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诗昆(资料图片)
中新社纽约六月二十二日电(记者 谭宏伟)
无论弹琴,还是谈琴,刘诗昆——这位六十五岁的钢琴家都给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舞台上,他激情澎湃;舞台下,他淡定从容。
听刘诗昆演奏是在纽约林肯中心,在不久前这里举行的纪念抗战胜利六十周年音乐会上,刘诗昆演奏《黄河》第四乐章。这首著名的钢琴曲,从他的十指之间、从他的黑白琴键、从他的身体语言中传达出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和鲜明的民族个性,全场为之感动。观众掌声一阵又一阵,刘诗昆谢幕一次又一次。
演出结束了,一切重回平静。刘诗昆在接受本社记者采访谈到给他带来无数次成功与荣誉的钢琴时,这位钢琴家回忆起许多往事。他讲到三岁开始坐在父亲的腿上练琴,像几乎所有练琴的孩子一样对钢琴是“不喜欢”;他讲到曾经每天练琴十几小时,除了吃饭就是练琴,其实“很苦”,那并不是一件很快乐、很享受的事情;他讲到在匈牙利参加“李斯特国际比赛”中自己得到的那份特殊奖品——珍藏在博物馆里的李斯特的一缕头发;他讲到“文革”入狱,差不多七年的时间没有触摸到钢琴……
当记者问“钢琴对您来说意味着什么?”时,与钢琴结缘半生的刘诗昆非常平静地说,虽然很多人会认为钢琴对于我的生命、灵魂、情感具有特殊的含义,但是在我的内心中,钢琴并不是世间一个多么特殊的东西。第一,它是我的职业,我以此为生;第二,它是我的专业,自己从小即开始钢琴的专门学习和系统训练;第三,它是我的事业,倘若职业、专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也就成为了事业。
其实,刘诗昆称钢琴为自己的“事业”,其内涵已不仅仅是他所从事的钢琴演奏,还有他的音乐学校及钢琴生产销售。一九九0年移居香港后,刘诗昆陆续在香港和内地三十个城市开设了五十八家音乐学校,学生已有三万多名。他参与设计的SWAYBER钢琴分别在欧共体和中国注册。“总体上来看,这些事情的进展比自己预想的要顺利”,他说。(来源: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