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广东有人用破皮鞋造假牛奶(图)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07月15日02:55 北京娱乐信报
  继北京、山东、河南等地发现“人造牛奶”后,近日上海也首次在当地部分农贸市场发现“假牛奶”,其中部分产品产自广东中山一家企业。

  据上海市消委会公布的检测结果这些产品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大多在0.4%以下,远低于国家规定,其中中山市嘉宝乐食品饮料公司2005年5月2日生产的“多康新鲜纯牛奶”,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分别只有0.25%和0.24%。

  13日,记者赶赴中山查访,并就此调查广州市场情况。
广东有人用破皮鞋造假牛奶(图)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工商部门正在检查嘉宝乐公司

  目击:饮料厂为何产牛奶?

  嘉宝乐公司停产接受调查

  13日上午,记者来到中山市东升镇嘉宝乐食品饮料公司,发现其已经停产,正在接受广东省质监局、中山市工商局执法人员的检查。

  在执法人员的要求下,公司人员打开配料室的门,里面有两个工作间,一间安装了两座不锈钢的大锅炉,另一间摆着各种各样的瓶瓶罐罐和塑料桶,里面装着奶粉、纤维素、添加剂等东西。厂长立汉枝说:“现在我们不生产牛奶了,只生产饮料、果汁。现在查的这些牛奶都是在6月份以前生产的。”

  在公司仓库,质监局和工商局的工作人员正在对堆积成垛的产品进行封样抽查。这些产品的品名繁多,有“多康”特浓高钙奶,“多康”特浓麦香牛奶、“多康”特浓酸牛奶等。但细看之下,这些十分醒目的牌子下都有着一些不大起眼的“发酵性含乳饮料”、“含乳饮料”等字样。

  广东省质量监督局稽查总队总队长邵海增指着一盒“多康”特浓麦香牛奶对记者说,明明是含乳性饮料、果汁,却偏要打着牛奶的牌子,这是违规的。

  中山市工商局经济检查科何科长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是产品质量问题,我们将依法对生产厂家进行处理,如果确实有误导甚至欺诈消费者的话,我们也将行使职能依法查处。

  追踪:假牛奶如何造出来?

  破皮鞋竟然拿来制“牛奶”

  广东省奶业协会副会长、广州市奶业管理办公室副主任王丁棉说,用五花八门的造假原料生产的“假牛奶”眼下大有泛滥之势。仅在山东、河南等省已被发现的造“假奶”的厂家就有两三百家。这些并不具备生产乳制品资格的厂家,生产的“假奶”大体有三类。

  最普遍的是假冒品牌乳制品的劣质含乳饮料。它们一般都在包装上克隆知名乳制品品牌,煞费苦心地取名为“伊×”“蒙×”等类似名称,并竭力标榜自己是100%的纯鲜奶,以此误导消费者。

  还有一些不法厂家用配料、香料、添加剂等组合成完全没有鲜奶成分的“假奶”。王丁棉出差时曾在山西一些小店里发现过这类叫“乳品添加剂”的东西,只要用水按比例调配,就可以变成足以乱真的“牛奶”。天津乳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已收集到的造假奶的原材料就有十几种之多。

  最令人难以想象的是用做皮具的边角料,甚至破皮鞋、烂皮带经过化学处理,水解出人造蛋白,再添加香精、色素等原料后制成的“人造牛奶”。这些人造奶完全不含一点真奶的成分,配方假到专家都不敢相信!

  由于生产假奶成本十分低,市场上甚至出现每箱(24盒)13元的超低价“牛奶”。“假牛奶”在零售终端的利润通常比一箱正常牛奶高7-8倍,高利润的驱使和侥幸心理,让不良奶商铤而走险。

  探源:假牛奶为何蔓延快?

  三大原因“催发”假奶市场

  这是一个令人吃惊的蔓延速度:

  今年3月份,2.8万多盒“人造牛奶”首次现身山东;4月份,河南也陆续发现“人造牛奶”;5月份,“人造牛奶”出现在北京市场;7月份,上海消费者谈“人造牛奶”变色。

  “假奶”为什么会发展这么快?王丁棉认为有三个原因:成本低;利润高;消费者缺乏辨别真假奶的常识。

  王丁棉告诉记者,自去年年底以来,他陆续收到来自全国的很多关于“假奶”的举报,成包配好的牛奶“原料”通过熟人等固定渠道流入市场;“假奶”商甚至控制了销售渠道,“外省有的地方便宜的‘假奶’称霸,真奶反倒进不了商场”。

  王丁棉介绍,目前,广东省正规的乳制品生产商约有30家,广州有13家。相对其他地区,广东造“假奶”现象并不严重,原因一是广东的人力、水电成本高;二是政府对打假比较重视,制“假奶”的风险较大;其三是消费者对真假奶的辨别意识较高。

  《羊城晚报》文并图

  专家说法

  假奶会让人重金属中毒

  饮用“假奶”会对人体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带着这个问题,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广东省食品学会理事长、华南理工大学教授曾庆孝说,没有奶成分或只有少许奶成分的“假奶”,如果原料本身是安全的,那么其危害就只是营养价值低,但只要不用于婴儿食品,不会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而制造皮具的边角料等非食品原料只能用于工业用途,用来制作食品显然属违法操作,就好比使用工业原料甲醇来造假酒。

  暨南大学食品科技研究中心负责人傅亮教授告诉记者,在皮包、皮鞋等制作过程中,为了使皮革变柔软,一般会添加重金属化学药剂,如六价铬。用旧皮具水解而成的蛋白中会有重金属残留,若用这种方法制成的“假奶”,会对人的神经系统、脏器等造成损伤,甚至导致重金属中毒。

  据傅教授介绍,蛋白质的水解方法一般有酸解和酶解两种,但酶解成本相对较高,制假者通常选择用酸或碱水解。这同样会导致分解出的蛋白中残留有害毒素。

  曾庆孝教授认为,如果造假者在产品的外观和香味上多下点工夫,一般消费者是很难辨别其真假的,所以他建议,消费者选购奶制品或乳饮料时最安全的方法是认品牌,同时加强对包装标识的识别。

  专家还建议,在广东省加大了打击假奶粉的力度后,规范乳饮品市场也应该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