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世界之战》,仍然够“范儿”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08月26日09:08 南方网

  新京报网络版刘铮

  南方网讯斯皮尔伯格已经转战电影界40余载,而且一直对自己严加要求,即使是失手之作,也会有猎猎飘扬的大家风范,被很多人说成“不好看”的《世界之战》也是如此,而且我还要进一步说:我认为《世界之战》还是很好看的。

  先说说大家风范。《世界之战》充分地体现了斯导深厚的功力。开头的叙事颇有些“小试牛刀”的意思,用最短的时间和最少的镜头交待了人物之前的关系,让观众迅速进入了汤姆·克鲁斯扮演的主人公的生活之中,然后就顺理成章地以他的视角展开故事。这种第一视角的讲述方式还是很成功的,起码在几处,观众切实地感到了主人公的恐惧。

  在开头,当巨大三脚战斗

机器人从地下升起来时,观众可以真切地感到“无处藏身”的恐惧;而我个人认为拍得最好的是没有外星人出现的场景,尤其是在公路争汽车和码头争渡轮的两场戏,把那种“兵荒马乱”的感觉表现得漓淋尽致,让我不禁想像冯小刚的《温故1942》会是什么样子。

  虽然片名叫《世界之战》,但这部片子并没有怎么表现“战”,更多的是表现小人物的逃亡,对于军队只做了非常粗略的表现,也没有表现主人公没有经历的巨大灾难,这虽然难免“省钱”的嫌疑,然而这种设定本身是完全成立了。可以说,《世界之战》中总体构架没有问题,我本人甚至认为它相当成功。很多人认为,《世界之战》的结构有问题,完全是虎头蛇尾,这话得两说。

  首先有人说本片在开头出现的“大爆炸”场面后来就再也没有出现,后半部的“捉迷藏”让人感到单调乏味。我觉得斯皮尔伯格对此还是做了精心安排,中部的“捉迷藏”虽然不再有天崩地裂的大场面,然而可以更清楚地看到杀人机器和外星人现形,这对于我这样的机械和生物迷来说的吸引力大于沙石乱飞的大爆炸。导演精心安排兴奋点的变化,或许在一些很短的时段忘记了兼顾不同口味,这也是可以原谅的错误。

  更多的人认为结尾没有高潮,我也持同样的看法。很显然,这是斯皮尔伯格的有意安排,他肯定也会想到有观众会对此不满,但是他的资历也容许他能乱搞一次。我本人还是比较认同那样的结尾的,“灾难莫名其妙地结束”的感觉很有意思,那些在光天化日之下颓唐行走的大机器既现实又怪异,是对“超现实”三个字的最好诠释。

  《世界之战》总体上是一部好片子,但不足之处也显而易见。一向以特技见长的斯老这回交了一张将将及格的卷子,爆炸破坏的镜头偷工减料,很难让“后9·11时代”的观众产生感觉;而着力塑造的外星战车和外星人的形象也缺乏想像力。另外,“大团圆”的结局也让人感到有失水准。不过,《世界之战》的最大问题还在于视角的不统一,在片子的开头和结尾,都有一段“上帝视角”的解说,然而在片中却只看到一个小人物跑来跑去,丝毫感觉不到和那种解说有什么关系。其实这一点也不是没法解决,完全可以通过一些人物语言、镜头和细节将两者联系起来,但这需要一个诗人导演才能做到,斯皮尔伯格显然不属于这一类。编辑:尔东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