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解疑答惑 艺术家不厌其烦(图)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07月12日05:34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解疑答惑艺术家不厌其烦(图)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本报讯 (记者 彭志强摄影郭广宇)随着王敬恒、余极、杨冕、廖海瑛、师进滇5位艺术家陆续来到现场,昨日下午3时,安静的世纪城2号展馆变得热闹起来。由本报与成都现代艺术馆主办的“世纪城·2005第二届成都双年展”昨日举行的艺术家与观众面对面互动答疑活动,引起众多观众参与,而平常难得一见的艺术家们也亲切地与观众零距离接触,不厌其烦给观众解读自己的作品。现场一:王敬恒坚持个人观点

  下午3时,年近八旬的老艺术家王敬恒拄着拐杖慢慢走到自己的参展国画作品《山水》前,由于耳朵有些背,王老聆听观众的提问有些困难,但只要观众有问题他都会耐心解答,而遇到有争议的难题,王老则坚持用自己的观点去诠释。“国画都是远山近水,你的风格是不是写实派的?”对此问题,王老很激动:“我不相信这世上有真正写实的国画,哪怕是摄影,不同角度效果也不同,我更愿意说这是写意。”现场二:豪爽余极照实回答

  余极这次的参展作品有《房内考》等4幅巨型图片,由于作品风格比较怪异,余极在现场吸引了众多观众发问。性情豪爽的余极也是来者不拒,哪怕一些尖锐的问题他也照实回答。“图片上的人物为什么老是重复啊,用不同的人物形象不是更有人生百态的感觉吗?”“比如一个歌星的歌曲,很多人去翻唱,这种重复就是力量。”“画这么多人,感觉没有主题,看不懂。”“其实我表现的就是人们匆忙的生活状态,画面上的人也不知道去何方,意义何在。”现场三:杨冕高论“标准”的危害

  杨冕在现场给观众讲解参展作品《上海建筑标准》时很认真。有趣的是他的作品在质疑建筑标准,同样观众也质问他的作品“存在败笔”。“你画的建筑物比较真实,但画面中间的红色横线显然多余,这有什么意义?”对此,杨冕笑说,其实画面中的红色横线是故意的,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表达一种对建筑标准的质疑。现场四:廖海瑛抒发浪漫情怀

  廖海瑛是昨日与观众互动的惟一一个女艺术家。她在雕塑作品《云中有些花》前给观众讲解,有观众问她为什么把云和花的颜色都用粉红色时,廖海瑛说:“我比较偏爱粉红色,跟人的内心很接近,有一种浪漫情怀。”现场五:师进滇另类说“记忆失重”

  很多人看了师进滇的装置作品《影子·视觉和记忆失重》,发问:“为什么用不锈钢丝来制作自行车?”师进滇另类地解释:“现代人生活压力比较大,不锈钢丝看上去比较轻、空灵,会给人一种轻松感觉。”

  又讯 今日下午3时,何多苓、周春芽、赵能智、郭伟、罗发辉5位著名油画家将到世纪城2号展馆的油画与摄影区,为观众面对面解答疑问。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