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苓》一剧展现了张伯苓这位近代大教育家波澜壮阔的一生,作为给南开大学百年校庆的“庆生剧”,可算基本成功。但我还是感到了和看古装剧差不多的无奈———近代史也被涂鸦了。
1916年,张伯苓访问东北。一次演讲中,张学良带着卫队气势汹汹要去砸场子,结果听了张伯苓一席话,少帅当场就哭着喊着要张伯苓收其为弟子。1916年张学良只有15岁,要
说少帅15岁就带兵,属于将门虎子没什么可稀奇的。可从小在刀尖上舔血的土匪亲兵中长大的张学良,居然一下子对现代教育醍醐灌顶大彻大悟,少帅乎?超人乎?不过仔细一看,难怪少帅15岁时就表现出如此与年纪不相称的成熟———电视里那人的扮相少说也有三十出头了。
1934年,华北运动会在天津召开,张伯苓的南开子弟在看台上打出了“还我河山”、“勿忘国耻”的手旗,震惊中外。可看台下的场地里,运动健儿的衣服上却赫然出现了“香港”的字样,而当时除华北各省市外,受邀参赛的就只有东北沦陷区的代表队,当时还是英国殖民地的香港并不在参赛队伍之列。而此时镜头一转又回到看台———天津不愧是中国现代体育的发祥地之一,那个年代设施就如此先进———一只只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才有的立式扬声器,大模大样地戳在看台顶端的围墙上。
虽说《张伯苓》说的是近代的事,相比古代离当代的距离要近得多。可是如此的一步到位,是否同样有不尊重历史之嫌呢?本报记者 黄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