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舞剧《花木兰》今秋全新问世(图)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07月22日16:09 新民晚报
舞剧《花木兰》今秋全新问世(图)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上海歌舞团携手澳大利亚悉尼舞蹈团共同打造 舞剧《花木兰》今秋全新问世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当熟悉的《木兰辞》在耳边响起的时候,中国人脑海中浮现的是万里赴戎机的悲壮、壮士十年归的豪情以及木兰对镜贴花黄的柔情。而如今,一群老外却要把他们心目中的“花木兰”搬上舞台——8月1日,由上海城市舞蹈公司和上海文广集团联合投资,上海歌舞团携手澳大利亚悉尼舞蹈团共同打造的舞剧《花木兰》,将正式开始音乐、灯光、服装和舞美的制作。今年10月,该剧还将作为第7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式的入选剧目,在东方艺术中心亮相。

  4年磨一剧

  昨天在上海歌舞团,记者听说了这部舞剧背后的故事:早在4年前,歌舞团就有了排演新舞剧《花木兰》的念头。谁知好事多磨,舞剧编创到一半,导演由于种种原因而临时退出,制作计划暂时搁浅。“我们当时真是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团团转。”黄乾明团长说起这段日子,依然心有余悸,“幸好后来城市舞蹈公司牵线搭桥,我们才和澳大利亚著名编导、悉尼舞蹈团艺术总监格拉汉姆·莫菲认识了。”

  莫菲听了“花木兰”的故事后,对这个曲折故事中的勇敢女人很感兴趣:“你们放心,我会在这部舞剧里倾尽我所有的经验,它一定会好看。”于是,历时近4年的多舛命运,反而成了一部优秀舞蹈作品的前提。如今的舞剧《花木兰》除了服装设计外,担任音乐谱写、舞美设计、灯光设计和舞蹈编排的都是老外,演员中也有17名来自悉尼舞蹈团,成为一部名副其实的中外合作剧目。

  赴澳练习苦

  今年“六一”,歌舞团的8位主要演员为了学习莫菲编排的舞段,飞赴澳大利亚悉尼,在接受训练的近30天里,演员们每天从早上9时一直练到晚上7时半,而当中只有一小时的休息时间。莫菲要求每个演员都要学习至少2个角色的舞蹈,以便于他从中挑选条件最为优秀的人——这样的竞争机制使得所有演员都拼命苦练。8个人身上全是青紫色的伤痕。由于国外的练习方法注重关节而非韧带的运动,所以中国演员刚开始不习惯,很容易受伤,但晚上回到寝室没有一个人叫苦喊累。

  幸好莫菲是一个很随和的老头,演员做一个最简单的90度踢腿,他都会真心实意地称赞:“真漂亮!”平时,他还会把自己买的红酒、甜酒、啤酒和香槟拿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而他的妻子更是把中国舞者当作自己的孩子来看待,初见面时给每人一个吻,分手时哭得稀里哗啦。“编创人员的关怀让我们很感动。”马涛说,“这也是促使我们刻苦努力的动力之一。”

  中国元素多

  看到演员们带回中国的舞蹈片断,整个歌舞团都轰动了。“我本来还担心老外会编排出一台现代舞剧来。现在却开始担心剧里的中国元素过多了。”黄团长开玩笑地说。拿舞剧的音乐来说,作曲者不仅在其中融入了中国的古筝、琵琶、二胡、箫、鼓等乐器,还把中国的京剧和西洋的美声唱法融合在一起,极富创意。剧情、舞美、灯光设计等方面也同样如此,国外的编导们把自己所了解的中国元素,用新鲜的手法恣意地表现出来,略显薄弱的环节则用国外的理念来弥补,令整台舞剧的编排显得古朴而又充满想象。

  本报记者张艺

  莫菲与上海演员在悉尼歌剧院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