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正文

中国电视 找到自己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08月26日09:14 南京晨报

  编者按:娱乐部的MM们这些天来一直为超女而头疼,连续3周天天至少一个整版做超女,何止是审美疲劳,着实犯恶心了!其实说穿了,超女不就是个少女版“央视青年歌手大赛”吗?为什么它比“鹏菲恋”关注度更广泛,比“芙蓉姐姐”影响力更持久呢。恐怕不得不佩服湖南卫视,赞它一声“小强”!闲话少说,还是来看看专家学者以及疯狂的粉丝们是如何来解析这场超女运动的。 超女为什么这么红?曾经,像《渴望》这样的连续剧让中国老百姓一集接着一集,不亦乐乎,沉醉其中;曾经,《正大综艺》、《综艺大观》这样的综艺节
目让观众守候每个周六周日;后来,情感类、访谈类节目———不管是明星的《艺术人生》、《鲁豫有约》,还是诸如南京老百姓的《法治现场》、《情感之旅》,又将观众的视线再次聚焦。这个夏天,超级女声成了最让老百姓牵挂的节目。有一种说法,荧屏的“超女时代”来了。昨日记者采访了电视专家李幸,他的说法是,“超级女声让电视诞生70年才找到自己。”

  超级女声是最适合电视的节目

  李幸教授曾任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电视系主任,现任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对于一个研究电视的人来说,超女无疑是他研究的一个兴奋点,“过去流行过的种种电视样式,都不是电视特有的,电视剧是一种影像艺术,是拉长的电影;综艺晚会是剧场艺术,电视只是把它拍出来;还有新闻,就是电视念报纸。只有超级女声这种‘

真人秀’,才是真正适合电视的,是电视它自己。”李幸教授说,电视从1936年发明至今,将近70年了,终于找到了自己,对于创造“真人秀”的人来说,这是一个伟大的发明。

  “真人秀”惟有超女符合国情

  当然,“真人秀”并不是湖南台始创,2001年,央视引进首个“真人秀”——“幸存者”,也就是生存大挑战,“但中国本来就是个‘大乡村’,没有这个体验欲望。”2002年,湖南台引进第二种,称作“阁楼的故事”,就是用几十个摄像机,对几组人的生活作完全的记录,“它的本质是‘偷窥’,和中国国情不符,我们绝不可能把什么做爱、上厕所都记录下来。”一直到对《美国偶像》的模仿,也就是超级女声,才终于挠到中国老百姓的痒处,“超女的本质就是集体无意识,喜欢‘三个和尚挑水’,不喜欢单打独斗,喜欢一群人做一件事情。”

  湖南卫视没有一点贵族气

  李幸认为,湖南卫视的成功之处在于融入了人情味,“我看过‘6进5’的离开,完全没有一般比赛那种对赢者的欢呼,大家都在为黄雅莉的离开难过,汪涵一脸沉重,何炅闷头不说话,惟有李湘能说话,情绪掌控得也很好。”李幸分析,湖南台胜不在技术,而是“人性化”,“十年了,湖南台始终没有一点贵族气质,员工们都不是白领意识,而是蓝领意识,和观众处在一个层面,非常了解人们想看什么。”见习记者仲敏 造星 “凉粉”是这样炼成的 韩红林娱乐记者 作为娱乐部惟一的男记者,我平时多半跑文博,通常被同事MM们取笑“你又去盗墓啦,挖到什么宝贝没?”她们甚至调侃我“看不起娱乐新闻”。然而,在她们眼里“酸不溜丢”的我遇到张靓颖后,追星的心理防线第一次崩溃了。

  我是从总决选才看超女的,第一次听靓颖的英文歌《Don’tcryformeArgentina》,就被惊得目瞪口呆。套用一句歌词来说“就这样被你征服。”然后尝试着去了解这个外表看似很孤傲的“川妹子”。

  舞台上的靓颖是冷冷的、孤傲的,生活中的靓颖却是个性情中人。我经常跟长沙的凉粉联系,前两天,有一个刚从哈尔滨到长沙的凉粉当天过生日,前线凉粉团长简单地给靓颖发了条短信,请靓颖说两句祝福的话。短信发完,没反应;毕竟已经到午夜了,估计靓颖已经睡了吧……一个小时后,凉粉的房间敲门声响起!一开门!靓颖双手举着好大一个蛋糕,唱着生日歌来给这位歌迷祝寿。凉粉送给她的花早凋谢了,她还一直舍不得扔。这些细节不断地感动着我。

  于是,我!一个凉粉就这样炼成了。

  在靓颖每一场比赛之前,我都要查看她演唱的曲目,把原唱拿来听,昨天听了四个非金发女孩的《What’sup》以后,我着实为靓颖捏了一把汗,这歌真是超难唱的。不过后来听了靓颖版的《What’sup》,才长舒一口气,靓颖的唱功也真不是盖的。虽说靓颖的票数与李宇春和笔笔差了好远,不过我还是不遗余力投上15票。 黑幕 是谁在制造新闻

  请问最近国内什么地方“黑幕”最多。答曰:超级女声。有人说纪敏佳的经纪人是黑楠,有传言李宇春身为“董事长”的父亲在背后为其撑腰,又有人说周笔畅早就被内定为冠军。然而,就是没人真正证明黑幕究竟在什么地方,而话题资源丰富的“超级女声”偏偏处在“狂欢经济资源匮乏”的当下。

  超女最不缺的就是话题,从成都赛区黄薪的《我的家乡并不美》的搞怪,到实力派选手韩真真被PK掉引发争议,到黑楠险些挨黑枪,再到张靓颖何洁化妆间里争吵的传闻,“超女秀”印证了一句话———没有新闻就制造新闻。当然,就15万人参赛的规模而言,出一些奇闻逸事也并不奇怪,但搞不明白的是,为啥央视青年歌手大赛没那么多“料”呢?这里不得不承认,超女主办方里的确有“高人”,媒体传播的组合拳拿捏得非常到位。

  来回首一下2005超女大纪事:1“红衣教主”黄薪受拥戴;2实力派韩真真被PK;3黑楠

宝马遭黑枪;4疯狂凉粉万人倒柯;5评委“柯楠”自我PK,主动下台。 中性

  “跨性别主义”的胜利 李银河社会学家 社会学学者李银河看了“超女”,慎重地说:“非把‘超女’与女权主义扯上关系,那太牵强了。”但不妨解读为———“跨性别主义”的胜利。跨性别主义者认为,传统标准所规定的男女必须恪守的细节都是无效的。其积极的一面,是减轻了男人和女人为展现“性别”而面临的压力。

  记者:您是否认为,李宇春的中性特征是其最高民众支持率的来源?

  李银河:英文里有个专有名词:transgender 跨性别。我认为李宇春就跨越了传统的性别界限,有点“Tomboy”英文:男子气的女子的气质。李宇春很率真。我认为她的男性化特征不是装出来的,而是真实地展现自己,这很难得,我很喜欢。在客观上,她的跨性别表现确实是在违反传统规范。在20、50、100年前,你能想像有像李宇春这样的女人吗?

  记者:如果李宇春走红是靠中性形象,是否表明美的标准并不固定?

  李银河:美的标准都不是绝对的。李宇春中性化的打扮、中性化的唱腔,却赢得了最高的民意支持,这表明,民众的传统性别审美的标准开始动摇,甚至开始反思。

  记者:您觉得这是一次女权主义的胜利吗?

  李银河:不能这么说。毕竟,“超女”并没有宣扬男女平等。我觉得不妨解读为“跨性别主义”的胜利。李宇春、周笔畅,她们打扮都很中性化,得票最多,人气最旺,这些都证明了“跨性别规范”在挑战“性别规范”。 PK

  节目设置“动手动脚” 孔芳芳娱乐记者 2004年超级女声让PK、待定等几个只在游戏里出现的词语立刻风靡全国;今年的超级女声在扫盲程度上更上一层楼,硬是给很多刚刚知道PK的观众接连灌输了“玉米”、“凉粉”、“盒饭”等新鲜的概念。如果说去年的超级女声仅仅给观众带来了娱乐,而今年的节目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整个中国掀起了超女风潮。湖南卫视进步得如此之神速,跟它在节目上“动的手脚”有关。

  想说就说,质疑评委

  去年的比赛中,仅仅几个评委在镜头前“大放厥词”,被淘汰的选手经常是带着评委的“辱骂”哭着回家的。但今年不同,湖南卫视专门给到现场助威的粉丝开设了“想说就说”的环节。因此,在杭州赛区韩真真被PK掉的时候,我们才听到了粉丝们“愤愤不平”的质问:凭什么让两个实力派选手出来PK?而让偶像派直接晋级?增加了互动性后,节目自然好看。

  延长战线,扩充阵容

  去年也设置了5大赛区,但总决赛的时候,仅仅是5个赛区冠军的比拼,亚军和季军就彻底和总决赛无缘了。而今年,由于看到了超级女声“旺盛”的收视率,聪明的湖南卫视又让支持率也不低的冠军和亚军参与了总决赛。先把这些第二名和第三名组织起来,红红火火地搞了个总决赛10强入围赛,然后又喋喋不休地开始了“10进8”、“8进6”、“6进5”、“5进3”、“冠军争夺战”等漫长的拉锯赛,时间拖到了三个月之久。当然,收视,也在这三个月里全线飘红。

  落选超女,大众评委

  去年的大众评委全是从投票的观众里抽出来的,都是“陌生人”;今年总决赛的时候,湖南卫视聘请了虽然落选但人气依然很高的

超级女生当大众评委。于是欣赏冠亚军们在台上比拼的同时,我们还能看到曾经“深爱”的面孔:可爱的郑靖文谢雅雯、修长美腿陈西贝、漂亮妹妹冯家妹,还有既乖巧又甜美的卢洁云。因此,不得不感谢湖南卫视的体贴。

  PK席上,泪水横飞

  尽管增加了许多环节,但是几个出色的基本环节都没有改换,尤其是PK环节。一向走煽情路线的湖南卫视深知这个环节的“致命”:只要挑两个选手上待定位席,让她们说几句真心话,主持人再巧妙地从旁煽点风点点火,台上台下就哭声一片了。边哭边比,残酷中留有感动,多么巧妙的收视高招!这个法宝可是万万不能丢的!要不然,哪儿有那么多观众边看边骂,边骂边哭,哭完再看,看了又哭啊。这就是PK的魅力!(来源:南京晨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