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张伯苓》深邃凝重《望天吼》找寻传统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08月13日09:10 每日新报

  专家研讨指点品评王轶斐

  反映南开老校长张伯苓一生为教育事业奋斗的20集电视剧《张伯苓》刚刚在央视播完,另一部筹备已久的津味话剧《望天吼》已经从10日开始登陆北京演出市场,引起不小的反响。昨天上午,两场分别以《张伯苓》和《望天吼》为主题的艺术研讨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吸引了津京两地专家和媒体的关注。

  齐赞《张伯苓》

  由光明日报和央视联合主办的“电视剧《张伯苓》作品研讨会”,不仅吸引了来自北京大学等知名学府的艺术评论家,国内教育界的著名专家学者也纷纷到场,对于电视剧《张伯苓》的艺术性以及张伯苓本人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南开大学党委副书记杨庆山表示,通过之前对张伯苓的了解以及观看电视剧,他将张伯苓的一生归纳为三点:“张伯苓首先是一个民族英雄,他一生办教育就是为了救国,整部电视剧中无不渗透着一种爱国主义精神;其次,他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张伯苓一辈子不参与政治,不想发财,一心办教育;再有,张伯苓是仁师,他为人师表,自己做好人再教育学生怎么做人。这对今天我们办教育的人都有非常积极的教育作用。”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评论家黄会林表示:“张伯苓校长是我们文化界、教育界非常尊崇的人物,他的历史地位横跨现代文化创建的三个领域,现代教育、现代艺术和现代体育领域。我特别要提到的是,张伯苓在1909年曾经自编自导自演了话剧《用非所学》,从某种程度上他就是中国近代话剧的开创者。”

  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顾问胡显章表示:“总的来讲,《张伯苓》是有现实意义的好作品,应该让高校的师生从中受到启迪和教育,可以作为办学理念的资源,也是学习的好范本。”

  北京大学艺术系副主任、评论家彭吉象表示:“20集电视连续剧《张伯苓》让我有很多感想,一个好大学留下来的不光是书本的历史,更重要的是留在人们记忆里的更生动、更动人心魄的东西。我也去过南开大学,校园里还有张伯苓的雕像,电视剧里也反映了,这就是历史的记忆。《张伯苓》不仅真实记录了张伯苓先生的一生,也记录了南开大学的历史,甚至记录了中国现代教育的发展史,同时为现在留下了很多思考的空间,非常有意义。”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朱小蔓在看过《张伯苓》之后坦言:“我个人觉得教育题材的影视作品太少了,反映像张伯苓这样的教育家的电视剧,这是第一部。一个时代的精华是集中在哲学里的,张伯苓追求社会理想和道德理想就是集中在他的教育思想中。电视剧挖掘了教育史,挖掘了当代人的思想。”

  寄语《望天吼》

  天津人艺的话剧《望天吼》正在北京天桥剧场演出,昨天上午在文化部举行的艺术研讨会上,来自中国戏剧界的权威人士在观看该剧之后,为天津人艺创作出具有如此气势的话剧叫好,而为了让《望天吼》能够更加完善、更加经得起时间的推敲,专家中肯的建议使得《望天吼》剧组受益匪浅。

  中央戏剧学院文学系主任、教授张先在看过该剧后表示:“导演王延松以一种‘向后看’的眼光来找寻民族价值,在当下文化传统缺失的现状下是具有开创性的尝试,话剧本身传达的理念也和我们强调的强国之梦精神非常吻合。”

  中国话剧艺术研究会副秘书长沈玲表示:“之前看过天津人艺的《蛐蛐四爷》和《为你喝彩》,现在看了天津人艺的《望天吼》,感觉它不愧是有实力的大剧院,能够创作出这么大气磅礴的作品。在舞美、演员的表演上,《望天吼》都非常到位。如果在剧本的结构上再动动脑筋,仔细推敲,整个剧情将更加合理。‘娃娃大哥’是剧中的亮点,但从它嘴里说出的话是不是能够更加贴近主题。另外,天津方言是《望天吼》的一个特点,但是有时说得太快,其他地区的观众难免听不懂,这也是一个问题。”

  中国国家话剧院副院长任鸣也表示:“《望天吼》的出手很高,实现了现实主义戏剧的一个突破。话剧能够反映出一个剧院的综合实力,这出话剧有好的故事主题、好的人物形象、好的舞台美术设计、好的背景音乐,这些元素就对剧本提出更高的要求,希望《望天吼》能够将人性挖掘得更彻底。”

  会上,编剧钟海和导演王延松在听取了专家的意见之后,都表示将继续努力,将《望天吼》打造成一部经典的保留剧目。

  新报北京电记者王轶斐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