨碗”,筷子是竹制的。在聊到小说中的重要情节土匪时,孙大爷的弟弟来了兴致,因为他本人就曾碰到过土匪,还曾与他们周旋过。孙大爷的女儿讲到的自己小时候曾在庙里上学的经历也与小说中的情节不谋而合。在一户曾在阿尔及利亚务工的农户家中,他提到的旧时穿衣“男不露脐、女不露皮”的说法也令化妆师获益颇多。
寻找负零的创作状态
前天中午,濮存昕从郑州赶到西安后驱车直奔剧组驻地,下午便在农户家与剧组会合了,与老乡攀谈之余,还帮助他们筛起了麦子。谈及采风的感受,他说,“演员自身需要吐故纳新,一个演员在创作一个新角色时,能否从原点做起,达到一种负零的创作状态很重要。虽然我们体验生活的时间很短,但即使能够在农家门前的大树下坐坐,找找那种呼吸的状态也好,今天我就已经从当地人唱的秦腔中领略了他们民风中的那种哀怨的抒情方式。”对于《白鹿原》的历史背景,濮存昕并不陌生,“我对中国近代史很关注,很早便看过这部小说,那种力
量是从土坷垃里汲取的,并非化学合成的。我个人的看法是美国有《飘》、中国有《白鹿原》。看过小说、读完剧本,有四个字笼罩在我心头,那就是‘天地良心’,这四个字是我接近角色的一个思想依据,是白嘉轩内心透射出的冲天呐喊的一种情绪。”很少塑造农村题材角色的濮存昕这次想找陕西人录下台词,然后反复跟着学。“农村题材对于演员来说不是表皮的模仿,而要从思想着手,大部分工作是排练场之外的。”
林兆华对于一部作品的文本基础一贯很苛刻,而这也正是《白鹿原》的排演一拖再拖的最主要原因。他始终强调小说太厚重了,因此要找到一种独特的叙述方式构成戏剧结构很难,但此次采风他收获颇丰,甚至几个重要场景都有了构思。比如开场,他会借鉴沿路上常见的烧荒场景;在求雨一场,孙大爷讲述的民间祈雨场景将出现在舞台;在白灵死去的一场,秦腔《断桥》一折的旋律或许可以借鉴。至于全剧的背景音乐,林兆华寄希望于当地农民的“自乐班”,这是一个自娱自乐的民间组织,谁家有个红白喜事就会看到他们的身影,演出的都是具有当地特色的民间音乐,除秦腔外,还有迷胡,而且演出都是免费的。这两天,林兆华将把主要精力放在音乐的选择上,音乐或许能成为《白鹿原》独特叙述方式的基点。
作者:郭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