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殷承宗9月17日在首演地再次演奏《黄河》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今年是《黄河大合唱》的作者冼星海诞辰一百周年,钢琴协奏曲《黄河》诞生35周年,更是抗战胜利60周年,也是著名钢琴家殷承宗艺术生涯55周年。9月17日殷承宗重返钢琴协奏曲《黄河》首演地———北京民族宫剧院,再次演奏这部著名的乐章。
1941年,殷承宗生于厦门鼓浪屿。“1950年,我在鼓浪屿举办了我的第一场音乐会。那时候我只有9岁,还应该是虚岁。在当时当地,一个9岁的孩子开独奏会可是件大事,于是在独奏会前请陈振源先生教了近3个月的钢琴。记得那是一个春天,没想到票全部卖光了,而且还挣到了些钱。”他曾先后在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列宁格勒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学习。1959年,参加维也纳第七届世界青年联欢节钢琴比赛,荣获金牌。1962年获第二届柴可夫斯基国际钢琴比赛第二名。
在苏联得了柴可夫斯基钢琴比赛第二名的殷承宗,回到祖国一心想大干一场。可一回来就被下放到北京的通县郊区搞“四清”。尔后围绕着中国还要不要钢琴展开了讨论,有人说二胡好,可随时上田边炉前哨卡为工农兵演奏,而钢琴就搬不过去。“那时不少人纷纷改学民乐。我不服气,因为我太爱钢琴了。我以为只有紧密配合政治形势,我的钢琴才有用武之地”。于是他和几个同学把钢琴搬到天安门广场,让工农兵群众随便点歌。有点毛主席语录歌的,有点《抬头望见北斗星》的,有点《我们是毛主席的红卫兵》的,没想到大受欢迎,他一连弹了3天。“革命歌曲点得差不多了,有人问能不能用钢琴弹段京剧。我开始想,这怎么可能呢?京剧多复杂呀,唱念做打,就说伴奏的打击乐,那不是一个钢琴就能拿下来的。但既然大家有这样的要求,为什么不试试呢?于是我就到京剧院找李维康、刘长瑜、浩亮他们一起琢磨,先弄出了几段,里面包括京剧唱腔毛主席词《咏梅》和《红灯记》的几段。我们在民族宫国庆节的时候演出,轰动得不得了。钢琴伴唱《红灯记》出现后,使许多弹钢琴学钢琴的人又可以公开弹钢琴了。”钢琴伴唱《红灯记》获得成功后,殷承宗开始考虑如何让钢琴从京剧伴唱的位置上独立出来,使之突出钢琴的地位和真正的艺术价值。殷承宗随后和储望华、盛礼洪组成三人创作小组,选定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进行改编。1970年5月1日,钢琴家殷承宗在民族宫剧院首演了《黄河钢琴协奏曲》。三十五年来,殷承宗的名字就和这部作品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我们当时在创作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要创作出让老百姓听得懂的音乐,因此走了一条‘通俗’的道路。我觉得我们当时就是选对了题材。因为《黄河》这一个题材,这样的旋律,这样的气派就非常适合用钢琴协奏曲的形式来演奏,而且当时我觉得我们的想法比较简单和纯朴,就是想让普通的老百姓一听就能够懂,说不定就是因为这种很简单、纯朴的想法,让《黄河》留下来了。但是我没有想到三十年以后、四十年以后,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在越来越多地弹了,现在每年都有五十几个国家在播放或者演奏这部作品,这是我没有想到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