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顾咪咪
为了记住60年前那沉重的、无法忘怀的历史,上海中国画院把2005年的年展定为“不能忘却的纪念”。画师们经过半年多时间的采风、创作,作品将于8月1日至9日在画院展出。记者昨天在忙忙碌碌布展的展厅,先睹了这些力作。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图为杨正新的《黄河在咆哮》
图为程十发的《岁寒三友》
用“情”创作
走进展厅,就见展示牌上的《前言》:“当年的硝烟,是否化作了天际的云彩;今天的朝阳,可曾燃起过往日的梦想!抚慰着难以磨灭的创伤,承载美好的希望。我们用画笔,谱写新世纪的华章。”这是画师们的共同心愿。
为了这次主题创作,画师们年初就开始准备,3月在松江创作座谈会讨论,4月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淞沪抗战纪念馆、开设创作学习班,5月赴山西采风、写生……画师们体味着先烈的情操和艰辛,用激情和高超的技艺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施大畏的《不灭的记忆》高4米,宽4.3米,因尺幅太大,无法在画室里创作,他就搬到隔壁的教室,支起巨大的木板,终日在梯子上爬上爬下。画家大胆地将国画、丙烯、油画颜料用于一幅画上,黑乎乎画面里几十个赤裸的躯体扭曲着、束缚着、撕裂着;许多痛苦、挣扎、求援的手,悬在黑暗的空中……层次丰富,雄浑厚实。施大畏说:“要告诉人们这一段残酷的历史,是人类共同的悲哀,愿和平的愿望和努力可以抚慰亡灵。”擅长人物画的韩硕一直强调慢工出细活儿,他创作的《我们在太行山上》描绘了8位驰骋疆场的抗日名将。看似很少变化的人物造型,被疏密有致地组合起来,俨然是一道“长城”。
创作的升华
走进展厅,60多件尺幅巨大的作品错落有致地陈列在展厅中,幅幅都在3米至4米以上,气势恢弘,震人心魄,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人类历史上的这场劫难。
何曦的《我的家》是他近年来最为成功的创作。画面由一群乌鸦和破碎的椅子组成,隐喻侵略者对美好家园的蹂躏。马小涓擅长柔美的女性题材,在深入采风、收集素材的过程中,八女投江的故事让她怦然心动,画出了《乌斯浑河之歌》。淋漓的水墨渲染,营造了“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氛围,塑造了美丽女兵壮士般的慷慨就义场面。张雷平的《千山万壑,铜墙铁壁》、赵豫的《巍巍太行山》、杨正新的《黄河在咆哮》、卢辅圣的《长城》,描述了气势磅礴的太行山脉,仿佛构筑起巍峨坚固的铜墙铁壁;咆哮的黄河预示着中华民族的崛起。张迪平的《怀念南泥湾——抗战又生产》画的是色彩斑斓的瓜果蔬菜,虽不见一人,犹见抗战军人的豪情和喜悦。
国画《岁寒三友》的故事
在抗战前线,八路军战士救出了一对日本小女孩,大的叫美穗子,8岁,小的才6岁。聂荣臻司令员亲自收养了这对遗孤。日军投降后,聂荣臻将小女孩交给国际红十字会后转回日本。上世纪80年代初,年逾40的美穗子为了报答救命之恩来到北京,拜见了恩人聂荣臻。聂荣臻将自己珍藏的程十发国画《岁寒三友》转赠给美穗子作为纪念。后来程先生得知此事,又画了一幅《岁寒三友》送给聂荣臻。
今天,程先生又画了第三幅《岁寒三友》图,作为这段历史的永久纪念和对中日人民友谊的美好祝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